医院门诊楼 任务描述: 某医院根据发展需要,拟对原有门急诊楼进行改建并扩建约3000m2二层用房;改扩建后形成新的门急诊楼。 场地条件: 场地平整、内部环境和城市道路关系见总平面图;医院主要人、车流由东面城市道路进出。建筑控

admin2019-09-18  31

问题     医院门诊楼
    任务描述:
    某医院根据发展需要,拟对原有门急诊楼进行改建并扩建约3000m2二层用房;改扩建后形成新的门急诊楼。
    场地条件:
    场地平整、内部环境和城市道路关系见总平面图;医院主要人、车流由东面城市道路进出。建筑控制用地为72m×78.5m。
    原门急诊楼条件:
    原门急诊楼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层高4m,建筑面积为3300m2,室内外高差300mm;改建时保留原放射科和内科部分,柱网及楼梯间不可改动,墙体可按改扩建需要进行局部调整。
    总图设计要求:
    组织好扩建部分与原门急诊楼的关系。
    改扩建后门急诊楼一层和二层均应有连廊与病房楼相连。
    布置30辆小型机动车及200m2自行车的停车场。
    布置各出入口、道路与绿化景观。
    台阶、踏步及连廊允许超出建筑控制线。
    门急诊楼设计要求:
    门急诊主要用房及要求见表8-20和表8-21,主要功能关系图如图8-49和图8-50所示。
   
    改建部分除保留的放射科、内科外,其他部分应在保持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按题目要求完成改建后的平面布置,总平面图如图8-51所示,原门诊楼平面如图8-52所示。
   
    除改建部分外,按题目要求尚需完成约3000m2的扩建部分平面布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改扩建后门急诊楼的完整性。
    扩建部分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无抗震设防要求),柱网尺寸宜与原有建筑模数相对应,层高4m。
    病人候诊路线与医护人员路线必须分流;除急诊外,相关科室应采用集中候诊和二次候诊廊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除暗室、手术室等特殊用房外,其他用房均应有自然采光和通风(允许有采光廊相隔);公共走廊轴线宽度不小于4.8m,候诊廊不小于2.4m,医护走廊不小于1.5m。
    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及现行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制图要求:
    在第2页绘制改扩建后的屋顶平面图(含病房楼连廊),绘制并标明各出入口、道路、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位置,适当布置绿化景观。
    在第3、4页分别画出改扩建后的一、二层平面图,内容包括:
    1)绘制框架柱、墙体(要求双线表示),布置所有用房、注明房间名称,表示门的开启方向,窗、卫生间器具等不必画。
    2)标注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及总尺寸、地面和楼面的相对标高,在右下角指定位置填写一、二层建筑面积和总建筑面积。
    提示:
    尺寸及面积均以轴线计算,各房间面积及各层建筑面积允许在规定面积的10%以内。
    图例:(比例1:200)
   

选项

答案作答如图8-53~图8-55所示。 [*]

解析     一、思考医院建筑类型
    医院建筑类型的考题相对较复杂,对于我们考生而言有基本的生活体验,但是功能流线相对还是比较复杂。
    在现实的医院里相互之间交叉比较严重,但在考题中要求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流线要清晰不交叉,对于不熟悉医院结构的考生而言还是感觉一头雾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深入分析,按照熟悉的设计手段和分析方法,进行充分的逻辑理线,充分理解泡泡图的相互关系,做好分区和流线设计。
    二、场地分析
    1.明确地块的周边信息
    (1)建筑红线范围位于整个医院内部,原门急诊楼的格局已有。
    (2)题目总图指北针为上北下南的方式。
    (3)建筑用地范围北侧为病房楼,新建门诊楼需与原病房楼走廊联通。
    (4)建筑用地范围东侧为医院内部道路,在东侧为城市道路,门急诊入口位于地块的东南角。
    (5)建筑用地范围东北角为住院部入口。
    (6)建筑用地范围南侧为医院内部道路。
    2.明确地块尺寸信息
    建筑控制线:东西宽78.5m,南北长72m,总共约5652m2,原有门急诊楼占据一半的空间。原门急诊楼采用内庭院的方式布置,对新扩建的部分做了限定和参考。
    三、场地分析结果预判
    (1)根据建筑物周边的道路和东南角门急诊楼入口的关系,在新门急诊楼的入口宜设置在地块的东南角,门诊适宜醒目,故门诊入口向东,面向城市道路,急诊与门诊适宜人流分流,从门急诊入口进入后向西,沿着地块南侧的道路进入急诊,沿着地块东侧的道路进入门诊。
    (2)地块用地紧张,停车与自行车停放难以形成规模,适宜分散于建筑周边布置,门诊急诊儿科属于不同类型的人群,其独立出入口处应设置停车。
    四、功能分区分析
    1.确定建筑物形态与体量
    根据现有设计条件,原门急诊楼的平面采用内庭院环绕加一字形的布局方式,给我们一个提示,新建的门急诊楼也可采用这种方式来布置,形成内院环形相通、科室各自独立的结构。门诊大厅位于原门急诊楼南侧面向东,门诊大厅处人流量较大,故将门诊后退在建筑物东侧形成一个小型广场。
    根据门急诊楼须与北侧病房楼相连的条件提示,门急诊楼须有一条公共走廊轴,直接通往病房楼。一二层平面图中的信息给考生提示了各科诊室的布局方式,内科诊室示意要采用集中候诊与二次候诊廊的布局方式,对于医护人员流线与病人流线的分流方式也给出示范,其他科室可参照布局。
    从各项条件分析得出:平面布局应为一条主走廊,左右分枝布置各科室,各科室南北方向用庭院相隔的布局,每一层有五个分支,通过公共走廊轴线串联。
    2.一层平面功能分析
    (1)划分功能分区。一层的功能,医护工作用房分别布置到每个科室,平面功能分为:门诊大厅和五个科室部分(儿科、放射科、输液、药房和急诊),其中对于病人而言,需要的独立入口是门诊大厅、急诊与儿科三个出入口。对病人的出入口应显著,直面地块东侧和南侧道路。对医护人员而言,需要单独设置出入口,宜面向北侧,与病人入口形成明显的区分。
    (2)看懂功能泡泡图。根据泡泡图,各科室之间平行并列布置,相互之间独立无关联。各科室设置独立的医护用房。而儿科与急诊和门诊大厅联系相对其他三个科室较弱。
    (3)确定功能布局。新建门诊楼平面与原有平面呼应,以一条公共走廊为主线,东南角与门诊大厅相连,剩余空间左右分支布置五个科室。其中,根据急诊入口的方位,西南角支设为急诊科室,西北支为原有放射科,中间东侧与门诊大厅联系最为紧密,宜布置输液,药房与门诊大厅宜需联系紧密,可布置在中间西侧分支中,儿科作为独立的流线分支布置在东北角。
    (4)确定交通核心位置。原门急诊楼已布置三部楼梯间,分别布置在原有建筑物的西北角、西南角以及公共走廊轴的北端。面向新建门诊大厅布置建筑物的电梯核心筒,两部医梯加一部楼梯的组合布置在公共交通廊的南端,大厅另外布置扶梯。为满足疏散要求,在建筑物西端急诊科室和药房科室的两个分支分别布置两部楼梯。
    (5)确定卫生间位置。卫生间服务对象有两类:病人和医护人员。对于病人,卫生间宜布置在各科室均可方便到达的公共走廊的旁侧。对于医护人员,其办公场所主要根据科室布置在建筑物的东端和西端,五个科室共布置三套更衣卫生间系统。
    3.二层平面功能分析
    (1)划分功能分区。二层面积从题目面积表中可知,二层面积比一层面积少320m2,对应一层面积表,与门诊大厅面积相差不多,据此可以推荐门诊大厅一二层上下通高。
二层平面功能分为:门诊大厅上空和五个科室部分(内科,妇产科、五官科、检验科和外科)。内科位于西北角为已知条件,将各个科室面积总和计算得出,外科面积最大为478m2,对应一层最大面积为急诊401m2,故将外科放置在急诊上方;第二大面积为妇产科,面积为400m2,对应一层第二大面积为药房(398m2),故将妇产科放置在药房上方;第三大面积为五官科(370m2),对应一层第三大面积为儿科(354m2),故将五官科放置在儿科上方;剩下的输液(298m2)放置在检验科(270m2)上方。
    (2)看懂功能泡泡图。根据泡泡图,各科室之间平行并列布置,相互之间独立无关联。各科室设置独立的医护用房。
    (3)确定功能布局。二层平面功能布局同样以公共走廊为主线,左右分支分别布置五个科室。其中,检验科居中布置以方便各科室病人使用;外科所需面积最大,布置在最南端,剩下科室——妇产科、内科、五官科,依次布置。
    (4)确定交通核心位置。根据一层的布局设置交通核心位置。
    (5)确定卫生间位置。对应一层的卫生间位置进行布置。
    五、确定柱网
    对于有己知柱网条件的题目,需保持扩建部分与原建筑物柱网的一致性。原门诊楼的开间尺寸为6m,独立科室的进深尺寸为4.8m和7.8m的大小不等柱跨,在其他科室中继续延续该柱网关系。放射科南侧的庭院延续原建筑物的柱网,形成4.8m+7.8m进深的庭院,最南侧的内庭院参照原建筑物的原有两个4.8m庭院的柱网关系,形成9.6m进深的庭院。
    六、在柱网内定位各功能区
    1.一层平面图
    (1)布置门诊大厅,在门诊大厅北侧垂直于公共走廊轴的方向,布置自动扶梯。南侧布置挂号以及收费取药。正对门诊大厅的位置设置交通核,各区域各自独立,将人流分散布置。
    (2)布置急诊,根据泡泡图布置,将门诊挂号取药布置在该区域的东侧,上部设置准备、手术和抢救,下部布置观察与诊室,诊室的布置参照内科的方式,南侧留出医护人员通道,并与布置在西侧医办和护办联通形成医护人员独立流线,实现医护人员流线与病人流线无交叉。
    (3)布置药房,根据泡泡图的要求,取药厅,收费取药、药房依次一字排开布置,在药房区的最西侧布置药品出入口并布置药办。
    (4)布置输液,输液区域以输液室为主要空间,其空间与门诊大厅和公共走廊相连,在其东侧依次布置皮试、护士站和药房。其内部形成独立的医护人员出入口。
    (5)布置儿科,儿科为避免交叉感染,面向东侧道路设立独立的门厅,进入门厅依次布置挂号取药药房等功能,将儿科诊室布置在儿科区的南侧以方便与输液区的医护通道相连,形成独立的医护人员流线,在该区域北侧依次布置隔离和预诊。
    2.二层平面图
    (1)门诊大厅为一二层通高。
    (2)布置外科,参照泡泡图以及内科和放射科的平面布置方式,依次布置候诊、诊室和准备手术。
    (3)布置妇产科,根据泡泡图的设定,在该区域北侧布置产科诊室,南侧布置妇科诊室,注意产科和妇科要相互独立。
    (4)布置检验科,在该区域依次布置等候区、化验、办公空间。
    (5)布置五官科,五官科分别包括耳鼻喉科、口腔科和眼科,根据诊室的数量,将眼科和耳鼻喉科工整地布置在该区域的南北两个方向,口腔科布置的东端,以方便形成连续的医护人员走廊,与南侧的检验科的医护人员走廊相连,形成独立的医护人员疏散通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dcKhFFFM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