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便于,便后出血并疼痛1周。检查:肛门外观可见截石位6点有一梭形裂口通向肛内,创面不深,边缘整齐。其分类应是

admin2010-07-05  42

问题 患者,男,30岁。便于,便后出血并疼痛1周。检查:肛门外观可见截石位6点有一梭形裂口通向肛内,创面不深,边缘整齐。其分类应是

选项 A、内痔
B、外痔
C、肛窦炎
D、早期肛裂
E、陈旧性肛裂

答案D

解析 1.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特点为: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及便秘。本病病因病机是由于外伤因素、感染因素和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因素。主要症状有疼痛: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常因排便时,肛管扩大刺激溃疡面,引发阵发性灼痛或刀割样疼痛,持续数分钟即减轻,排便后又因括约肌持续性痉挛而剧烈疼痛;出血:大便出血,量不多,鲜红色,有时滴血;便秘:肛裂病人多数有习惯性便秘。本病分类有早期肛裂、陈旧性肛裂。辨证治疗:内治宜清热润燥通便为主,用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阴虚内热者宜养阴清热润肠,用润肠汤。外治早期肛裂可用生肌玉红膏或黄连膏外敷;陈旧性肛裂可用封闭疗法或5%石炭酸甘油涂擦患处。手术治疗有扩肛法,适用于早期肛裂,无赘皮外痔、乳头肥大等合并症者;切开疗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赘皮外痔、乳头肥大者等;纵切横缝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2.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动,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气血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收摄,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本病起病缓慢,无明显全身症状,早期大便时直肠黏膜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纳,因长期反复脱出,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常有血性黏液从肛门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甚则直肠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咳嗽、蹲下或行走的时亦可脱出,有时不易回复,病人常有大便不净和大便不畅,或下腹部坠胀、腰部、腹股沟及两侧下肢有酸胀和沉重感觉,因直肠黏膜经常暴露在外,容易发生充血、水肿、溃疡和出血。直肠脱垂常分为三度:一度脱垂:为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色淡红,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复。二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长5~10cm,呈圆锥状,色淡红,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三度脱垂:为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鉴别诊断:一度直肠黏膜脱垂形状呈环状黏膜,颜色为鲜红或淡红色,不易出血;内痔脱出形状为痔核分颗脱出,颜色为暗红色或青紫色,容易出血。治疗:内治宜补气、升提、固摄为主,用补中益气汤;外治宜收敛、固涩为主,可用苦参汤熏洗或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外敷。还可用针灸、注射法。注射法有黏膜下注射法和直肠周围注射法。3.锁肛痔是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肛管直肠癌病至后期,因肛门狭窄犹如锁住肛门一样。初期表现为直肠黏膜上或肛门皮肤上有一突起小硬节,无明显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为直肠癌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便意频繁,但无粪便排出,有时为便秘;便血:为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大便带血,色鲜红或暗红,量不多,同时常伴有黏液;大便变形:病程后期因肠腔狭窄,大便形状变细,并出现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等肠梗阻的表现;转移征象。常用的检查方法:直肠指检:肛管癌在肛门部位可以看到突起包块或溃疡,基地不平,质硬,约80%的直肠癌位于手指可触及的部位,因此直肠指检在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指时可触到肠壁上硬结节肿块或溃疡,肠腔常有狭窄,指套上染有血、脓和黏液。直肠镜检查:不仅可以看到直肠内范围的病变,而且可以钳取小块组织作病理检查。治疗原则:本病一经确诊,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内治法包括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等;化疗。外治法可用九华膏或黄连膏外敷;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水煎灌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crCL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