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软件维护过程中,大部分工作是由(49)引起的。在软件维护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正确、有效地修改程序,需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分析和理解程序、修改程序和(50)。(51)的修改不归结为软件的维护工作。

admin2009-05-15  40

问题 一般来说,在软件维护过程中,大部分工作是由(49)引起的。在软件维护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正确、有效地修改程序,需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分析和理解程序、修改程序和(50)。(51)的修改不归结为软件的维护工作。

选项 A、文档
B、数据
C、需求分析
D、代码

答案C

解析 软件经过测试,交付给用户后,在使用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在软件运行/维护阶段对软件产品进行的修改就是所谓的维护。软件维护占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 60%-80%,维护的类型主要有三种。(1)改正性维护  为了识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错误使用,应当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就叫做改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  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环境(新的硬、软件配置)、数据环境(数据库、数据格式、数据输入/输出方式、数据存储介质)可能发生变化。为使软件适应这种变化,而去修改软件的过程就叫做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  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维护活动叫做完善性维护。除了以上三类维护之外,还有一类维护活动,叫做预防性维护。这是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靠性等特性,为以后进一步改进软件打下良好基础。通常,预防性维护定义为:“把今天的方法学用于昨天的系统,以满足明天的需要”。也就是说,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对需要维护的软件或软件中的某一部分(重新)进行设计、编制和测试。以上各种维护过程占整个软件维护工作量的比例如图9-11所示。影响维护工作量的因素主要有系统大小、程序设计语言、系统年龄、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五个方面。程序修改的步骤为分析和理解程序、修改程序和重新验证程序。经过分析,全面、准确、迅速地理解程序是决定维护成败和质量好坏的关键。为了容易地理解程序,要求自顶向下地理解现有源程序的程序结构和数据结构,为此可采用如下方法:分析程序结构图、数据跟踪、控制跟踪、分析现有文档的合理性等。对程序的修改,必须事先做出计划,有预谋地、周密有效地实施修改。在修改时,要防止修改程序的副作用(修改代码的副作用、修改数据的副作用、修改文档的副作用)。在将修改后的程序提交用户之前,需要用以下的方法进行充分的确认和测试,以保证整个修改后的程序的正确性。这种验证可分为静态确认、计算机确认和维护后的验收。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存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而与软件维护有关的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在于计划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工作有缺陷,这就经常涉及软件中的代码、数据和文档的维护工作,而需求分析并不是软件的维护工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cJJ7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