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让一群既不会骑自行车也不会骑三轮车的人骑三轮车,发现他们一上来就骑得比较好;再找一群会骑自行车而从来没有骑过三轮车的人,发现他们第一次骑三轮车时总是东倒西歪。为什么会骑自行车的人反倒骑不好三轮车呢?这是因为,会骑自行车的人

admin2020-12-09  36

问题 材料1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让一群既不会骑自行车也不会骑三轮车的人骑三轮车,发现他们一上来就骑得比较好;再找一群会骑自行车而从来没有骑过三轮车的人,发现他们第一次骑三轮车时总是东倒西歪。为什么会骑自行车的人反倒骑不好三轮车呢?这是因为,会骑自行车的人是用过去骑自行车的老习惯来对付三轮车这个新事物,自然很难驾驭。
    习惯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的思维惯性和行动方式。一旦形成习惯,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惯性轨道,按照惯常的方式说话、办事、想问题。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熟练的行为状态,迅速解决问题,但也会束缚人们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如果总是固守习惯,就难以适应新实际新要求。只有打破不合时宜的旧习惯,才能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新事物新方法,才能找到和抓住创新的机会。
    创新是打开束缚思维、禁锢思想沉重枷锁的唯一钥匙,改变习惯是摆脱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的成功秘诀。创新不可能一劳永逸,新的东西时间久了又会成为习惯性的东西。只有一以贯之地推进创新、持续不断地改变习惯,才能不断实现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2  提起地方传统戏曲,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除了北京等极少数城市尚有部分老戏迷购票观看京剧等著名剧种剧目以外,一般城市上演的戏剧即使“免费”也鲜有年轻观众进场,而在农村,传统戏剧往往也只有在村镇逢会或庙会,在所搭的露天舞台上“惨淡演出”,台下观众也大多是一些带着孙儿孙女的老头老太太。尽管台上锣鼓琴弦伴着悲欢离合,但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还是不知所云,戏曲名角赶不上三流歌星受捧也早已是见怪不怪。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多重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传统戏曲尤其是众多小地方剧种的“覆灭”似乎已成定局。
    平心而论,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承载着一个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地方剧种,都凝聚着一个地区特有的艺术价值观;也几乎每一个地方戏,都曾经走过灿烂的辉煌;而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无论走到哪里,也都会哼哼几句家乡戏。面对承载着一代代乡愁的地方戏曲,在有人执着追求传承的同时,也正在被更多人所遗忘,即便是像京剧这样的“国粹”,还有多大的舞台,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像追逐歌星那样,争相购票进场观看,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而戏曲艺术的价值是体现在观众的热爱程度上,无论行家如何把戏曲的艺术价值加以“神话”,缺少观众的喜爱做支撑,这样的艺术价值终归是“苍白”的。
    但很显然,对于地方传统戏曲的保护和挽救,不能局限于建立“博物馆”,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艺术收藏进博物馆,基本就等于失传。以笔者看来,还是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将传统地方戏融入现代元素,在保障京剧姓“京”、地方戏姓“地”的前提下,如何让年轻人看得懂、看进去、看着喜欢,让其“活过来”才是根本。在这方面,各地不妨借鉴“华阴老腔”的成功经验,“华阴老腔”在当地已濒临失传,正是因为现代电声器乐的融人和多重创新,不但“喊”进了卫视,“喊”进了春晚,更“喊”红了大江南北,也被年轻群体誉为最古老的“摇滚”而追捧。这足以说明,任何一种艺术,如果不能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不能赢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注定既不会寿命长久,更很难被传承。全国各地有多少曾像“华阴老腔”这样的优秀地方戏曲,因为缺乏创新而被遗弃乃至失传,尚无明确统计。然而可以预见的是,现有的500多种地方戏曲,如果不用创新思维去拯救,最终可能都会成为“历史记载”,即便是京剧这样的“国粹”,也不会有例外。
    材料3  芯片被称为电子产品的心脏,更被誉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手机芯片,几乎是这个星球上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10亿个晶体管。一个国家制造芯片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该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是综合科技实力的体现。然而,不仅是手机领域,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行业,芯片产业被国外厂商控制,成了我们久挥不去的“芯痛”。一个国家长期无“芯”,只能被动地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位置,更给信息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补“芯”成了很多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掌握核心技术、走好自主创新之路的关键。以华为为例,之所以选择投入资金自主研发芯片和操作系统,不为别的,就怕被别人断了粮食。不管是华为用5年时间研发出相对成熟的麒麟芯片,还是小米推出的“可大规模量产的中高端芯片”,在很大程度上都能看到企业在居安思危中奋力创新的影子。事实上,芯片研发就是一场长跑,三五年是个小周期,产品迭代面临着风险和难关,但对创新发展而言,起步就是进步,“芯”星之火,可以燎原。
    创新代表着发展与进步,每前进一步,都是对壁垒和误区的清扫。环顾当前,创新误区不可谓不多:有的把做市场、铺广告、搞营销当成了创新,产品的重要性甚至不及代言人的知名度;有的把创新当成实验室的产物,缺少现实应用的条件,一不小心就陷入技术转化空白区的“达尔文死海”;有的把创新作为专利申请的代名词,看量不顾质,成少废多做无用功……中国手机企业加入芯片的竞争正启示我们,创新的根本还是核心技术的创新,是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业创新,是对高端前沿技术的争夺,是技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成果转化。
    每个领域都存在未曾有人涉足的无人区,与其停留在想象中,不如迈出大步,在未知之地留下坚实脚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自主中求发展,在创新中谋强大,才能真正在未来的发展中,既有“芯”更有魂,既能强更能胜。
    材料4  国内某知名陶瓷制品企业通过大量投入,创新研发了一项“挑战陶瓷行业不可能”的新技术,但是由于国内仿冒该品牌的产品泛滥,企业很难依靠技术创新打造的品牌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也被挫伤不小。再追问为什么其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该律师回答说,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对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人惩罚太轻,相对于违法行为的收益来说微不足道,“侵权是笔划算的买卖”;另一方面,一旦侵权行为跨了省,当地执法部门打击不力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就比较突出,维权成本让企业尤其让中小企业不堪重负。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知识产权创造出来了,但是它的价值却一直无法充分体现出来。这其中存在什么障碍?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的创新技术或者自主品牌受到侵害以后,往往出于取证难等问题而无法有效维权;即使在法院打赢了官司,也只能拿到很低的赔偿,这就极大影响了企业持续投入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性。事实上,司法机关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近些年一些地方出现的案例中,其赔偿金额也在不断提高。
    其实,提高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成本的过程,除了能实现对违法活动的遏制之外,本身也会产生回归知识产权应有价值、提升知识产权“司法定价”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说,包括专利、商标、外观设计等在内的知识产权已经在其运营过程中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侵权行为导致的赔偿金额被提高,客观上也反过来倒逼了知识产权价值的提升,那么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其在企业的投资、融资时评估价值也自然水涨船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进而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严格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完善企业创新环境已经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只有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从而让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才能充分发挥其放大社会生产力的乘数效应。
    未来,国内的知识产权创新保护趋势必然是要从过去的单纯重视数量,逐步发展到数量与质量并重,特别是从重视创造,引导向更加重视对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和运用,这些都要靠知识产权这个“金钟罩”来保障企业投资创新的收益预期,呵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材料5  为了让煮出来的米饭更好吃,国内某电器企业的电饭煲研发团队1年要煮掉数以吨计的大米,每天光测试对比就得吃掉10碗饭;汽车五六层的喷漆,“90后”青年杨金龙可以保证每层厚度误差不超过0.01毫米……这段时间,很多媒体都在寻找“中国工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精神,正是这些“大国工匠”共同的特征。
    不过,在一些人眼中,所谓的“工匠精神”却是因循守旧的代名词。在新闻稿都可以自动生成的时代,简单、机械地重复干一件事,早该被机器取代了,“手打牛肉丸费时又费力,和机打的能有多大区别”?在他们看来,讲究品质乃是“顽固”,坚守匠心近乎“矫情”。这样的论点,只是着眼于短期利益,并没有看到“匠心”与“创新”的息息相通。
    有学者曾以金字塔比喻创新体系,“只有塔底扎实,创新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大量看似重复的劳动或许不免枯燥,却绝非没有意义,而是在探索着各种可能。创新可能有灵光一闪,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往往会随着技艺的进步慢慢浮现。每种车型多达上百张的电气原理图,“高铁体检师”张华都了然于胸,凭着“每个灯泡都能找到对应电路”的了解,他改进工装设备、优化作业流程,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正是不放过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握,才能在“无他,但手熟尔”的高超技艺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
    “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青铜器修复专家屈峰如是说。的确,一旦注人了自己的心意和精神,作品也就有了独一无二的个性。有人曾问专注做寿司75年的小野二郎,如何练就独一无二的“神技”,他自谦“无非是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多三倍的思考罢了”。当我们把匠心投人点滴精进之中,那些充满灵性的作品,又何尝没有散发出耀眼的创新光芒?
    事实上,匠心本就包含着创新的“时代要求”。在全球范围,第四次工业革命早已蓄势待发。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在这样的时代,“工匠精神”绝不止于一砖一瓦的手艺,“匠心”更不意味效率低下的作坊,而是指向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现代化工业新版本。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追求极致的工艺和追求突破的创新,往往可以相得益彰。离开了对一种技艺的不断磨炼,对一个行业的执着坚守,对一个领域的扎实钻研,很多发明、创造也就无从谈起。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创客”是英文“maker”的翻译,而“maker”本身也是“制造者”的意思。“器好学,心难修”,摒弃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拥抱脚踏实地、专注持久,从本质上看,就是对创新最好的“加持”。
    孔子说:君子不器。的确,要有匠心,而不能有匠气。既着力“大刀阔斧”的创造,又不忘下“绣花针”的功夫,才能最终小大结合、大小由之,让创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材料6  “一个春天的夜晚,久别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唱了一首诗。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讲台上,老师用期盼的目光望着台下的学生。
    “老师,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吗?”一个学生举手回答。
    “不是,标准答案应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老师的话引起了同学们一阵窃窃私语,有人小声嘟囔:“这样的问题难道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吗?”
    这是今春开学后,记者在主城区一所重点中学随堂听课时目睹的情形。
    青少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学校校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试教育往往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里。
    市少年宫辅导员小项从事校外教育多年,在教学过程中他注意到,幼教班或者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总是很喜欢发问,而高年级学生却死气沉沉。
    “与国外的学生比较,中国的学生缺少几分质疑的精神,这跟当前的教育体制不无关系。”我市义务教育研究中心创新研究专家皮发万分析,无论是家庭的“聪明加懂事”式、社会的“循规蹈矩”式教育,还是学校“唯上唯书”灌输式教育,都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和鼓励。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崛起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教育学中有一种说法,天才和教育也不成之才处于教育之外,教育培养可造就的社会主体人才,杰出人才冒不出来,还有人才评估、管理与激励等诸多原因。关于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已有数不清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能真正得到解决。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当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选项

答案第一,缺乏创新意识。人们对已有事物的习惯导致缺乏创新思维,教育缺乏对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人们的思维容易陷入局限,杰出人才少,创新发展缺乏人才。 第二,缺乏创新动力。优秀的传统艺术少有做到随时代创新,只进博物馆很难赢得广大观众喜爱,传承困难,亟须融入创新思维,长远发展。 第三,缺乏创新技术。核心技术的不足、创新误区多,导致中国创新之路艰难,备受国外技术牵制,只能被动地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位置。 第四,缺乏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太轻,维权成本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企业创新环境有待完善。 第五,缺乏创新态度。品质和匠心被轻视,急功近利,缺乏追求极致工艺和创新难有发明创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bm8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