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一、注意事项 1.本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
一、注意事项 1.本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
admin
2011-12-13
3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2009年2月12日,新华社受权播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其中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文件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人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文件要求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2.实行财政体制“省管县”,是由于现有财政分配体制存在问题。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借鉴分灶吃饭的思路,省、市两级也采取与县乡政府分税来集中财力,而同时,将支出责任尽可能向县乡转移。由此产生了财政收入上移,支出责任下放,县乡财政缺乏必要自主权的体制状况。有媒体称之为“国家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摇摇晃晃,县级财政哭爹叫娘,乡级财政精精光光”。由于基层财政入不敷出,新农村建设有“无米之炊”的尴尬,基层政府要办事往往是将手伸向农民口袋。几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大力减轻农民负担的举措,但不少农民却仍然感到负担沉重,财政分配体制痼疾让减免农业税等政策措施的效果打了折扣,农民少缴了“农业税”却又被乡镇政府多摊了“农业费”。因此,要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必须转换思路彻底解决农民减负增收问题。
3.“新的财政体制带有激励性,提高了县市理财积极性。”湖北省经委县域经济处葛处长这样评价这项改革。提及这项改革,一些县市领导都会“偷着乐”:县里的经济权限已经与上级市平起平坐了。“减少了中间环节,资金拨付更加及时。”湖北省阳新县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此前调度资金时,县财政局每月先要跟市财政局打电话咨询,待答复后再派人去市财政局开拨款单,持拨款单去市人行办电汇手续。每月来回一趟跑100多公里,需要一天。实行改革后,省财政每月底按时拨付下个月的调度资金,不需打电话,更不需跑路。阳新县一位干部说,以前工资经常滞后一个月才能发,2004年下半年以来每月都能按时发。
4.财政省直管县是“一条腿走路”,原有行政体制基本未变,由此带来新的“梗阻”。一些县市领导反映:改革限制、缩减了地市一级的权力,随之触动的就是利益。还有县市反映,财政省直管县以后,地市一级将财力主要用于市区发展,培植本级财源,对县市有点冷落。某老区县一位负责人诉苦:由于投入不足,近些年市里的道路越来越漂亮,县里的路一塌糊涂。对县市的苦衷,湖北某地级市一位负责人表示理解,同时也“叫屈”:改革后,地市一级的事权与财权也失衡了。我们要承担抗旱排涝、卫生防疫等公共服务,还要对县市一些项目进行资金配套,钱从哪里来?武汉大学伍教授认为,省直管县导致资源配置相对分散,可能出现重复建设等弊病。同时,省直管县的能力和半径是一定的,比如一些贫困县,省里顾不着,市里靠不上,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直管不宜一刀切。”这位专家说。
5.“省管县的改革面临的主要阻碍,就是地级市是否放权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的汪教授说:“中国实施市管县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由此形成的利益权力集团,将是改革的一大阻碍。省管县,将地级市架空,就涉及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比如以前县的财政收入被市里截留,现在直接交到省里,市的财政收入减少。另外,很多配套性的制度也没有制定,所以下放到县的各项权力难以落实,省管县改革缺乏制度保障。”“而权力下放,让省级部门失去一些权力,有的部门当然不情愿。”海南省省委许秘书长坦陈改革一定会遇到阻力。上级市不肯放权,县级市也无可奈何。“这个问题太敏感,不好谈。”河南省邓州市市委书记刘朝瑞如此表示。其实,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原“市管县”,还是现“省管县”,如果缺乏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缺乏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改进,可能在一定时问内有积极效果,但最终无法实现行政权力的科学配置。
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许教授表示,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市管县”模式削弱了县域经济的自主权。一些规模小、辐射功能弱的地级市无法带动所辖县发展。“市县竞争”造成内耗及资源过度向中心城市集中。“省管县”改革,改什么?一是财政体制改革,二是行政体制改革。从目前全国“省管县”改革试点情况来看,财政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基本实现了县财省管,解放和发展县域经济,农民从中受益。尤其对于像粮食、油料、棉花生产大县来说,实行省管县后,可以使国家的补贴和支持政策更有效地落实到基层政府。在省管县改革中,行政体制改革仍沿用原来的“市管县”体制,形象地说省管着县的“钱袋子”,市管着县的“官帽子”,“钱袋子”和“官帽子”对于县来说都至关重要,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将省比作县的爹,市比作县的妈,县作为儿子,哪个的话都得听,哪个都得孝顺,左右逢源的儿子甚至拿了爹的钱去妈那里买“官帽子”,使得县管理成本过高,行政效率过低,发展缓慢,同时也造成了“市卡县”“市挤县”“市刮县”等现象。当前的金融危机为推进“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要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夯实农业基础,必须使基层政府真正重视起“三农”问题来,这就需要赋予它们发展农村经济的权力,实现经济、行政权都由省直管,“官帽子”也由省管,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主权,制订符合农村实际的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7.“省直管县”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财政部的统计资料显示,从1992年起开始试行“省管县”改革,截至目前,全国共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正在进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验,约占全国省市2/3。“省管县”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之一,随着2010年临近,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改革开始提速。
8.一份资料显示,2003年,除武汉市外,湖北全省各市州以截留等方式从县市“集中”资金达几亿元。越是贫困的地级市,此类情况越严重。2004年以来,除武汉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湖北对52个县市逐步推行财政省直管。新体制实施第二年,湖北县域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1亿多元,2008年增至186亿元。2008年湖北县域经济逆势上扬,多项指标增速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成为“寒流”中的“热点”。
9.“省管县”财政体制充分体现了还财于县、藏富于民,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三农”问题的新视角。数据表明,2008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比值为2.45:1,同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3.31:1。回顾浙江30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浙江现象或浙江奇迹的出现,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即“省管县”财政体制。“市管县”所增加的管理层次,提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形成“漏斗效应”。省直管县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增长,也能提高地方行政效率,节约大量资源。2008年2月,天源化工在湖北省阳新县投资一个3亿元的项目,该县一周内办妥了相关审批手续,当月开工建设,7个月后顺利投产,速度之快让投资方都惊讶。该项目负责人说:“以前项目层层上报审批,顺利的话也要两个多月才能搞定。市场经济瞬息万变,谁能经得起几个月干耗?”省直管县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财政直管,即在财政预算编制上,由省直接对县编制预算,在收入划分上也由省直接对县进行划分,同时省也把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助、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经济权限下放到县。另一种则是行政直管。“财政省直管县是一种‘扁平化’改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傅光明认为,“还应该渐进地推动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实行财政省管县,最后达到行政省管县。
10.国家行政学院张教授说,“省管县”改革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目前各省的强县扩权的改革试点,即省主要对试点县的财政进行直管,直管主要干部,并适当下放经济管理权,但仍维持市对县的行政领导地位。第二步是市和县分治,相互不再是上下级关系,市的职能要有增有减,县的职能要合理扩充。第三步则是市的改革,扩大市辖区范围,临近镇乡或县可改为市辖区,合理调整精简机构和人员。“总的方向应当是,撤销传统意义上管县的地级市,市县分治,省直管县。”中央党校周教授认为,省直管县的改革,应当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改革的尝试,条件暂时不够的可以等具备了条件后再试。不可一哄而起,也不能“一刀切”。他认为具备条件的地方主要包括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省域面积较小且改革呼声比较强烈、干群认识比较一致的地区。同时,对层级不要刻意划一,要考虑到地区的特殊性。
11.中国的县制有两千多年历史。县是政府最基本也是最基层的行政单元。目前的“市管县”体制是从1982年开始的,当年中共中央第51号文件发出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的通知。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地区和市并存的问题,打破市县之间的行政壁垒,并通过作为中心城市的地级市的辐射作用,带动所辖县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最终改变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在衍变过程中,“市管县”体制逐渐背离了上述政策意图。“市管县”体制从行政、财政上确立了城市的中心地位,却削弱了县域经济的自主权。在“市管县”体制下,市把县的发展和财政大权以及相当部分的人事权集中到市里。由于我们对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主要看经济增长的情况,显然,发展工业和进行城市建设最能拉动GDP增长,因此,无论从政府官员的个人前途还是城市集团的利益出发,不管有没有发展工业的基础和条件,市级政府的理性选择就是把各种资源和资金投入到工业和城市建设中去,农业和农村则被严重忽视。所以,在“市管县”体制下,获利最多的是市级政府及市级城市本身。地级市成了抽水机,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还截留中央和省下拨给所辖县的资金,一些大项目也安排在市区,从而使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年来,城市特别是市级行政区的中心城市显得一片繁荣,但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则越来越大,这在中国的中西部和北方地区尤其明显。
12.改革“市管县”体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县域经济,最直接的受益者则是农民。假如县级政府获得了更多的财权和行政权,由于他们直接面向农村,那么,各个县就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的具体情况,制定政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市管县”还衍生出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后果是,增大了社会发展的成本。据统计,一个中等地级市,每年光行政人员的工资就要财政支出2亿元左右,再加上后勤,办公经费等,一年一个市本级的财政支出要在5亿元左右。中国目前有300多个地级市。这样匡算下来,每年全国单地级市本级的财政支出就要在1 500亿元以上。正因为地级市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利益结构,因此,要实行省管县体制,就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动,而是地方政府权力的再分配。在当前利益分化的情况下,改革只有稳步推进才能减少社会的阵痛,虽然这有可能会增加改革的成本。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省管县”改革的具体路径可以是:先建立“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待积累了经验后,再取消市对县的行政权。而改革后形成的行政格局应该是:市级政府,只负责城市本身的发展和建设,与县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县级政府直接归省管辖。财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就是由省直接对县编制预算和划分收入,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了县一级在分成中的比例,可以使县的财权和事权相匹配。
13.浙江是最早推行强县扩权改革的省份之一。浙江1992年就试行把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下放到地方。现在浙江大多数县都获得了本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该省发改委一位官员曾说,浙江之所以能从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变为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省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浙江一直就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市管县”体制,而是长期坚持“省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的行政版图越来越与经济版图不协调,行政架构层级过多的弊端也越来越暴露出来。现在是必须改革的时候了。当然,鉴于中国各地的情况不同,“省管县”改革不宜“一刀切”,可以允许地方根据本地情况进行探索,但不能不改革。否则,时间拖延越久,中国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14.近些年来,随着地市合并和市领导县范围的逐步扩大,原地区行署建制日渐式微,市管县体制构成了最基本的纵向权力结构体系,成为各省市区基本的区划模式。有相关研究人员曾指出:这种体制的施行有悖于我国宪法的规定,增加了市这一行政管理层级,无疑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据有关专家测算,全国现有的280多个地级市每年的财政支出在1 400亿元以上。虽然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在某些地区,市管县体制也导致了“市压县”“市卡县”“市挤县”“市吃县”或“市刮县”等现象,城乡资源不是依据市场原则来配置,而是以人为的行政力量来分配,侵害了县及农村地区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剧了城乡“二元格局”。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与不断完善,改革市管县体制、建立“扁平化”的省直管县(市)的公共行政体制,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省管县体制最明显的好处在于中央和省下放给县乡的各种权益将不易被市级截留,有利于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行省直管县,中央和省级政府还能够更好地根据县(市)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更好地扶助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15.在2009年,江西省又有丰城、高安、广丰等21个县(市)被列入“省管县”试点。至此,江西省80个县(市)全部实行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2005年,江西省选择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省直管县改革试点。2007年又将38个转移支付县(市)纳入改革试点范围。据了解,实行省财政直管后,县级财政整体状况有所好转,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在做大做强县级财政“蛋糕”的同时,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还大大提高了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各项民生政策的实施得到保障。江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西省将继续加大对县级财政的支持和指导力度,财政收支划分范围暂不调整,各类补助、资金调拨、各项债务等由省财政与县(市)直接办理。
三、作答要求
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根据资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语句通顺,紧扣资料,说理充分,字数800~1 000字。
选项
答案
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令人振奋,令人期待。长期以来,各地实行的都是“市管县”,县(市)一级管理权非常有限,这一体制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它主要是为市一级服务的。最典型的莫过于所辖的县成为市的“菜篮子”基地和工业产品原材料基地,同时由于农业产品的生产与价格长期受到计划控制,市主导下的城乡合治,只是使得农业利润向城市集中与转移更为便利而已。而县又直接指挥着乡(镇)、村,如此一来,行政事务的压力和财政收支的压力,通过层层分解,最终还是压到了最基层的广大农村身上。“三农”问题的存在与市管县体制有直接关系。过去计划经济的审批管理模式下,省里市里啥事都管,县级政府手脚被卡得太紧,好像离了省市,市场便转不动。但随着市场经济和各地县域经济活动频率和运行速度的加快,让作为最基层单位的县(市)不能不渴望发展的权力,渴求简政放权。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有利于减少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审批环节,降低“过程成本”。实际上,要想让县域经济发展得快,就得给它快步走的条件。我们正处在一个市场经济改革比较超前、产权体制较清晰、政治文明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改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权力下放。而省级部门现有部分审批权限直接放权给县(市),是逐步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政府简政放权,实质上就是政府把改革改到了自己头上。在某种意义上,对于上级政府来说,事权变小了,但对生产力的发展是解放,是“松绑”;对于下级政府来说,放下来的权力就是生产力,其直接的效应是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对于各类企业和社会经济组织来说,是上级放权最直接的受益者。权大权小,该放该不放,唯一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和创造生产力。逐步地还权于民、还权于市场、还权于法,不是政府的退位,而是政府的归位。政府成为有限权力的政府,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解析
全文一开始就从中央文件人手介绍了“省管县”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然后从“市管县”的弊端人手,推导出省管县改革的必要性,具有很强的结构逻辑性。文章重点阐述“省管县”的积极意义,说理充分,分析深入,层层推进。该文的优点还在于,它是一篇层次清晰、有条有理的文章。阅卷老师能从他的框架快速读懂它所阐述的中心内容和主旨。总而言之,这是一份可以得高分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bZl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公安招警分类
0
申论
公安招警
相关试题推荐
甲夜入乙家盗走现金200元,正欲离去,被乙发现。甲为逃走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2006年某省人才资源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约占全省人才资源总数的()。从上述资料可以推出2006年某省的地区生产总值约为()。
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其中,依从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认同指的是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一个过程。内化是指将外界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作
渎职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或者因玩忽职守造成的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下列不属于渎职罪构成要件的是()。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求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的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方______,______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日食品贸易的进展顺利。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国家坚持()的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某甲17周岁,已参加工作,有固定收入,某日因某甲在街上寻衅滋事,将某乙打伤,某乙要求赔偿医药费,对此下列表述哪些不正确?()
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活期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到。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甲的行为构成:
随机试题
A.“铅管”征B.“鹅卵石”征C.“鸟嘴”征D.“杯口”征乙状结肠扭转的典型X线征象是
用氧的指标是机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
A.凉血止血B.凉血止血、解毒消痈C.凉血止血、清热利尿D.凉血止血、解毒敛疮E.收敛止血、止痢杀虫
红叶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职业是否成功不在于红叶子的数目多少,而在于他是否具备一片特别硕大的红叶子。这片特别硕大的红叶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根据个人优势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能用红叶子理论解释?
1789年,英国的化学家台耐特综合前人的研究,利用()相互作用而发明了漂白粉。漂白粉用法简单,漂白时间大大缩短,更不需要曝晒。
将一个表面积为36平方米的正方体等分成两个长方体,再将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则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并非本届世界服装节既成功又节俭。如果上述判断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根据《收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收养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一个善的行为,必须既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效果。如果是有意伤害他人,或是无意伤害他人,但这种伤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恶的行为。以下哪项叙述符合题干的断定?
国有经济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它是同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是生产力容量很大的灵活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