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某教师名著导读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语文教材编者将鲁迅的《朝花夕拾》放在七年级上册,编写意图很明确: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我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和主题,逐渐过渡到整本书的阅读。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

admin2022-03-10  55

问题 阅读某教师名著导读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语文教材编者将鲁迅的《朝花夕拾》放在七年级上册,编写意图很明确: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我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和主题,逐渐过渡到整本书的阅读。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基于鲁迅“爱憎不相离”的复杂情感,梳理鲁迅与书中各个人物的相互关系,分析他们的个性特征及他们对鲁迅人生成长的影响。我设计了一项写作任务:任选其中一个人物,以鲁迅的口吻给他(她)写一封信,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对上述教学叙事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A、查阅内容简介是消除学生与经典隔膜的主要方法
B、活动安排体现了以点带面、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
C、梳理人物关系是为了归纳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D、写作任务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握鲁迅的语言风格

答案B

解析 查阅作者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了解作者作品的内容简介,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等是消除学生与经典隔膜的常用方法,A项“查阅内容简介是消除学生与经典隔膜的主要方法”说法错误。该教师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学习起点,带领学生逐步过渡到对《朝花夕拾》整本书的阅读,并为学生设计写作任务,体现了以点带面、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B项说法正确。梳理人物关系与设计写作任务均是为了帮助学生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及人物对鲁迅人生成长的影响,进而更好地理解鲁迅“爱憎不相离”的复杂情感,完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归纳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把握鲁迅的语言风格”,C、D两项说法均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bTLi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