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真正的中国元素不是中国人拯救世界,而是寺庙中的老喇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是,我们这次针对中国元素的无厘头欣喜,凸显的却是“以物喜以己悲”。我们总习惯去进行一轮轮选择性挖掘,怀着一股焦虑。联系到海外的种种申遗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坐立不安,应该说我

admin2013-03-16  33

问题 《2012》真正的中国元素不是中国人拯救世界,而是寺庙中的老喇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是,我们这次针对中国元素的无厘头欣喜,凸显的却是“以物喜以己悲”。我们总习惯去进行一轮轮选择性挖掘,怀着一股焦虑。联系到海外的种种申遗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坐立不安,应该说我们太在乎别人的态度,甚至试图去左右别人的眼光,但种种经验表明,因为焦虑,往往脆弱。于我有利,则过度阐释和挖掘;于我不利,则焦虑不安。如此飘忽浮躁的文化定性,又怎能冀望在好莱坞“翻身”?其实,《2012》只是告诉我们,世界艺术中的多元文化融合日益深入,其中的中国元素也正在增多,而我们,仍需坚守。    这段文字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

选项 A、我们应当用冷静的心态来面对国家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
B、国人对于《2012》中的中国元素的解读是错误的
C、国力的增强使得世界艺术中融人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D、对于《2012》中的中国元素不必过度阐释

答案D

解析 文段主要讲了国人对《2012》中的中国元素的过度阐释及其背后潜藏的浮躁心态。最后用“其实”表达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即《2012》中的中国元素只是世界艺术多元化融合的一个结果,国人不必过度阐释,即D项;A项过度阐释,文段围绕《2012》中的中国元素被国人过度阐释展开,就事论事;B项只是作者指出的事实,而非观点;C项本身构不成因果关系,且文段中没有体现。故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apj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