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习近平62次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深入阐述该理念人民日报6月18日发表署名“一国纪平”文章,大篇幅论述中国高层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文章指出,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

admin2016-04-21  27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习近平62次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深入阐述该理念人民日报6月18日发表署名“一国纪平”文章,大篇幅论述中国高层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文章指出,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这篇《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章指出,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但无论怎样,我们是共同的人类,人民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有序竞争,让共同利益压倒分歧对立,让人类理性选择世界的未来。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第一次向世界传递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两年多来,习近平62次谈到“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对命运共同体的不断阐释,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文章还引用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从不同角度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这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水涨荷花高”“独行快,众行远”“一棵树挡不住寒风”。这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济新前景;“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这是“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安全新局面;“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并育而不相害”的文明新气象。文章指出,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文章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于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告诉世界,“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文章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于中国坚持的正确义利观。中国向世界宣示,“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文章强调,当经济全球化让人们利益相互交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了70亿人走向共同发展的可能。世界经济早已走出一国垄断,成为无法割裂的整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找到利益支点。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美好未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5年5月18日
材料2
    “一带一路”助力“亚洲命运共同体”扬帆起航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盛会。本届论坛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核心议题,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本届年会集中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魅力和影响,有力提升了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率先在亚洲落地并取得早期收获的信心和期待。“一带一路”建设将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亚洲自由贸易网络、东亚经济共同体、清迈倡议、亚洲能源资源合作、海上互联互通等合作机制的建设,这对渴望搭乘“一带一路”快车的域内外国家来说,无疑释放出强有力的积极信号,为“一带一路”进一步走深走实指明了方向。全球范围内掀起的“亚投行热”,为博鳌亚洲论坛讨论“一带一路"攒足了人气。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大实施举措之一,亚投行在建设初期实现“开门红”,主要大国竞相申请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各方就此在年会上围绕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机构改革等问题展开热议,也为亚投行建设再添了一把火。通过博鳌亚洲论坛这一高端对话平台,各方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商讨了更多具体合作细节,有效提升了各方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水平。
    第二,本届年会为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再度贡献了中国智慧。有关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得到广泛认可,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实践意义,势必将成为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指导理念。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强调,70年来,世界和亚洲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亚洲国家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无疑道出了亚洲地区全体成员的内心呼声,充分展现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全球和地区大视野,印证了中方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合作理念,是有利于亚洲繁荣、世界和谐、人类进步的真知灼见。
    第三,本届年会率先将“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区域合作理念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向外界深刻阐明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一带一路”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作为合作重点,为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动力,打牢了基础。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就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从而使亚洲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二是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三是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四是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中国政府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当天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也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
                                                               ——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4月1日
请回答:
结合材料,谈谈当今世界为什么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选项

答案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确立互利共赢的思想基础。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同担责任、共享权利,建立起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命运共同体”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因为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互利共赢倡导各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ZBZRFFFM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