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admin2019-05-14  23

问题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选自《秋声赋》
    翻译(10分):
    评价(20分):

选项

答案翻译: 【注释】 (1)惟物之灵:出自《书经-泰誓上》,“惟人万物之灵。”百忧、万事:百和万,都是虚指,极言其多。摇:摇落,消耗。精:精力,精神。 (2)渥然:滋润的容貌。黟然:乌黑的样子。星星:喻白发。 (3)以:拿,用。 (4)戕贼:残害,伤害。乎:介词,与介词“于”相似,所不同的是:“于”字及其宾语既可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其后,而“乎”字及其宾语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 【答案】 呜呼,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有无穷无尽的忧愁来煎熬他的心,又有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情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达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健康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人不能像金石那样长久,为什么却要去争像草木那样一时的荣盛呢?仔细想想吧,伤害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又怎么可以去怨恨这秋声呢? 评价: 【分析】 《秋声赋》写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时作者欧阳修53岁。作者晚年虽仕途已入顺境,身居高位,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他回首往事,屡次遭贬使他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作者通过层叠而出的比喻,描绘无形的秋声,形象生动,宛然如见;对秋天的萧瑟景象也极尽渲染,颇有艺术感染力。文中对徒然忧劳所发的感慨,实际是未能实现改革要求的一种牢骚,表明人事上的挫伤,比秋季给人的不利影响严重得多。作者的心情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答案】 作者抓住秋声的主题,通过无情的草木与万物中最有感情、最有灵性的人的对比,抒发议论。作者认为,百般的忧虑和万事的操劳必然损害身心健康,内心受到刺激和痛苦,必然损耗精力,更何况是“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呢!这样就容易朱颜枯老,乌发变白,“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这就说明了作者之所以感到秋声之悲凉,其根源不在秋声,主要是当时作者面对国家和自己的处境而产生的忧思所致。当时作者被朝廷重用,但想起曾经在政治上屡不得志、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心情不免郁闷。这样的情绪和秋季气息正相统一,触物伤情、有感而发。 秋声,是作者的心声,凭他的直接感受,用他那如椽大笔,将秋声状写得如此具体、细致,亲切动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心内凄怆,与之共鸣。又引喻取譬、感慨万端、议论横生,从大自然的规律中,悟出了一番有关人生的大道理,然后长叹一声,把满腹忧愤,倾泻而出,令人悲哀,也令人深思。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WAP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