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科举制度的功劳和弊端。(中南大学2014)

admin2019-05-06  48

问题 评价科举制度的功劳和弊端。(中南大学2014)

选项

答案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的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官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正及公开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的日本、韩国、越南均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在中国废除科举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了解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时的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用人选拔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期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采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上是吸纳了科举制的优点。因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制便规定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分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做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自此以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目的是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朝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到中国时,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选拔出的。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的形成,亦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人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化风气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分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的“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也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种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才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类精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愈演愈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科举在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录取,将考卷上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科举的不足和消极影响: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如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首先,这只是戏曲中的人物,据考证纯为子虚乌有,况古之帝王岂容如此欺君之人哉;其次,这也是个人的私德问题)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发生这种悲剧,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当事人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最后,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总之,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个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真正原因。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制黑暗。实际上,从宋代以后基本定型的科场条规来看,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也不能归罪于科举,没有科举制,古代妇女也一样无权参政,这是由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Umg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