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的文字: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

admin2018-10-31  25

问题 阅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的文字: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请回答:
    (1)你认为第1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举例加以分析。
    (2)第2段“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作者为什么说是“嘲弄”?又为什么说是“安慰”呢?

选项

答案(1)①新鲜生动的比喻,整齐匀称的对偶。如:“想这样子的台北……黑白片子”用一个准确、简洁而奇妙的比喻,把作者对现实的真切的感受表露无遗。“时而淋淋漓漓……也似乎把伞撑着。”读来朗朗上口,有醉人的韵味。②重重叠叠的字句,参差有致的韵语。作者充分运用双声叠韵,讲究平仄,转换同音异字,创造了音乐美。如:“惊蛰一过……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2)“这样”指代“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3)①是厦门人,多年来却不能居住在厦门,想到台湾与大陆的不能统一,那种有家不能回的感觉,真的是一种“嘲弄”。②尽管不能住在厦门,但一想到厦门街,还是能感受到台湾与祖国丝丝缕缕的联系。山山水水,隔断的是交通,割不断的是那浓浓的乡情,想到这,所以作者说“也算是安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ULeGFFFM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