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说到政务公开,不少人首先想到这是打造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前提。其实,政务公开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是打造民生政府的依托。 从吃住到环境保护,从医疗到教育,从就业到扶贫,这些领域的信息公开,让民众看到政府究竟做了哪些民生工程,也

admin2016-12-29  29

问题 给定资料
    1.说到政务公开,不少人首先想到这是打造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前提。其实,政务公开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是打造民生政府的依托。
    从吃住到环境保护,从医疗到教育,从就业到扶贫,这些领域的信息公开,让民众看到政府究竟做了哪些民生工程,也能让民众感受到民生工程究竟发挥多大作用。加大民生领域的政务公开,不仅使民生改善更精准,让民众更有获得感,也是让民众监督政府做得到不到位,倒逼政府提高效能。
    以百姓之心为心,把民生安全网织得更牢更密;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把解决民生痛点当成政府工作着力点,这是本届政府全力在做的事情。通过加大在民生领域的政务公开力度,使公开成为有效的制度安排,民生政府就能实至名归,更有质感,民众在改善生活品质、对未来期许方面也就更有信心和底气。
    2.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记者对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就相关问题进行采访。
    记者:怎样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对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意义和作用?
    姜明安:现代国家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作为传统国家管理主体的政府,也包括作为国家管理相对人的公民、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基层自治组织等。这些新型治理主体参与国家治理,自然不仅需要享有对政务的知情权,而且需要享有对政务的直接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必须有政务公开的保障。
    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使人民有获得感。人民的获得感不仅源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源于政治上的当家做主。人民这种当家做主的获得感显然只能在政务公开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形成。此外,现代国家治理的手段、方式更重视合作、协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协议等。这些治理手段、方式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务公开:或以政务公开为前提,或以政务公开为保障。
    传统的议会民主是“传送带”民主:人民仅要求有政府信息公开以保障对政府的监督即可。而对于现代民主——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来说,仅有政府信息公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动态的,事前、事中的政务公开。只有有了政务公开,社会公众才可能有效参与决策、参与立法和执法,才可能有效地与政府就决策、立法、执法的各种事项展开协商、讨论、辩论。
    政务公开相较于政府信息公开,能够提供更加透明的公权力运作环境,从而更有利于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政治生态。实践证明,政务公开是反腐防腐的治本之策。
    改革、法治,创新、发展需要创设两个环境:一是政府和政府官员依法办事、干事的环境;二是人民群众积极创业、创新的环境。这两个环境都有赖于政务公开营造和成就。只有有了政务公开,政府和政府官员处在人民群众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之下,他们才不敢懈怠,才不敢乱作为、不作为。只有有了政务公开,人民才能不仅知政,而且能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才能信任政府和政府的政策,才会对创业、创新产生信心、热情,才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3.公民雷某在警方执法过程中非正常死亡,引发全社会关注,这无疑是目前网上网下的热点事件,也引发了全民破案和众说纷纭的猜测。
    公众关注这件事,除了当事人的身份标签、涉嫌嫖娼的细节外,在更深层次上,还是对自身安全和执法公正的关切。即便一个人私德不检,哪怕是犯罪嫌疑人,其基本的人身权利和生命安全也应受到保护,不能不明不白地死去。如果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每个人都会有安全焦虑。
    对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有领导同志提出要及时回应。无论从舆情热度还是社会心理来说,对雷某事件都不能回避,需要有权威的信息发布。现在的问题是,应该发布哪些信息,谁来发布才是权威的。
    很显然,公众尤其是家属最关注的,是雷某从被“抓嫖”到死亡发生了什么,这对判断雷某因何而死,执法是否适当非常关键。而办案警方随后发布的公告和回应,花费很多笔墨来证明雷某涉嫌嫖娼,似乎还要证明他很熟悉那种场所。这样的信息发布,不但无法回应关键疑问,反而跟着一些人的猜测跑,把事情引向揭人隐私、道德审判的方向。
    热点事件的权威信息发布,不能落在舆情后面,更不能落在舆情的对面。办案警方的回应和信息发布,显然没有达到明辨是非、一发定调的效果。再加上执法关键环节可能存在瑕疵,现场记录缺失,反而招来更多质疑。
    权威发布遭遇“老不信”,除了发布时机和发布技巧的问题,更关键的原因可能是,信息发布者本身就不够权威。在雷某死亡这一事件中,办案警方已经成了当事一方,如果出警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很难保证他们发布的信息是客观真实的。这种情况下,应由法定的执法监督机关或更高级别的部门介入,发布的信息才能更权威。
    目前,检察机关已经介入雷某事件调查,当地警方已经不适宜公开发布与案情相关或不相关的信息。雷某的死因,需要通过法医鉴定、检察机关的调查来确定。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和舆论应该有耐心,给真相一些时间,但前提是,这应该是经得起检验和追问的真相。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面宣传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了网上舆论工作的规律性,是我们用好网络这一阵地、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摸透网络传播“时、度、效”的规律,对接网民心理与需求,创造网民喜爱的表达方式,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网上舆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极大变化。通常而言,报纸的报道周期按“天”计算,报道“昨天”的事;电视的报道按“小时”计算,聚焦“今天”的事;网络报道的时间则精确到分秒,随时记录“此刻”的事。在网络时代,如果对一些新闻事件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在恰当时间给予回应,就可能时时落后、处处被动。因此,重视时效应该成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重要考量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时”,对于需要马上回应、及时引导的事情依然拖拖拉拉,等到网上已经众声喧哗、纷纷扰扰时才发出声音,丧失了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导权和制高点。但这里也要注意,重视“时”并非是说越快越好,做出快速反应并不等于匆忙表态。有些新闻事件刚刚发生,后续究竟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如何选择时间节点进行舆论引导要根据舆情变化作出调整。
    社会转型期的舆情环境错综复杂,尤其是网络舆情纷繁复杂,其中既有理性的也有情绪化的,既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既有建设性的也有别有用心的。如果不对网络舆情作出准确判断,就难以掌握舆论引导的“度”。这就要求我们健全重大舆情会商研判制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科学性分析,着力提高甄别能力。在准确判断舆情、坚持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应拿捏好报道的数量、角度、尺度等,既不能冒进,也不能保守。应与网络舆论场良性互动,进行对话与交流,既不能迎合网络舆论,也不能无视网络舆论,而是要在网络舆论与主流舆论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
    预判、评估舆论反响,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一环。做好效果评估,需要对网络舆论生态进行深入研究,对舆情走势进行透彻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讲究传播艺术,不能居高临下空洞说教、语言生硬强行灌输、形式刻板不求变化,那些模式化、套路化的传播方法只会让网民敬而远之。只有平等交流对话、科学艺术引导,才能取得实效。尤其是要下一番苦功夫,大力改进网上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增强其亲和力和贴近性,让网民喜欢看、有共鸣,真正发挥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从而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
    5.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办公室牵头开展首次全国政府网站的普查。“2014年底之前,80%以上的网站都存在办事栏目空白或者办事栏目内容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作为此次普查工作技术支持单位之一的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张少彤说。
    据张少彤介绍,一些政府网站定位的资源通常为动态信息、领导和机构介绍、政策文件等内容,而公共关注度较高的服务指南、办事系统、热点专题、咨询答复等资源则很难通过搜索引擎准确获得。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领域还存在着两个“不对称”,一是公众对于信息公开的需求和政府公开信息的供给存在明显的不对称,二是政府要求百姓提供的信息和政府自身能向百姓公开的信息不对称。
    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3)》指出,近年来公众对强化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的诉求日益高涨,但在主观方面很多政府官员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性认识不足,情绪上有所抵触,将政府信息公开看作是额外增加给政府的负担。
    “20多年来,政府信息公开总体上有所进步,主动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依申请公开逐渐规范。”主持该项目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说,“一方面,目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还只是行政法规,效力层级低,还起不到统领作用;另一方面,现实信息公开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很多地区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信访’。”
    政务公开的不完善,容易导致国家出台的一些方针政策、重大措施不能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甚至造成一些群众与政府之间出现对抗。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促进公众广泛参与的政策形成机制,提高政府施政的民意基础,并进一步消除产生腐败的暗箱环境,推进廉洁政府建设。
    6.2015年,某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12091条。在48万余条主动公开的重点领域政府信息中,食品安全及政府预算审计等信息较多。
    主动公开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开工和竣工情况,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等信息达985条;环境核查审批、环境状况公报和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等信息6938条;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依法应当招标的项目等信息3254条;生产安全事故的政府举措、处置进展、风险预警、防范措施等信息4708条;行政机关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管理的信息10545条。
    针对市民关心的保障房等热点领域信息“不解渴”等问题,市政府实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内容标准化”管理。梳理规范了财政、保障房、重点建设项目等16个重点领域168条目录、1206项内容标准,明确了公开主体,规范了政府网站常规公开、专题公开和数据查询公开等3种公开形式,明确了实时公开、按日公开、15个工作日公开、按月公开、按季公开、按年公开等6种公开时限,初步实现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序深化”。
    市政府借“××之窗”政务门户网站,搭建了“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在公开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12个民生领域2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同时,向公众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示范文本、网上申报、结果查询等便民服务,真正实现了信息发布、网络、实体政务服务系统的有效对接。2015年,市政府在重要决策部署和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后,同步进行权威解读。
    政府信息的公开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包括政府公报、政府网站,还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
    2015年,针对大家反映强烈的行政审批难问题,市政府通过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刊发系列文章,对该市推进基层政府服务规范化、透明化工作进行详细报道和重点回应。同时还围绕市民普遍关心的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拆除违法建设等四项工作,及时发布工作进展,进行深度解读,有效推进相关工作。
    遇突发事件时,该市还整合现场动态信息,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权威信息。例如“2015年7月17日,房山暴雨引发泥石流冲走汽车”虚假信息在网络上出现后,有关部门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予以澄清,有效遏制了网络谣言的蔓延。
    2015年,市政府首次把“政府网站内容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并组织全市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专题培训。同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每月对全市1141家政府网站进行检查抽查,定期通报检查报告和整改结果。政府网站“不回应、不及时、不准确、不使用”的问题得到解决,消除了“僵尸网站”“睡眠网站”现象。
    7.在不少地方,政府信息往往“公而不开”。某网站记者随机选择并登录了三个省政府门户网站。这三个省份中,有一个省份在“预算公开”一栏里,放上了一篇长长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排列成堆,令人一头雾水。另外两个省份的门户网站则让人哭笑不得:一个主页上虽有“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的报告”,但点击进入后却发现报告内容一片空白;而另一个省份的门户网站,省政府公开的省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表格中,一边简单列举了16个支出大项,不足100字,另一边对应着一串数字和小数点,并没有详细的解释说明。
    在政府采购项目的公告中,特别是项目中标公告中,这几个省政府官方网站都几乎一样“干净”。除了中标供应商、中标总金额外,中标单价及项目市场平均报价这些敏感的“等等”信息都空空如也。
    “许多地方公开的政府信息连我们相对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更别说老百姓了。”山东省一位检察系统的干部说,“许多地方政府公开的信息和数据要么寥寥数笔加上‘等等’几句话,要么铺天盖地数字成堆,人不懵才怪。”
    被搞懵的不止他一个,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将不少地方政府财务报表称为“天书”。他说:“一些地方政府的财务情况报告,根本看不懂。三公经费、地方政府债务这些民众关心的数字,经常绕着走、‘躲猫猫’;更多的是一些抽象概念和专业术语。”
    不过,“等等”一词在内行人看来自有妙用。一位审计署驻某地特派办的人士对记者说,一些政府的财务数据中简单列举一下再加个“等等”,主要是为了模糊处理。“以前我查过一个案子,有个单位明明10个人去外地开会,结果列了几个人加上‘等等’说成200个人,多报住宿费来冲减餐饮旅游费用。一个‘等等’背后,可能就是一个集体腐败案件。”
    “等等”现象的出现,也与需要深化改革的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有关。
    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由于财政资金是当年预算当年下达、当年实施,有时资金下达时间较晚,经常出现文件下发后两三天就要求基层突击报项目的情况,有的项目则是上级部门“派”下来的,本身就不接“地气”,因此许多项目因为准备不足而不得不调整实施方案,结果造成无法报账,资金大量沉淀闲置。这也就难怪各类财务表中频频出现“等等”现象了。
    “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表明,政府信息共享和阳光财政不能只靠“一张纸”。“透明需要机制,也需要手段”,全国人大代表陈某说,“能否像查个人银行卡信息一样,在网上打造起一个政务信息的公众查询平台?这样的话,群众监督才能有穿透力。”
    也有专家认为,相较之下,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属于体制外围的监督,在这两个方面进行监督创新和突破的改革难度更小,可操作性更强,“试错成本”更低。
    “所以,不能让百姓的知情权等来等去了”,周汉民建议,为便于群众监督,政府的财务信息公开方式,最好由文字为主转变为以表格为主的模式,数据排列时以民众关心程度由高到低为序进行排列,由专业人员设计制作出专用的格式模板,各级各地政府统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统一口径和计算方式如实填写。
    8.2016年2月17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其中,“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让人眼前一亮。
    按照《意见》设定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迈上新台阶,依法积极稳妥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将“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作为政务公开改革具体目标,给公权力套上了“紧箍咒”,使政务公开有了很强的可操作性。
    政务公开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自20世纪80年代的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之始,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政务公开已经伴随我们走过约30年。30年间,中央发布了两个政务公开文件,一部法规,但是,30年来,基层民众对政务公开改革的获得感并不强烈,政务公开仿佛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2015年,各地行政诉讼案件激增,案件类型基本汇集在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复议不予受理两大类。北京四中院就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北京市民王某为获取某回迁安置房项目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报告,向某区政府递交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某区政府却以王某所申请公开内容涉及国家秘密为由不予公开。王某将某区政府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某区政府重新作出答复。
    哪些政务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公开,怎么由着政府自己说了算?现实中,许多人和王某一样,对此怀有疑惑。如果政府动辄以“涉密”为由,对政务信息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则不公开,政务公开由公权力自由定义、任性而为,这样的公开与不公开有何区别?
    政务信息公开与否不能有赖于政府的道德自觉,而要靠政府的制度自觉——法无授权不可为。“负面清单制度”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供了清晰的尺度。对政府机构,除负面清单上所列信息之外,其余信息一概需要对外公开;对民众而言,除了负面清单上所列信息,其余信息自己都有权知晓。负面清单制度给公权力以清晰边界,给民众权利以明确保障,政务公开自然没有了任性的空间。
    政务公开无疑让权力更透明,为外部监督创造条件,促进民主政治。十八届四中全会,政务公开被作为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六项任务之一。此次又出台《意见》,明确具体目标,并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分值权重;鼓励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政务公开质量和效果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估;强化激励和问责,为政务公开画出改革线路图,足见政务公开在政府民主治理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一则《意见》的出台并不足以完成一场深刻的变革,更大的考验还在落实环节。但它推动着政治的嬗变、民主的递进,给政府治理注入新鲜的基因,由此激发出基层政治活力值得期待。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3~4”,谈谈你对“热点事件的权威信息发布,不能落在舆情后面,更不能落在舆情的对面”这一句话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热点事件的权威信息发布,要快速及时,更要理解舆情,明辨是非,经得起检验和追问才能一发定调,使公众信服。 热点事件除了关系到当事人本身的切身利益,还会使公众联想到自身安全和执法公正,从而引起广泛关注。如权威信息发布不当,不能真正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那么不仅起不到明辨是非的效果,反而会招来更多质疑。 信息发布者身份要权威,当事方应回避,权威中立的机构担当信息发布者,才能保证真实可靠和公正。信息发布快速及时,才能把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导权和制高点;信息发布要准确判断,把握好尺度和角度,才能寻求主流舆论和网络舆论的一致性;信息发布注重方式和方法,才能有亲和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UHcp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