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

admin2019-04-22  25

问题 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

选项

答案邹韬奋,中国著名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及出版家。他前后创办和主编过“六刊一报”,分别为:《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生活星期刊》《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三日刊。 《生活》周刊,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刊,是职业指导与职工修养类刊物,自1926年10月24日出版第2卷第1期起,由邹韬奋主持,改版为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开办《小言论》专栏与读者促膝谈心,并创建《读者信箱》,深受读者喜爱。“九一八事变”后,该刊开始转变原先拥护政府的立场,以抗日、民主为其宣传的主旋律,虽屡遭迫害且不屈不挠。12月16日被迫停刊。从1933年到1935年,邹韬奋几度流亡,其间邹韬奋考察各国政治、经济以观世界发展之大势,还考察了各国新闻事业以资借鉴,并撰写159篇海外通讯,约50万字,后集结为《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部书。 《大众生活》周刊,1935年11月16日创办于上海,以“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为指导思想,每期销数达20万份,1936年2月29日被迫停刊。 之后,邹韬奋流亡香港,并在1936年6月7日创办《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该报大力宣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反对内战。 《生活日报》未能在上海复刊,1936邹韬奋将《生活日报星期增刊》改名为《生活星期刊》在上海出版,继续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1月22日,“七君子事件”发生,邹韬奋被捕,《生活星期刊》停刊。 抗战爆发后,邹韬奋于1937年8月19日创办并主编《抗战》三日刊,同时出版6天1期的《抗战画报》,大力宣传全面抗战。曾因租界压力改名为《抵抗》,后又恢复原名,并在上海沦陷后迁至武汉。1938年7月7日,与李公朴主办的《全民》周刊合并为《全民抗战》三日刊。邹韬奋任主编及总发行人。1941年2月22日“皖南事变”后,《全民抗战》被查封。 流亡香港期间,邹韬奋于1941年5月17日在香港复刊《大众生活》周刊,出至30号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终刊。在宣传上,该刊以团结抗日、呼吁建立民主政治为宗旨,其社评几乎都出自邹韬奋之 手;设有《信箱》《大众之声》等栏目,大量刊登读者来信来稿;邹韬奋还亲自主持《简复》专栏,用大量精力处理读者来信来稿,尽其所能为读者答疑解难。由于《大众生活》反映和加强了海外侨胞渴望抗战胜利、祖国振兴的愿望与舆论,因而在海外读者中影响巨大,平均每期销数达10万份。以上“六刊一报”中,《生活》周刊是他主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 邹韬奋在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报刊思想,是一种切合中国实际的人民报刊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报纸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②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③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 ④文风要“明显畅快”; 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在长期的报刊活动中,邹韬奋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著名的“韬奋精神”,最突出的办报作风是热心为读者服务,立足于大众立场。由于体现了这种精神,邹韬奋所办报刊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S6O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