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集团资本结构的神话 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1999年11月1日向新闻界正式宣布,该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以及14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决定辞职,以表示“对大宇的债务危机负责,并为推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韩国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大宇集团解体进程已经完成

admin2021-04-16  33

问题                                                                                                                                    大宇集团资本结构的神话
    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1999年11月1日向新闻界正式宣布,该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以及14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决定辞职,以表示“对大宇的债务危机负责,并为推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韩国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大宇集团解体进程已经完成”,“大宇集团已  经消失”。
    大宇集团于1967年开始奠基立厂,其创办人金宇中当时是一名纺织品推销员。经过30年的发展,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在海内外的大力购并。大宇集团成为直逼韩国最大企业一现代集团的庞大商业帝国:1998年底,总资产高达640亿美元,营业额占韩国GDP的5%;业务涉及贸易、汽车、电子、通用设备、重型机械、化纤、造船等众多行业;国内所属企业曾多达41家,海外公司数量创下过600多家的纪录.鼎盛时期,海外雇员多达几十万,大宇集团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大宇集团是“章鱼足式”扩张模式的积极推行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即所谓的“大马不死”。据报道,1993年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集团在海外的企业只有15家,而到1998年底已增至600多家,“等于每3天增加一个企业”。还有更让韩国人为大宇集团着迷的是:在韩国陷入金融危机的1997年,大宇集团不仅没有被危机困倒,反而在国内的集团排名中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金宇中本人也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亚洲风云人物。
    1997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集团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多。尤其是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宇集团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1998年,大宇集团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约58.33亿美元)。1998年第4季度,大宇集团的债务危机已初露端倪,在各方援助下才避过债务灾难。此后,在严峻的债务压力下,大梦方醒的大宇集团虽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为时已晚。1999年7月中旬,大宇集团向韩国政府发出求救信号;7月27日,大宇集团因“延迟重组”,被韩国4家债权银行接管;8月11日,大宇集团在压力下屈服,割价出售两家财务出现问题的公司;8月16日,大宇集团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在1999年年底前,将出售盈利最佳的大宇集团证券公司,以及大宇电器、大宇造船、大宇建筑公司等,大宇集团的汽车项目资产免遭处理。“8月16日协议”的达成,表明大宇集团已处于破产清算前夕,遭遇“存”或“亡”的险境。由于在此后的几个月中,经营依然不善,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大宇集团最终不得不走向本文开头所述的那一幕。
    大宇集团为什么会倒下?在其轰然坍塌的背后,存在的问题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有财务杠杆的消极作用在作怪。大宇集团在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下,走上了一条“举债经营”之路。试图通过大规模举债,达到大规模扩张的目的,最后实现“市场占有率至上”的目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宇集团已经显现出经营上的困难,其销售额和利润均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与此同时,债权金融机构又开始收回短期贷款,政府也无力再给它更多支持。1998年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但大宇集团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正由于经营上的不善,加上资本周转上的困难,韩国政府于7月26日下令让债权银行接手大宇集团并对其进行结构调整,以加快这个负债累累的集团的解散速度。由此可见,大宇集团的举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枉杆效应是消极的,不仅难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因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于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从根本上说,大宇集团的解散,是其财务杠杆消极作用影响的结果。
结合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上ST上市公司以及大批靠国家政策和信贷支持发展起来而又债务累累的国有企业,从“大宇神话”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选项

答案①举债经营对企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其基本前提是总资产利润率能否大于借款利率。只有当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才会给企业带来有利的积极的财务杠杆作用;反之,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 ②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有规模并不等于一定有效益。一个企业的大小应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小的要求。只有拥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将企业做得最好。没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一味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甚至陷入困境。 ③我国资本市场上ST上市公司以及大批靠国家政策和信贷支持发展起来而又债务累累的国有企业,应从“大宇神话”破灭中吸取教训。加强企业自身管理的改进,及时从多元化经营的幻梦中醒悟过来,清理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无关的业务,保留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相关的业务,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QyGf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