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明史.刑法志一》:“建文帝即位,谕刑官曰:‘《大明律》,皇祖所亲定,命朕细阅,较前代往往加重,盖刑乱国之典,非百世通行之道也。’” 《明史.刑法志二》:“盖太祖用重典以惩一时,而酌中制以

admin2019-01-15  24

问题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明史.刑法志一》:“建文帝即位,谕刑官曰:‘《大明律》,皇祖所亲定,命朕细阅,较前代往往加重,盖刑乱国之典,非百世通行之道也。’”
    《明史.刑法志二》:“盖太祖用重典以惩一时,而酌中制以垂后世,故猛烈之治,宽仁之诏,相辅而行,未尝偏废也。”
    问题:
    (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什么问题?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种问题?
    (2)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这两段文字说明了什么立法宗旨?

选项

答案(1)这两段文字反映的是明朝刑乱国用重典和礼刑并用的立法思想。明初统治者对于元朝末年吏治腐败、社会秩序混乱有深刻认识。在建立明朝过程中,以朱元璋为首的统治集团,强调在重视传统封建纲纪基础上,强调刑乱国用重典和重典治吏,以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2)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建文帝即位,对刑官说:《大明律》是皇祖朱元璋亲自过问制定的,他命令我详细过目,并告诫说,刑罚和前代相比,总是后代比前代重,不过刑乱国用重典,并非始终通行的做法。 明太祖用重典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统治趋于稳固,则应改用“中制”治理国家,因此,重典治国、礼仪规范,相辅相成,都不能偏废。 (3)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刑乱国用重典”的立法指导思想。在该立法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大明律》,比前代法典规定的刑罚要重得多,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威慑力。 不过,朱元璋很清楚,前代制定的法典如果过重,后代势必更重。因此,他告诫建文帝,刑乱国用重典并非通行的做法,但在专制主义日益强化的情况下,刑罚势必加重,从而导致明朝中后期乱用重典,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反抗。 明太祖在强调刑乱国用重典的同时,并没有否定“中制”治理天下和礼仪规范在治国中的作用。他强调礼刑不可偏废,相辅相成,当然,刑与礼可以“或先或后”,“或缓或急”,要因时而异。但无论如何,礼律并用的目的是共同为明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QNSUFFFM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