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以及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admin2018-06-26  36

问题 述评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以及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选项

答案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首次注意到了社会以及文化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正是高级心理机能,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因此,人的心理与动物比较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首先是结构的变化,形成新的、质的意识系统。 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与其他人以语言等符号系统的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包括教学,对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发展的情况取决于他们学习的方式和内容。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 (2)心理发展的本质。 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发展有四个主要的表现: 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随意机能是指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有意性,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发的。儿童心理活动的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 ②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儿童随着词、语言的发展,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各种心理机能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得到发展,最后形成了最高级的意识系统;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儿童的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简缩,心理水平越高;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意识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其个性的发展,整个意识的增长与发展。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他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首先,心理机能的发展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其次,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再次,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4)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①教学的含义。他提出教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一种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②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如果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不仅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③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创造”学生的发展。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 ④学习存在最佳期。儿童学习任何内容时,都存在最佳年龄。 ⑤认知发展的“内化”学说。内化是外部实际动作向内部心智动作的转化。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从外部动作开始的,然后才内化为内部智力活动,内化的过程不仅通过教学来实现,还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和劳动来实现。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儿童的语言直接促进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随着儿童的成熟,由开始的喃喃自语发展为耳语、口唇动作、内部言语和思维,从而完成内化过程。 总之,维果斯基关于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教育不等于发展,但不受限于发展,在一定范围内教育可以促进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Pgo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