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家乡的房屋》 一位教语文兼职美术课的张老师走进了初二(3)班上美术课。 张老师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家乡的房屋”。 张老师拿出第一张名为《蒙古包》的图片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分析:“蒙古包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羊毛毡。”“蒙古包为

admin2017-05-08  40

问题 案例:《家乡的房屋》
    一位教语文兼职美术课的张老师走进了初二(3)班上美术课。
    张老师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家乡的房屋”。
    张老师拿出第一张名为《蒙古包》的图片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分析:“蒙古包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羊毛毡。”“蒙古包为什么是圆尖顶的?”“是用来通风、采光的。”“蒙古包为什么建造成活动型房屋?”“为了游牧民族便于迁移。”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蒙古包的结构特点,张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蒙古包外部的轮廓形状。
    同学们欣赏的第二张图是陕北的《窑洞》,张老师引导同学分析:“居住在黄土高原的人们,他们的住房是什么样的?”“窑洞。”“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爱住?”“冬暖夏凉。”张老师在介绍有关窑洞生活的同时,又拿出陕北的剪纸作品,剪纸作品外形的简练和生动风格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张老师继续引导。“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并拿出第三幅图《江南水乡的民居》,向同学们讲述了黑瓦白墙的故事,谈到这是因为水乡的雨水多,黑瓦是为了防潮,白墙是为了反射阳光,然后出示几幅用中国水墨手法表现江南水乡的中国画作品,让同学们大饱眼福。
    接着张老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共同分析关于东北房屋的图例,让同学们合作交流,找出其特点:如城镇四合院、农村房子带烟囱、火炕、挂玉米的木楼子等等,同学们讨论热烈。
    最后,张老师一边在黑板上用线条演示勾勒不同地区房屋的结构特点,一边让同学们课后注意观察。他布置本节美术课的作业:抓住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大家按小组共同讨论,用文字记录下来。在下一节课各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家乡的房屋》的作品。
    根据以上案例素材,写出案例的分析意见:
这位张老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选项

答案讲述法、演示法、讨论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PIY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