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1850—1860年间英、法、俄之间的争斗及在侵华过程中的勾结。

admin2019-09-16  28

问题 论述1850—1860年间英、法、俄之间的争斗及在侵华过程中的勾结。

选项

答案 争斗:英、法在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等问题上的对抗和争夺暂时缓和,但在控制伊斯坦布尔等问题上与俄国进行激烈争夺。1853年俄国与土耳其开战,后英法对俄宣战,俄国战败,交战双方签订合约,俄国国际地位衰落。 在土耳其问题上,俄国梦想实现吞并君士坦丁堡的传统国策,想利用外交上的成就巩固农奴制度,加强在土耳其的势力;英国则为了控制土耳其市场和连接本土与印度的地中海通道,不允许俄国控制土耳其;法国为了争夺在土耳其的商业利益以及在埃及的利益,强烈反对俄国占领土耳其。这种种矛盾导致了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 1853年4月,俄国借口保护在土耳其的东正教徒而对土耳其开战,土耳其在英法等国的支持下对俄开战,俄国战败,双方于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这次战争是一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的一次较量,俄国的战败使它在中欧的国际地位迅速衰落,国内农奴制危机更加尖锐。 勾结:1856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组成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两次北上,攻入天津大沽口,迫使清廷签订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攻入北京,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其中《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之后的《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沙俄在克里米亚失败之后,将侵略目光转向东方,企图用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沙俄与英、法联合侵华,为英法出谋划策,壮大声势,借口“调停”,对清廷诱骗、恐吓,迫使清朝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吞并1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领土。中俄《瑷珲条约》规定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中俄《北京条约》规定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至海的大片中国领土划给俄国;规定蒙、新西北边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开放喀什噶尔为商埠等。

解析 帝国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需求的矛盾最终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O1i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