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元杂剧《梧桐雨》写的是( )的故事。
元杂剧《梧桐雨》写的是( )的故事。
admin
2019-08-28
25
问题
元杂剧《梧桐雨》写的是( )的故事。
选项
A、唐明皇与杨贵妃
B、崔莺莺与张生
C、杜丽娘与柳梦梅
D、汉元帝与王昭君
答案
A
解析
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查。《梧桐雨》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的代表作,杂剧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材于唐人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杂剧题目则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杂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其大致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不就起兵谋反,唐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往西蜀去的路上,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崔莺莺与张生是《西厢记》中的主人公。《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人。《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杜丽娘与柳梦梅是明代传奇作家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人物,三十五篇中有《游园》一课,这个考生比较熟,这里不细说。汉元帝与王昭君是代杂剧作家马致远的历史剧《汉宫秋》中的人物。《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元朝四大悲剧之一。杂剧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自汉以来,笔记小说和文人诗篇,都经常提及昭君的故事。其中,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昭君故事时,增加了画工图形及毛延寿、陈敞、刘白等画工多人,因受贿作弊而同日弃市等情节。此后的笔记小说和文人诗篇,不仅采用这一传说,而且还把受贿作弊的画工,集中到毛延寿一个人的身上。唐代敦煌的《王昭君变文》是昭君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重大发展,它把元帝时代的民族矛盾的形势描绘为匈奴强大、汉朝虚弱;把昭君出塞看作是朝廷屈辱求和的表现。其中,叙述了画工图形,单于按图求索,以及昭君到匈奴后,因思念乡国,愁肠百结,终不可解,直至愁病身亡等情节。马致远的《汉宫秋》就是在《王昭君变文》的基础上写成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PZGFFFM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语文
普高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创作各体兼工,风格沉郁顿挫的盛唐是诗人()
30年代因《现代》杂志而得名“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是()
我国古代一部既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又是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代史书及散文创作有巨大影响的作品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冯谖客孟尝君》)请回答:(1)这段文字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使用的对仗形式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第三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
遂去,不复与言。
帝者与师处。
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古今词义也发生了变化,以下词语变化属于词义缩小的是()
随机试题
设|x|<1,求幂级数nx2的和函数.
Eightypercentoftelevisionviewerschosehimastheir______host.
患儿,男性,8个月。咳嗽、发热l周,喘憋3天,逐渐加重,今日开始嗜睡,抽搐2次,体温高达39.5℃。查体:呼吸急促,呼吸56次/min,心率100次/min,双肺广泛的中小水泡音,肝肋下1cm,白细胞4×109/L。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糖、氯化物正常,细
建设项目投资构成中的基本预备费指()。
矿业工程施工中,进度控制的一般性措施包括()。
下列各项,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
动物遇到危险时会紧张地扑打翅膀或者发出呼救的叫声,这体现了情绪的()。
关于下列各组人物说法错误的是()。
遗赠[安徽师大2019年研;人大2015年研;北科2012年研;浙大2006年研]
InterviewTheimportanceandfocusoftheinterviewintheworkoftheprintandbroadcastjournalistarereflectedinseve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