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下列问题。 借有字之书品人生 ①人生必读书目中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而我却言人生只需“有字之书”。 ②歌德曾有言:“有读书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

admin2022-03-22  33

问题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下列问题。
    借有字之书品人生
    ①人生必读书目中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而我却言人生只需“有字之书”。
    ②歌德曾有言:“有读书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东西,一只眼睛看到纸背后的东西。”对待读书问题,先贤早有预见。“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早已刻在“有字之书”的背后,只待有经验有智慧之人前去寻觅。
    ③在我的理解之中,读三本大书的观点似乎显得刻意与褊狭。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的骨血,又为何要生生将其剥离以显示专业与高深?
    ④“因为我读过书,油墨早已融入我的风骨。”“一身才气是一个人最好的修饰。”这些隽永之句早已阐释了“有字之书”对人的风骨的含养与熏陶,又何须那看似高深实则无用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⑤究其原因,作家似乎过分强调“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而忽略了“有字之书”背后的深刻意蕴。进一步讨论,原因则更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作祟”。中国人骨子里的精明让我们忽略了“大智若愚”,更“强迫症”般地一定要将概念完全厘清。掩藏在各种“定义”“概念”之下的其实是一种谬误,其以反理性、反逻辑、反秩序为特点,在美学中被称为“虚无主义”。而社会环境更是其有力帮凶,各类“心灵鸡汤”“成功的十大秘诀”“一百个生活智慧”等层出不穷。盲目地屈从人们的喜爱而不加以辩证的社会环境会将我们的国家带领到何处?
    ⑥韩少功在《另一片天空》中写道:“我们的观光旅游不过是将电视媒体和他人口中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印证与残渣式的咀嚼。”书莫不如此,人生的智慧早就隽刻于“有字”的经典之中,何以要舍弃有价值的“有字之书”而去追求无形的荒谬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⑦当然我并非否认“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重要性,只是它们早已融化在“有字之书”中。那么为何要舍弃我们易于亲近的文化母体,反而盲目追求他人的咀嚼残渣?
    ⑧范雨素的命运的确将她装订得极为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时的读“有字之书”的经历,她也许早已沦为平庸中的一员,一生平庸。反观周有光先生,他对学问的孜孜以求也使得他一生有光。
    问题:
请从第④和第⑥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⑤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

选项

答案第④段:含养——涵养 第⑥段:隽刻——镌刻 第⑤段病句:进一步讨论,原因则更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作祟”。 修改为:进一步讨论,则更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作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Lpd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