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2/6)

admin2021-01-02  31

问题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2/6)

选项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D

解析 A选项,考查介入因素与因果关系的认定。
(1)甲的伤害行为(A1)、警察车辆故障(A2),二者均与死亡结果(R)之间具有案件关系。
(2)二者之间系独立关系。因题干中写有“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介入因素(A2)对于死亡结果具有主要作用,中断因果关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3)注意,本选项应当与后例叙述的案情相区别。2010/2/57—D,“甲向乙的饮食投放毒药后,乙呕吐不止,甲顿生悔意急忙开车送乙去医院,但由于交通事故耽误一小时,乙被送往医院时死亡。医生证明,早半小时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亡”。甲的行为仍然成立犯罪中止(说法正确)。该选项中的“由于交通事故耽误一小时”,应当理解为“由于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它车交通事故(如车祸)耽误一小时”,亦即介入因素系可以预料的日常事件,亦即在行为当时即存在此客观因素,与之前行为是依附关系,则介入因素不中断因果。
B选项,考查介入因素与因果关系的认定。
(1)甲撞倒丙后不救助的行为(A1)、乙轧压行为(A2),与丙死亡的结果(R)之间均有条件关系。
(2)选项中的“路中央”“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结合起来.应该理解为“乙虽有超速,但一般不超速的司机当时也会来不及刹车”。亦即,甲撞倒丙后不救助的行为(A1),会大概率的导致后车轧压(A2),二行为之间是依附关系;乙虽有轻微过错,但不负主要责任,由此,应认定介入因素不中断因果关系,甲的行为(A1)与丙的死亡(R)之间有因果关系。类似的例子,参见2015/2/53—C、2011/2/3—C。
C选项,考查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1)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与行为人主观认识没有关系。在丙的死亡结果发生之后来叙述客观因果流程,丙死于“中弹”,是甲开枪打死的。如果甲不开枪,丙不会中弹死亡,有条件关系。并且是唯一条件,负全部责任,甲的开枪行为(A),当然与丙死亡结果(R)之间有因果关系。
(2)客观因果关系的判断与行为人主观无关。即使甲主观上没有预见到(“不可预见的原因”),对该具体结果而言系意外事件,也不能否定客观因果关系的存在。
(3)在主观上,本例系打击错误、具体错误。按法定符合说,甲对丙死具在杀人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按具体符合说,对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丙构成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类似事例参见2010/2/3—B。
D选项,考查介入因素与因果关系的认定。甲的投毒行为(A1)、乙自杀(A2),均与自杀身亡的死亡结果(R)之间存在条件关系。
(2)在责任大小上,当自杀是自杀者本人自由选择的自主自愿的自害行为时,二者可认为是独立关系。在作用大小上,乙客观上的死因是“自杀身亡”,而不是中毒身亡,自杀者本人的自杀行为(A2)负主要责任,投毒行为(A1)只是负次要责任的条件。故而,乙的死亡结果与乙的自杀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而与甲的投毒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KUuaFFFM
本试题收录于: 刑法题库法学类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