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34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 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秸秆种蘑菇 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秸秆计算,每年产生30万

admin2019-01-25  26

问题 (2014年第34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
    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秸秆种蘑菇
    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秸秆计算,每年产生30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
    2009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
    二、延长产业链
    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的6万吨茵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
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这不仅解决了菌渣问题,而且也附带解决了让周边养猪户头痛的猪粪问题.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而很受欢迎。该公司也因之而获利颇丰。
    三、“链接”到山林
    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了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而,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  
    该地又动起脑筋.将秸秆利用产业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林荒山地有6万多亩.这些山地土壤贫瘠,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地从2011年开始,由市财政投入数亿元,实施为期5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算将这些山地改造成高产的大枣、大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
    而要发展高产高效的有机果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何而来?这时,秸秆等有机肥料又成了人们惦记的宝贝。为了种植出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地种植果林时,都开始垫秸秆、放菌渣有机复合肥等。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6月22日)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

选项

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本案例中,“秸秆养菇”——“菌渣施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行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敏锐地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并能主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 (2)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办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解析 本题中说的是“秸秆养菇”——“菌渣施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之间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其中的“巧”就在于人们抓住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主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这里需要在“联系”“运动”“发展”之间建立联系.考生往往不能论述其中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发展则是指事物上升的运动,材料中产业链的大循环就是使事物良性发展的例子。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联后,考生就会明白要从“联系与发展”的角度来阐述、回答这个问题。
    本题第二题是开放性的问题.考生认真审题会发现,题目要求考生回答问题的切入点是“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这就告诉考生要注意涉及事物“矛盾”方面的原理。原理中与这一要求最相关的知识点是“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当然,正是由于本题的开放性,考试如根据材料联系其他相关原理谈启示.言之有理,论述充分,也是值得鼓励的。
    本题对考生的启示是:第一要注意审题,把握题日要求使用哪个部分的原理进行回答;第二要把握材料中段落与段落的关系,并从中总结出共性的东西,寻找背后的原理。第三,第二问虽然具有发散性.但并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一定要结合原理来回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KL5R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