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次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用公文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15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申论各题均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作答,准考证号须用

admin2013-01-10  25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次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用公文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15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申论各题均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作答,准考证号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须用蓝、黑色墨水笔(圆珠笔)作答,在作答时,不得使用本人姓名,答题中凡出现本人姓名者作违纪处理。
二、给定资料
1.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冲击了距离震中不远的安县桑枣中学。地震波一来,桑枣中学的老师大声喊道:“所有人趴到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老师们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待剧烈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教室。老师们站在楼梯口以及楼梯转角处,指挥学生有序撤离。已有6个月身孕的李老师正在上英语课,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她喊道:“我们学校在搞演习,别怕!”正是这句话,使全班学生以演习的心态全部有序离开。
全校2200多名师生,从不同教学楼、不同教室,全部迅速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序站好队,共用时 1分36秒。该校校长叶志平匆匆赶回学校时,看到十多岁的学生们紧紧地挨着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听到大家说“学生没事,老师也没事”,55岁的他哭了。
    同处地震重灾区的其他一些学校,不仅房屋垮塌严重,还有人员伤亡,而桑枣中学两千多名师生无一人伤亡。
     2.这次“零伤亡”的奇迹,不是靠运气,也并非老天爷眷顾,这应归功于全校师生平时长期坚持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习,而这最终要归功于校长叶志平。是他平时的严格要求,是他对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用心负责,保住了学校,更保住了学校的全体师生。
    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初中教育发展研究会会员,绵阳市示范初中校长联谊会常务理事。他是安县的明星校长,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中小学校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以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师德标兵。因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确保全校师生安然无恙,叶志平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校长”,对这个称谓,他谦逊地回应:“我不‘牛’,但我想做‘牛’,做鲁迅笔下的‘孺子牛’。”
     3.叶志平先是桑枣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当校长后,他把危楼加固作为重要任务,他说:“一个好校长首先要把安全摆在首位。对一个学校来说,一个娃娃是千分之一,可对他们的父母来说就是百分之百。”
    桑枣中学的实验教学楼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没有钱找正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盖了两年多。后来,竟没人敢验收这栋楼。面对这样一栋华而不实的危楼,叶校长下定决心维修加固。他开始自学建筑知识,身上经常带着铁锤、铜尺等工具,对教学楼的边边角角进行仔细检查,把问题一笔笔记下来。从1997年开始,他不断对这栋楼进行改造加固,排除了危险。
    第一次,叶校长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拆除了与实验教学楼相连的一栋质量很差的厕所楼,在一楼的安全处重新修建了厕所。第二次,他将楼板间缝隙中的水泥纸袋去掉,实实在在地灌注了混凝土,使楼板的承受力大大提高。期间,资金不够,他就发动老师们自己动手干。那年暑假,全校教职工都不休息,参加施工。第三次,他对这栋危楼动了大手术,按正规的标准要求浇灌水泥,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
    他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地一点一点将这栋修建时仅花了20万的有16个教室的实验楼加固,累计投入资金达40万。学校当时没有钱,叶志平就一点点向教育局要,请求支持,这40多万元是他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要来的。但数年后,当叶志平接受采访、被问及筹款翻修教学楼之事时,他总会强调:翻修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是安县财政收入实在太少,经费有限,以至于翻修颇费周折。“5.12”汶川大地震过后,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校内的8栋教学楼却只有局部坍塌。
    安县处在地震带上,因此,县教育局规定该县中小学每周都要上安全教育课。桑枣中学非常认真地执行,每周安全教育课都严格要求,内容、备课、检查、考核都有详细规定。2004年,叶志平到上海参加一个研修班,无意中参加了一座写字楼的消防演习。回来后,他认识到,仅教学楼结实、加强安全教育还不行,紧急情况下,有序地疏散学生也至关重要。当时他还没考虑到地震,叶志平担心的是停电、失火,甚至宿舍楼里调皮男生的恶作剧,都可能引发群体踩踏事件。从2005年开始,桑枣中学每学期必定会搞疏散演习。
    叶校长对媒体常年报道的学校群死群伤事件进行过深入分析,发现很多事件源于对细节的忽略或处理不当。因此,学校专门制定了应急疏散办法和预案。对疏散演习的每个环节都做了详细规定。学校规划好了每个班的疏散路线,疏散时两个班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班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行走哪条通道都有规定。学校还要求,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4楼、5楼的学生要稍微慢些,避免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
    刚开始搞紧急疏散演习时,一些老师有意见:学校老师少,课程多,再搞疏散演习和安全教育很麻烦。有的家长也不理解,认为叶志平不专心教学,搞这些“无关紧要”的工作,是“不务正业”。不少学生当这是娱乐,也有学生认为多此一举。但是叶校长反复跟师生们讲道理,告诉他们不这么做有什么危害,这样做了有什么好处,最终还是把演习和安全教育坚持了下来,定期进行,从不间断。
叶校长还把学校的具体安全事务分为38类,分别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签订责任书。
这些制度在地震来临之前的数年,被老师和学生们忠实地执行了下来。在很多人眼里被忽视的部分却被叶志平牢牢地抓住,日复一日地深化,雷打不动地执行。但对于“1分36秒”的奇迹,他却淡淡地说:“我们只是慢慢地摸索,最后在这次大地震当中歪打正着用上了。”面对赞扬,他说:“其实不论任何人当这个校长,只要用心去做事,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结果都会一样。”
4.对震后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叶校长更是严要求、细观察。他心中始终紧绷着一根弦: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没法向社会交代。“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叶志平一直恪守这条信念。重建中,叶校长基本都是最早到学校,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由于总来不及吃早饭而以饼子充饥,“帮我买一个干饼子回来”就成了他的口头禅。
     2009年年初,新学校的设计图纸在叶志平那里没过关。他列出了几处问题:玻璃幕墙好看但不安全;走廊外的空心栏杆经不起学生摔打;走廊和楼梯太窄,遇到紧急情况容易发生拥堵;铜制防盗门遇到地震变形很可能打不开;等等。设计人员尊重他的意见,修改了设计方案。“我们并不需要豪华的学校,我们只需要教学大楼牢牢的,门前的路宽宽的。”在新校建设中,叶志平要求秉承坚固牢厚、简洁实用和节能环保的三大原则。
    施工期间,每遇到节日,叶志平就要给建筑工人送肉送酒。建筑工人开他玩笑说:“在外施工,一般都是业主为难我们,现在反过来了,我们成了上帝。哥们儿,你是不是有啥事要求我们?”叶志平的确有求于他们:希望工人们能够将每块砖都码得牢实些,这样学校就更安全。
    灾后重建中,作为校长,叶志平绝对不参与工程采购。有人跟叶志平说:“你如果让学校买我的电线,我给你5万。”叶志平回应道:“学校一共才需要20多万的电线,给我5万,你赚什么?你干脆直接把电线送给我们学校就行了。”工程招标阶段,很多老板想请叶校长吃饭,给他送钱。无论是10万、20万还是更多,他都拒收或者退回。一个老板塞了20万在叶志平车的后备箱中,他退钱时说:“如果你不收回,我就拿到学校里,我们学校搞建设正缺钱呢!”
     5.刚当老师时,叶志平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可他心里有个原则: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要认真去做。结果,他一做就爱上了这份工作,此后就一直扎根在桑枣中学,30多年都没挪过窝。叶志平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去,20世纪70年代末,有机会调到县公安局,他放弃了;之后多次组织调动,他都选择了坚守学校;地震后,有民办学校邀请他去做校长,年薪15万元,他没有答应;还有单位以给他分房、配车、年底分红的待遇聘请他,他也拒绝了。
     1995年,新任桑枣中学校长的叶志平果断决定关闭校办工厂、停办职高班,将学校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初中上,他说:“与其东一榔头西一棒,不如专心致志搞一件事。”叶志平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在他担任校长期间,桑枣中学连续16年中考都居全县第一。2008年地震那年,还创造了历史上最好成绩。
     “当叶老师的学生就是不一样。”经常有学生这么说。1992年,电脑在大城市还是个时髦的东西。那年夏天,外出开会的叶志平抱回一台286电脑。在他的建议下,学校又先后买回几台电脑,让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学习。桑枣中学成为绵阳市最早将计算机运用到教学中的学校。多年过去,叶志平早已经成为学校著名的电脑高手,不仅会用,而且会修。在他家里,电脑、摄像头、无线网络等时髦的玩意儿一应俱全。
     “做事拼命做,该玩拼命玩。”这是叶志平的工作准则。在他的主导下,踢踏社、民乐团、文学社、合唱团应运而生。即使面对“保第一”的压力,叶志平依然不鼓励老师拖堂和补课。他规定学生在下午一定要抽出一个小时自由活动,打球、跑步、上网、读课外书,晚上还得留出看电视新闻的时间。桑枣中学的上课铃声是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他希望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熏陶学生。
    在桑枣中学,叫叶志平校长的人不多,年老的教师喊他“老叶”,年轻的老师喊他“叶伯伯”,学生喊他“叶爷爷”,也有调皮的学生喊他“牛校长”。叶志平的办公室里,保留着一个存放学生来信的文件夹。这些信件中,有学生向他倾诉自己在班上受了老师不公平的批评。有的请求他为初一的女孩子们组织一场篮球赛。有的还悄悄告诉校长,自己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同学,并强调这事只告诉他一个人。还有学生只是表达内心对校长的祝福。一个女生在信封上写道:祝敬爱的叶校长展信QQ糖,甜到太平洋。
    出身贫困的叶志平对寒门学子有一份特别的关爱。王同学家境贫困,中午常以玉米面和红薯充饥。叶校长知道后,把他拉到家里,给他换成大米饭。此后,叶校长总是让这个学生每周把背来的玉米面拿到他家里,换上大米,他的“借口”是“老师喜欢吃玉米面”。叶校长的儿子叶茂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每到周末,家里总是挤满了来洗澡的学生,父亲就像个勤务兵,忙里忙外地为这些山里来的孩子们服务。
    一次,一位年轻老师第四节课下课很久了才去食堂吃饭,当了解到年轻老师是在准备下午第一节课时,叶校长为他的敬业精神而感动,同时要求自己:以后凡是到吃饭时间,发现有老师没来,就主动打好饭菜给老师送去。叶校长多年如一日坚持这么做,如果他本人不在学校,就要求班子其他成员做。他常说:“老师们的身体不能被工作拖垮,身体垮了,那才是真正影响工作,更重要的是会误了人的一生啊!”
    为提高教学质量,叶志平让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他规定:一个班的成绩得了全县第一,无效;只有整个年级的平均分排名全县第一,单个班级的第一才能得到表彰。有了这个“损招”之后,老教师们纷纷主动把自己的绝招亮出来,与年轻教师一起前进。叶校长又“搭台子”,举办各种比赛,为新教师施展才能创设平台。他对新入校的教师提出“一、三、五、八”目标制——一年成长,三年成熟,五年成才,八年成就,大胆使用青年教师。
     6.叶志平总是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儿子。儿子从小学到高中的家长会他很少参加。但是只要有空,他就会和妻子带儿子去河滩玩耍,捡石头、找木方、掏沙窝、筑水坝、放风筝、采野花,“一个字,潮。”在儿子叶茂眼里,父亲就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人。叶茂小时候,叶志平从不安排他参加兴趣班,有空就带他出去玩,家里常年订阅《走进科学》《环球》和《世界知识画报》等杂志。父子俩还一起玩模型飞机、模型汽艇,叶志平会像孩子一样满地爬、满院子跑。在儿子眼里,父亲既是童心未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又是用崇高人格鼓励、鞭策他成长的好师长。
     2006年,叶志平的妻子王关丽患肾结石病倒了。实在忍不住疼痛的妻子提出住院时,他才反应过来,自责地说:“真是忙晕了头,你病得这么重我都没注意到”为了让妻子手术醒来第一眼就看到他,他把工作拿到病床前来做。王关丽醒来就看见丈夫坐在病床边抱着电脑,边忙着写中考工作计划。
     2011年6月3日傍晚,叶志平回到家中。他虽然特别疲惫,但仍坚持要亲自下厨,说一家人难得吃上团圆饭,还专门炒了儿子最爱吃的酸辣肉丝。喝汤时,妻子发现汤水顺着他的嘴角往下流,他想抬手去擦,手却不听使唤。妻子急忙搀他坐到沙发上。他说:“可能太累了,睡一会儿就好。”随后就昏迷不醒。叶志平被紧急送往医院,在医院,他被医生确诊为“脑溢血”。他昏迷期间,桑枣中学中考成绩又在全县一举夺魁。学生们牵挂着叶校长的病情,深情地为他祈福:“希望叶校长能够像他的绰号一样,能在死神面前‘牛’一把!”
     7.2011年6月27日,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汶川地震灾区“最牛校长”叶志平走了,终年57岁。他没有遗言也没有遗憾。
    妻子说:在我的心中,志平你是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的学友,是对我百般呵护、关怀备至的兄长,是我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丈夫。我愿来生再牵你的手!
    在儿子叶茂眼里,工作上的父亲是个完美主义者,学校的大小事务他都事必躬亲。生活中父亲却活得很洒脱,有点儿像令狐冲。有一年过年时,家人不让他喝白酒,欲换成红酒,父亲拿过白酒说:“我就是想喝白的!”
    叶志平的同事和亲属说:“1分36秒,是他57年人生最绚烂的时刻。”
     2011年6月27日上午11点36分,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了叶志平去世的消息。叶志平的同行、朋友、学生、曾经采访过他的媒体人,以及认识或不认识他的各地朋友们,纷纷表示哀悼,并以不同方式追思叶校长。
    河北大学团委副书记李卫森感言:“真正的好医生善于治‘未病’,‘最牛校长’正是这样的一个好医生。他不做面子工程,只做里子工程;不做形象工程,只做基础工程;没有惊天动地,却于平常细微中震撼人心。”
    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中留言:“校长在此不是职务,是个值得所有人为您鞠一躬的尊称。”
    叶校长的同事、桑枣中学副校长黄显斌说:“叶校长实际上是一个固执的人,特别是在学校安全、学生安全方面相当固执,没想到他的固执拯救了数千名师,L的生命。”
    援建方中冶集团华冶公司辽宁分公司副总经理赵丽仁回忆说:“新桑枣中学是叶志平一生中期盼的最重要的作品,他说,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把这幅画画好。”
    桑枣中学的学生刘昱伶感叹道:“校长是我做人的旗帜。”
     8.网友留言道:
    ★对于所有灾难,最好的纪念是避免。与其事后轰轰烈烈表彰抢险,不如事先扎扎实实搞好预防。
    ★在那样一个灾难之后,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苦难,而这样一个奇迹真的令人振奋。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22()()条命,胜造15400级浮屠。愿叶校长一路走好!
    ★一定是上帝把叶校长叫去管理天堂里的校舍了,愿叶校长在天堂里快乐。
    ★我们天天说责任高于一切,但大多停留在口号上,而叶校长却真真切切地做了,做得那么仔细到位,做得那么持久执着。
★十余年来,叶志平仿佛在与死神进行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这个孤独的战士,用自己不可思议的顽强,为桑枣中学的师生构筑了一栋生命的掩体。
在众多的赞美、感慨声中,也有不少不一样的声音。有人说叶校长沽名钓誉,也有人说他不懂政治,不适合当个校长。
    但无论生前身后别人如何评说,叶志平曾经对自己的评价或许才最真实。生前,被赞美和掌声包围的叶志平并没有迷失,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认真负责四个字依然最好。”他总说:“党给我的这个职务虽然很小,也没什么权力,但却承载着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希望。”“作为一名普通的校长,干不了什么大事,但在这个岗位上,把小事做好,每个人都把小事做好,合起来就是大事。”
     9.《光明日报》曾刊载过《因为最爱,所以“最牛”——追记四川省安县桑枣巾学校长叶志平》一文。同时配发的评论《人民最爱这样的“牛”》中写道:“叶校长做的一些工作,看上去并非多么精专,甚至在一些人看来显得琐碎,甚或多余。然而,在考验来临时,那些经他亲手测量过直径的承重柱子,却证明了这些工作的价值。对琐碎细节的认真,竟成了危险时刻守卫生命的强大力量。”
     2011年9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发出的《关于追授叶志平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指出:叶志平同志参加工作以来,扎根基层36年,始终坚守“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的信念,默默耕耘在农村教育事业第一线,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坚持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办学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2011年9月5日,四川省庆祝2011年教师节暨叶志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成都隆重举行。
     2011年9月5日,《四川日报》第1版发表《无私奉献担重责任办好教育为人民——论向叶志平同志学习》的评论员文章。
     2011年10月11日上午,叶志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指出,叶志平同志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风范。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叶志平同志学习。
     10.叶校长去世后第三天(即2011年6月30日),《四川日报》刊发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的纪念文章《深切怀念“最牛校长”叶志平同志》。文章用最平实的语言追忆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校长:“叶志平同志不幸病逝,我深感悲痛……我与叶校长交谈过,他的话语朴实无华,一如他的外表,言语问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桑枣中学师生脸上写满的尊敬与自豪,我知道这是一位优秀的好校长!……叶校长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学校和始终牵挂在心的师生。叶志平同志是我们党的普通一员,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叶校长走的时候,他内心不会遗憾,他尽到了一个校长的责任,对得起他的自我评价一一‘认真负责’这四个字,他的精神将永远守护着桑枣中学,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桑枣学子。一个人,不管他处在什么岗位,不管他的职务高低,只要他为人民办了好事,作了贡献,我们就应该永远记住他,永远怀念他!”
三、作答要求
叶志平校长的先进事迹体现出哪些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请根据“给定资料”予以归纳,并作简要分析阐述。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一是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叶志平始终忠诚于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也始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以“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的崇高使命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争创一流,使桑枣中学成为安县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是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叶志平同志作风踏实、治校严谨,创新实干、博学广闻,坚持不懈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学校管理水平,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科学发展。他深入群众,以谦逊和诚挚的态度与师生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和他们共同进步。他的付出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信任。 三是攻坚克难、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桑枣中学在大地震中之所以能够创造零伤亡的奇迹,与叶志平校长常年的主动作为、超常付出是分不开的。在震后学校重建的过程中,他又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他不为名利所动,千方百计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排忧解难,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了工程的高质量。在新学校建成以后,他明知身体不适,仍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他终身热爱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JWl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