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几年电影界改编小说的成败得失进行评价。

admin2021-03-24  36

问题 对近几年电影界改编小说的成败得失进行评价。

选项

答案在影像文化呈现极度蔓延的当下,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也渐呈热势。艺术媒体之间的转化恰恰为这一实践性极强的美学课题提供了难得的精神视界。在这一视界中,近20余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成败得失值得总结反思。 (1)“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忠实原著。很多影片把握住原著精神内涵,抓住小说的主题核心、风格意蕴进行了与电影美学相协调的创造性改写,以电影的方式对小说文本进行了完善和改造,取得了较大成功。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动物凶猛》,充分把握住了原著的精神实质,并利用电影在视听语言上的优势营造出一个不同于主流话语的“文革”时期的美好青春记忆。 ②删繁就简。小说所附带的主体意蕴深厚、多义,电影由于时长的限制必须对原著的主题、内容进行精炼。张艺谋是改编小说较为成功的导演之一,他对原著小说的改编有一种大刀阔斧的姿态。无论是最初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的《红高粱》还是近期改编自严歌苓《陆犯焉识》的《归来》,他都进行了有选择性的筛选。《红高粱》和《陆犯焉识》架构宏大,主题丰富,然而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红高粱》里只剩下男女主人公辉煌的生命意识,《归来》里只剩下感人至深、悔不当初的袅袅黄昏情。 (2)“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自我创作。原封不动地忠实原著往往容易陷入另一种误区: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部分导演拘泥于传统“注疏思维”,他们在潜意识里已将名著神化,任何改动都被视为是对名著的不尊重,而只求准确地注释翻译,不求主体性的自我创造。 ②对当代意识缺乏思考。文学名著为什么能历经时代变迁而青春永驻?这是因为,文学名著中蕴涵着超越时空的普遍人性内涵。因此,改编者在改编时应注意把握“当代意识”的参与程度,而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忽略了这一点。 ③对改编对象的选择不够慎重。并不是所有的文学名著都适合电影改编,慎重选择改编对象是改编成功的第一步。通常说来,情节线索太过繁杂的作品、人物性格不鲜明的作品、没有蕴含矛盾冲突的故事的作品,均不适合改编成电影。《白鹿原》是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长达近50万字,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王全安改编《白鹿原》何其困难,下足功夫也未赚得满堂彩,一是读者和书迷对原作过于了解和热爱,因此让改编承受巨大压力,二则是文学本身的特质决定了《白鹿原》难以用电影来呈现。 ④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小说的阅读是一种私人行为,而电影的观赏则是大众的。并非所有的小说都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一旦这些小说改编成电影,对社会的影响比小说更加深远。近年来,青春文学盛行,改编自这类小说的电影充斥荧幕。以郭敬明的《小时代》为例,在尝到电影改编的甜头之后,郭敬明更加肆无忌惮地将自己的小说搬上电影院。然而影片充斥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传达出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着实为人所诟病。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J2H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