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Ⅰ.程序中断过程是由硬件和中断服务程序共同完成的 Ⅱ.每条指令的执行过程中,每个总线周期要检查一次有无中断请求 Ⅲ.检测有无DMA请求,一般安排在一条指令执行过程的末尾 Ⅳ.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指令是无条件转移指令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Ⅰ.程序中断过程是由硬件和中断服务程序共同完成的 Ⅱ.每条指令的执行过程中,每个总线周期要检查一次有无中断请求 Ⅲ.检测有无DMA请求,一般安排在一条指令执行过程的末尾 Ⅳ.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指令是无条件转移指令
admin
2019-08-10
36
问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Ⅰ.程序中断过程是由硬件和中断服务程序共同完成的
Ⅱ.每条指令的执行过程中,每个总线周期要检查一次有无中断请求
Ⅲ.检测有无DMA请求,一般安排在一条指令执行过程的末尾
Ⅳ.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指令是无条件转移指令
选项
A、仅Ⅲ、Ⅳ
B、仅Ⅱ、Ⅲ、Ⅳ
C、仅Ⅱ、Ⅳ
D、Ⅰ、Ⅱ、Ⅲ、Ⅳ
答案
B
解析
Ⅰ:程序中断过程由硬件(如向量地址形成部件等)和中断服务程序共同完成的,故I正确。
Ⅱ:每条指令执行周期结束后,CPU会统一扫描各个中断源,然后进行判优来决定响应哪个中断源,故Ⅱ错误。
m: CPU会在每个存储周期结束后检查是否有DMA请求,故Ⅲ错误。
Ⅳ: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指令通常是中断返回指令( RETI),该指令在中断恢复之后,也就是此时CPU中的所有寄存器都已经恢复到了中断之前的状态,因此该指令不需要进行无条件转移,只需要通知CPU开始从PC中取指,进入取指周期即可,事实上,该指令可以理解为,它设置了一个标志,当CPU检测到该标志的时候,就进入新的取指周期,故Ⅳ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HcGjFFFM
本试题收录于:
计算机408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计算机408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后三头同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发动圣像破坏运动的是()。
世界天文史上最早实地测量子午线的记录是由谁进行的?()
下列关于社会大分工不正确的说法是()。
试编写一个非递归算法,实现求以二叉链表存储的二叉树中q结点的祖先。
图的D搜索类似于BFS,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栈代替BFS中的队列,入/出队列的操作作为入/出栈的操作,即当一个顶点的所有邻接结点被搜索后,下一个搜索出发点应该是最近入栈(栈顶)的顶点。(1)用邻接表作为存储结构,写一个D搜索算法;(2)用D搜索方法
某机字长32位,它的存储容量为256MB,按字节编址,则它的寻址范围大小为()。
已知某CPU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MREQ作为访存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现有下列存储芯片:1K×4位ROM、2K×4位ROM、4K×8位ROM、4K×8位RAM、8K×4位RAM、8K×8位RAM和非门、与非门、或非门若干,如下图所
某计算机字长为16位,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128KB,按字编址。采用单字长指令格式,指令各字段定义如图B-4所示。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方式,相对偏移量用补码表示,寻址方式定义见表B-1。请回答下列问题:转移指令的目标地址范围是多少?
某请求页式存储管理,允许用户空间为32个页面(每页1KB:I,主存为16KB,如有一个用户程序有10页长,且某时刻该用户进程的页表如下表所示:页表存放在主存中,对主存的一次存取需要1.5微秒,对TLB表的查找时间忽略为0,试问这两次访问共耗费多少时间
随机试题
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简述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
选言证法是通过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性的论断都不能成立,然后确定论题真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其依据的是()
患者,女,55岁。干咳少痰,咳声嘶哑,口干咽燥,神疲,消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附子可以回阳救逆,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这体现了药品特殊性中的
互质的两个数()。
村民王某和施某两家相邻。2012年3月,施某在两家之间都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空地上砌了一堵墙。谁知,这堵墙竟成了两家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围绕砌墙的合法性,砌墙后王家的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两家互不相让。5月4日,王某、施某又起纷争,施某先动手打了王某。继而
A、 B、 C、 D、 D后两个图形相加且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第一个图形。故选D。
Noreadytechnicaldataavailable,wemanagedto______them.
在用白箱法设计测试用例时,常用的5种覆盖标准是: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多重条件组合覆盖。假设A和B是两种覆盖标准,我们用AB表示A包含B,用AB表示B包含A,用A≡B表示A与B相同,用A≠B表示A和B互不包含。于是上述5种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