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的多数由四个字组成。 “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

admin2018-03-07  30

问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的多数由四个字组成。
    “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启蒙课本的《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为什么“四字格”成语备受使用者喜爱呢?其中有诸多原因。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以偶为佳”是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哲学观。古人对客观美的认识,就是成双成对的:“天”和“地”,“方”和“圆”,“日”和“月”,“山”和“川”等等。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诗歌讲究对仗,尤其是律诗,颔联和颈联是一定要用对仗的。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视四言,是因为“四言”是唯一的字数较少却既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间,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由此可见,汉语成语在形式上选择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从现代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可见,“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
    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由这些“珍品”锤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在《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有166条。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哀而不伤;有的则把较长句子[  ],变成四音节成语,如患得患失;还有的是把出处不同,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词合在一起,构成四音节成语,如屏气凝神。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但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其结果都是保留了原文中的精华部分。
古人格外重视“四字格”成语的主要原因是(    )。

选项 A、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结构灵活多变,音律和谐,便于记忆
B、最具有汉语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
C、因为“四言”是唯一字数较少却既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
D、“四字格”的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

答案A

解析 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古人格外重视“四字格”成语的原因,首先是形式方面,其次是内容方面。本题的题目要求为“主要原因”,恰好与原文第一段中“首先”对应,因此答案必然为第一段。A项表述宏观概括,从几个层次体现出其主要原因,即“审美要求”、“语言内部结构”、“音律”、“心理特点”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因此正确。B项只提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C项是对B项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因此也不是主要原因。D项为结论型表述,并非原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Gygp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