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各自特点及前景。[上海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admin2019-09-16  32

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各自特点及前景。[上海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选项

答案(1)国际货币体系是指调整国际货币关系的一系列规则和惯例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汇率制度的确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和国际金融事务的协商与组织。 (2)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特点: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牙买加体系等几个阶段。 ①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这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从制度内容上看: a.货币比价上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b.汇率调节机制不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在此界限内自动地调节汇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c.货币兑换的程度不同。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 d.国际储备上的特点。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 e.国际结算原则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尚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f.黄金流动与兑换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的流动一般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战前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允许居民用外汇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 从体制上看: a.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进行组织和监督。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 b.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金本位制对汇率制度、黄金输出入没有一个统一的协定。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乃是一种国际协议,对会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囊括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之下,对维持货币制度运转的有关问题做了全面规定,并要求各国遵守。 c.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例如,国际收支调节制度、国际金融统计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制度、国际清算制度等。 ③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a.储备货币多元化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面,美元虽然仍是主导的国际货币,但美元地位明显削弱了,由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情形不复存在。欧元、日元、英镑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目前,国际储备货币已日趋多元化,特别是欧元很可能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新的国际储备货币。 b.汇率安排多样化 在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一般而言,发达工业国家多数采取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但有的也采取钉住自选的货币篮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多数是钉住某种国际货币或货币篮子,单独浮动的很少。不同汇率制度各有优劣,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为国内经济政策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与独立性,而固定汇率制则减少了本国企业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方便生产与核算。各国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去权衡得失利弊。 c.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第一,运用国内经济政策 国际收支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国往往运用国内经济政策,改变国内的需求与供给,从而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财政或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均衡时,往往会受到“米德冲突”的限制,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牺牲了其他的政策目标,如经济增长、财政平衡等,因而内部政策应与汇率政策相协调,才不至于顾此失彼。 第二,运用汇率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或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下,汇率是调节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原理是:经常项目赤字时本币趋于下跌,本币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从而促使经常项目赤字减少或消失。相反,在经常项目顺差时本币趋于升值,本币升值会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减少经常项目的顺差。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汇率的调节作用受到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以及“J”曲线效应的制约,其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第三,国际融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一功能主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伴随石油危机的爆发和欧洲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各国逐渐转向欧洲货币市场,利用该市场比较优惠的贷款条件融通资金,调节国际收支中的顺逆差。 第四,加强国际协调 这主要体现在: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桥梁,各国政府通过磋商,就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共识与谅解,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与繁荣;新兴的八国首脑会议的作用。八国集团通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多次合力干预国际金融市场,主观上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国际金融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GYX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