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admin2009-02-15  18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什么‘逆反’不‘逆反’的?这个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好像我们是‘逆’的,我们是‘反’的?”我们在一所大学与几位学生讨论青年的逆反心理问题时,一位在笔者看来有着明显“逆反”倾向的学生是这么说的。可能是碍于情面,在措辞上他将“你”改成了“他”。“也不问问他们的课是怎么上的,还怨我们不爱听?他们那些个话都是怎么说的,怪得了我们反感吗?干吗没事总要干涉别人呀?我们能不烦吗?”“就是嘛!”旁边几位本来还显得比较听话的学生,受到了感染,也找到了苦大仇深的感觉。看起来,在试图分析逆反心理之前,应该先平心静气地听听“当事人”的倾诉。
              “逆反者”说
  [杨山:KV3000让人烦]我的记忆从父母的“关注”开始,从幼儿园到大学,不仅每天的学习安排他们要管,而且每天都干了些什么事,他们也常常要问。尤其是跟别人的交往,好像只能跟学习成绩比我好的同学接触,好像只要我跟“差生”在一起,就会“走上犯罪道路”。真的,他们就这么说过。比如,每次家里来电话,他们总是抢着去接,每次总要用审查的口吻问:“哪位?”我知道,他们这是“把关”,审查一下也是为了我好,防止“病毒”入侵。可是这种设置有必要吗?我难道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吗?朋友们说,我们又不是“病毒”,能不能将你家的KV3000删除?我也想删除,可如何删除呢?在这种状况下,你说我还能顺着他们吗?我是想不逆反。可他们那样,我能不逆反吗?
  [秦时:我怀疑她有没有上过幼儿园]你说我们那班主任可真是怪了,她怎么总是能发现别人那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呀?她总是没完没了地批评人,她也不累啊?每天上完课,还得做那么多的作业,她怎么也不替我们想想?怎么不早点放了我们呀?说呀说呀说,批完张三批李四,王五赵六,“一个都不能少”。都说要尊重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看到别人的进步,我记得在幼儿园时老师就说过这个道理,可是在我们班主任眼里,别人的长处她看不见,别人的进步也似乎是应该的。所以,我怀疑她有没有上过幼儿园!在她那里,我们总是感觉到自己“罪大恶极”,总是体验到自卑和自责,没一点好的感觉。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一种谁都不爱听她说话的情况。这似乎也不能怪我们吧?就算是我们有逆反心理,可我们并非逆反所有的老师,比如数学老师,英语老师我们就很喜欢,他们也批评我们,可我们也不“逆反”。
  [田五:体贴成了“精神法西斯”]从小学开始,父母就特别在意我的成绩,总是让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上中学以后,为了我的学习,他们就更“变本加厉”了,不仅要求我(当然是在他们的指导之下)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而且还要具体参与计划的落实过程和总结过程。具体表现有三种:一是不断地跟我说,为了我的学习,他们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为了我的前途,他们放弃了多少多少,让我有一种负债累累的感觉。二是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安排着我的生活方面,所有细节都围绕我的成绩。比如我一看书他们就看哑巴电视,做饭时总是问我想吃点什么,说随便还不行,好像吃下去的营养与分数是正相关的。这些细致的关怀让我烦躁不安,因为我觉得他们关心的不是我,而是寄生在我身上的“成虫”――“成绩虫”。三是常常要问我学习计划完成得怎么样了,我关上门学习时他们一会儿为我倒上一杯水,一会儿送上些点心,其实我知道他们是为了看看我究竟在读什么书,并审查一下是不是最合理的选择,搞得我很来气,经常故意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办。我在感受到父母好意的同时,总有一种被体贴得很累的感觉。人们虽然都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但我在被关爱时,却时时感到他们对回报的渴望。这让我感到对未来的恐惧,怕到时还不了账。有时甚至感觉到自己处在精神法西斯的统治之下。于是我就经常和他们对着干,不买“关心”的账。我知道我的做法是“没有良心”的,是不对的,甚至是不可饶恕的。但是他们一关心我,我就难受,只有对着干才感到心里舒服些。
  [闻陆:我深深地同情老师]不是我太细腻,太敏感,我实在是同情我们的老师,每节课他都是那么地努力,讲稿写了几十页,资料准备了一大堆,45分钟里吐沫飞溅,青筋暴怒,而且声嘶力竭。可惜了,同学们都认为他讲的大道理太空,实在是听不了。大家也都看得出来老师是个老实人,挺敬业的,都看得出来他也不容易。听说他血压高,身体不好。同学们都愿意配合,也都努力过,试图认真地听他讲。一次两次可以,坚持下去就不太可能了。当然,场面上也还是说得过去的,大家都低着头,动着笔,只是几乎没有什么人在记录,而是各忙各的,我试过两次,凭着顽强的革命意志,逼着自己从头到尾认真地听他讲。说良心话,他的课有些内容还真的挺好的,只是这些地方太少了点,而且,得耐下心来挣扎着去体会,才能有这种感觉。这能怪我们一见到他就开始找外语单词本吗?能怪我们听不进他的任何说教吗?
  所谓逆反心理,是一种以“对着干”为基本特征的心理行为反应。逆反心理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逆反心理,是指凡事都要反着来的心态,别人说东,他偏要说西,别人反感的,他偏要实行。在这里,持有逆反心理的人对内容并不在意,他最在意的是在“反其道而行之”的表现。如他可能非常清楚“东”比“西”好,但为了“逆反”,而故意弃“东”就“西”。狭义的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内容或教育者的抵制和对立。
  逆反心理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要素构成,其中认知是基础。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认知体系,决定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基本态度,当外部刺激与主体认知体系的基本理念相冲突时,主体必然产生对外部刺激的否定性的评价和态度。如杨山为什么会对父母的行为反感,是因为他认为“父母不应当干涉子女与朋友的日常交往”而当这种刺激源自于某一个固定的对象或与一个固定的对象相联系时,人们对具体刺激的否定评价和态度就会泛化为对这一对象的抵触。比如在闻陆所述中,老师的课比较空洞,不好听,这种刺激与老师的出现产生了相关性,于是,对老师的课的反感经过数次重复以后,就被学生泛化为对这位老师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算是什么时候讲课不空洞了,学生也很难一下子就改变已形成的评价和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逆反心理又是一种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定势。改变起来就相当困难。
  情感是逆反心理的催化剂或者说是助推器。对于逆反心理的形成,情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一般而言,否定性的评价会引发否定性的情感,否定性的情感又会阻碍人对被否定的对象客观、理性地思考和评判。如秦时的故事中,由于老师的工作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们对老师形成了嫌弃、厌烦的情绪,在这种情绪或者说是情感的作用之下,老师一说话学生就反感,也不去考虑老师的话是不是在理,是不是为了他们好,是不是对他们有益。
  行为意向是逆反心理的外在形式。由于知、情、意是统一的,认知上的错位,情绪上的负性体验,在行为意向上就必然表现为抵触和逆行。而且由于青少年往往处于被教育和被管束的地位,在说理方面无法与教育者抗衡,因此他们多以行为的反向来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反抗。比如那位田五,故意采取与父母要求相反的做法,即是逆向行为意向的典型。
  显然,逆反心理是发于认知,表现于行为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的反应。逆反心理多发于青少年时期,这是与他们所处的地位和人生经验的缺乏相关的。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行为多是不合理的,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但一味地去责备、批评是不起作用的,甚至会使他们变本加厉;而放弃管教,任其自生自灭则是消极和不负责任的;随你听不听,我弓箭步上前尽到说教灌输的责任,也是不明智的。
  既然用手指着人家摇摇头不合适,摊开两手耸耸肩也不行,我们就先选择皱起眉头呈深思状吧。而需要深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逆反心理为什么产生。
            逆反心理成因分析
  教育者没有能够很好地说服引导,其提出的观点常常在逻辑上、理性上站不住脚。我们让中学生不要上网,不要进网吧,究竟为什么呢?我们的道理总是不太能够让人信服。我们说哪儿哪儿网吧里失火烧死人了,可这是偶然的呀。我们说谁谁因为迷上了网吧,没有钱时走上了偷窃之路,而这是个别的呀。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是有体会的。我的女儿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个动作是把QQ挂上去。我开始还反对,说:“刚刚在学校不是还在一起吗?怎么一回来非得在网上见呀?”我们家领导(家属)说我:“这你就不懂了,有的话在学校不太好说,有的人,比如其他班同学,在学校没有见到,反正她总是有必要才这样的啦。”女儿感叹:“还是妈妈理解我。”既然有道理,我也就不坚持了。女儿到了初三,面临中考,压力很大。老师又强调,坚决不许上网!我也配合着说:“坚决不许上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回答说:“会影响学习的!””口我以前影响过吗?”“以前是以前,以前没有影响,不能证明以后也不会影响。””那是不是可以证明以后必然会影响呢?”女儿的话,在逻辑上把我逼到了墙角。算了算了,我还是投降吧。我狠狠地说:“要是有影响,我看你以后还有什么话可说!哼!”结果,我错了,人家在中考中考了高分,被南京最好的高中录取,还多出几十分,浪费了。我并不反对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是认为要把道理说说清楚。如果我们经常说不清楚道理,时间一长,我们的话就没有说服力了,青少年也就必然会对我们的话产生“逆反心理”了。
  教育者在情感方面没有能够很好地得到青少年的认可和接纳。笔者曾经作过一批个案访谈,发现学生对于教师心理上的接受程度与教师的影响力呈正相关,而且其正相关系数明显高于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教师的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尽管教师的学术水平不太高,其影响力会打折扣,但如果教师的亲和力不够,学生不能从感情上接受老师,其影响力则会打更大的折扣。学校里,同学们普遍喜欢的老师,说话就有较高的影响力。生活中,我们能接受的人说话我们就爱听。南京前线话剧团有一位老演员H先生已近耳顺之年,他的耄耋之年的老父亲双目失明,成天坐在床上,但六个儿女都非常孝顺,而且听话。老人家也不是教育家,说话也不一定在什么理,比如,H先生回家期间就有过这样的对话:“爸,我去张三家一趟。”“去吧,过马路小心,别跟人打架啊!”那H先生都60岁的人了,他跟谁打架啊?可人家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是,是。爸您放心吧,我一会儿就回来。”H先生描述说:“咱们兄弟几个要有机会给老爷子倒个痰盂,端个尿盆什么的就特别光荣似的。老爷子说什么我们都‘是、是、是的’。”这个例子说明了情感上的亲和力有多么重要。这样看起来,青少年逆反往往是由于我们缺乏亲和力,我们没有能够在情感上得到青少年的认可。
  教育者们常常过于强调自己的经验和正确性、而否认青少年自己的感受和新的探索。成年人的经验有很多是非常宝贵的,他们的很多认识也是人类实践的结晶,因此他们才有资格承担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责任。但是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很快的,如果成年人观念体系中在本质上是正确思想,但不能与新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相接轨,不能与青少年对生活的体验和探索相对应,那么教育者再正确的观念也难以让青少年认同。比如自力更生,比如艰苦奋斗,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教育者总是一味地强调当年如何如何,那他们是不会爱听的,因为现在的艰苦奋斗已超越了吃糠咽菜、爬雪山过草地的阶段。同时,成年人也总是希望或要求年轻人尽可能地按照自己认为是恰当和合理的方式去生活,去处理问题,以免吃苦头、摔跟头。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在青少年不接受你的观点时,你不能用强迫的手段剥夺他们探索的权力,也不应该对他们的感受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这样只能引起他们的反感。

选项

答案逆反心理多发于青少年时期,这是与他们所处的地位和人生经验的缺乏相关的。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行为多是不合理的,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但一味地去责备、批评是不起作用的,甚至会使他们变本加厉;而放弃管教,任其自生自灭则是消极和不负责任的。我们需要深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逆反心理为什么产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GDhp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