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请结合艺术史,谈谈你的理解。(中传2012年研)

admin2021-01-11  50

问题 《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请结合艺术史,谈谈你的理解。(中传2012年研)

选项

答案(1)题干中的这段话揭示了艺术起源的“表现说”。 “情动于中而行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明人在非常激动、内心情感用言语甚至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这种蓄积已久的情感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即这段话揭示了艺术起源于“表现”的学说。 (2)艺术起源的“表现说”的内容: 表现说是指一种关于艺术起源和艺术本质的学说,它与“模仿说”直接对立。“表现说”形成于20世纪初,创始人为意大利的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在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相互关系中,突出强调艺术家的主体决定性作用,认为艺术作品在本质上是艺术家主体生命意志的表达和外化。同时,表现说认为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而情感的表现就是直觉的表现,是与外在形式无关的心灵活动。 ①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传达感情的需要。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②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系统提出“表现说”。 克罗齐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直觉即表现”。从这一美学思想出发,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 克罗齐还认为,表现作为心灵过程是在心灵中完成的,真正的艺术活动只能在艺术家的心灵中完成,艺术家没有传达他心灵中作品的必要。他认为艺术既不是功利的活动,也不是道德的活动,艺术甚至也不能分类,一切艺术无非都是情感的表现而已。 ③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 科林伍德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巫术虽然与艺术关系密切,但巫术实质上是达到预定目的的手段,“巫术的目的总是而且仅仅是激发某种情感”。 例如,一个部落在和它的邻居打仗之前要先跳战争舞,目的在于逐步激起好战的情感,部落的战士们跳着这种舞蹈,就激发起战斗的情感来,并且坚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科林伍德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④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从符号学美学出发,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朗格认为,只有人才能制造符号和使用符号,从原始民族的礼仪到文明社会的艺术,无非都是人所制造和使用的符号,只不过艺术符号不同于其他任何符号,因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活动的实质在于创造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3)“表现说”的价值和缺陷: ①价值: 艺术确实要表现情感,艺术家确实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他人、向社会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起源的“表现说”具有一定的价值。 ②缺陷: “表现说”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脱离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仍然是把现象当作本质,把结果当作原因,不能科学地阐明艺术的起源问题。 综上所述,“表现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讨论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人类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对于创作主体的尊崇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表现说”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感情,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回避了艺术与世界的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类对艺术起源问题认识的偏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FwH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