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结果。高质量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全方位的发展。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各项事业特别是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admin2022-07-12  47

问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结果。高质量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全方位的发展。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各项事业特别是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相辅相成。当然,治理现代化仍然在路上,高质量发展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把握几个关键点。才能打造中国发展的“升级版”。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上提出。在齐心协力奔小康的时代,我们的行政效能和人们的创造力一样得以进发,此时我们更多关注发展的量的问题,即如何把蛋糕做大;在新时代,面对新矛盾,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发展的质的问题,即如何把蛋糕做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够和行政效能发挥不到位的问题,不能适应新形势,离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距离。
    打造中国发展的“升级版”,必须破解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行政效能不高的问题。一是要“解放思想”,把思想从某些教条的“禁锢”中释放出来。二是克服“本领焦虑”。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全社会成员都提出了高要求,对各级干部的要求尤其高。除了转变思想外,如何通过高效的行政运转和行政执行力,把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提高新形势下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政府克服“短期行为”,增强协调各方的能力,即宏观调控能力,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求。长期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政府的角色举足轻重。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政府的调控作用更加突出,需要处理好一些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管理职能的发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促进了产业的大发展。但在积极推动生产的同时,也不乏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政策推动、“一锤子买卖”的产业上马,造成了产能积压、生产衰退。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出现了下行压力,管理与生产的关系出现了不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是对政府调控能力的新要求,是对管理出生产力的新要求,同时也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经济发达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基本上是破除条条框框以“解放生产力”,引导和推动产业发展,“扶上马,送一程”。管理和生产的两极相得益彰,通过管理实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政府有引导有扶持,但生产方仍然负有发展的主体责任,应积极拓展市场,推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多年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风向标”。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靠市场或政府都不足以实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政府与市场需要协调共进。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推动高质量发展,仍要不折不扣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通过改革,获得激发市场活力的能力,要通过宏观调控,获得解决市场失灵的能力。
    除经济、社会、政府因素外,高质量发展可行与否也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治理现代化文化层面的意义是社会成员也要“现代化”。广大社会成员宏观上要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大目标上形成共识,微观上要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有现代认知,在现代公民意识上有共识。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层面的指标,就包括以法治精神为内核的广泛的社会共识,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软环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既保护社会成员的发展积极性,也培养和提升成员素质。我们既强调寻找最大公约数,即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共识,也培育社会成员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素质,引导社会共识的良性运转。但毋庸讳言,社会成员在“劳动观”“财富观”“消费观”上存有片面性,法治观念缺失。比如,“劳动不能致富”,车子、房子、票子才是财富的标志,非理性的畸形消费等,带来的往往都是低质量的发展。
    广大社会成员在发展生产力、安定团结、富裕、民族复兴等方面形成的基本共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是积极正向的,需要保护。同时,这些基本共识也需要引导,使之在围绕基本价值观内核运转的同时,与法治精神相结合。基本价值观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共识的价值观支撑,使这些共识始终保有社会主义理想与追求的基因,不至于为所谓“老路”“邪路”所诱。以法治精神加以浸润,要解决的是使这些共识转化为实践时,应处理好目标的正当性与手段的合法性问题,不能因为目标的崇高而掩盖达至目标手段的非法性。目标与手段的契合,需要法治保障。没有法治精神,共识很难真正得以转化为目标并予以落实。
    打造制度体系是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是制度体系的完善,表现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纳入完备的制度框架内良性运转,不会因人兴事,也不会因人废事。高质量的发展亟须这样的制度环境。
    从宏观上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制度设计,我们已经形成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制度体系是完备的,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例如,在政治层面,要继续严格确保“政出一门”,打造一支讲政治、听指挥、廉洁高效的执政团队。良好的制度环境带来的是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生态,使社会成员、各行各业真正做到各得其所。
    问题:
    概括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把握的关键点。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一是提升行政效能。“解放思想”,克服“本领焦虑”,提高新形势下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增强调控能力。克服“短期行为”,增强协调各方的能力,处理好管理与生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是打造文化软环境。保护并引导社会基本共识与法治精神相结合,使共识转化为目标并予以落实。 四是打造良好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制度体系,使社会成员、各行各业真正做到各得其所,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生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Da5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