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稳定消费

admin2012-10-19  14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针对该问题提出16条措施,强调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2011年2月27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针对该问题,温总理给出四点指示。
   2011年3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控物价稳民生》的文章,再次就百姓牵肠挂肚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问题提出期望。
   物价上涨已是民众切肤之痛,已是社会无法回避的热点,已是不得不全面透视的社会问题。
   2.大蒜价格居高不下,“炒”蒜者日益增多。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面对近日蔬菜价格飞涨,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菜贵了就吃肉,肉贵了就吃菜,都贵了就少买点儿,搭配着吃。
   细看今年的菜价,土豆、大蒜、绿豆在菜市中出尽风头:大土豆价钱追赶一斤鸡蛋的价格、大蒜价格贵过猪肉……其他品种的蔬菜也或多或少跟着起哄。
   国家统计局2010年5月11日公布了4月份主要经济运行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蒜你狠”的菜价,让老百姓在掏腰包里的银子买蔬菜时,想了又想,算了又算,最后只能感慨:“什么都涨了。”
   菜价上涨,引发了舆论热潮,也引发了喜忧参半的阵阵反思。
   可喜的是,在全国菜价飙升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时代国人生活重心和营养观念的转换:从昔日的吃不饱、端起碗吃肉、到痛恨肉价飞涨,再到今天的“菜比肉贵”,我们在恍然间已走过了粮荒、肉荒、菜荒三个阶段,老百姓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同时折射出老百姓在吃饱之后,进入了注重营养搭配、追求健康饮食的新层次。
   令人担忧的是,过快上涨的菜价实实在在地加重了消费者的菜篮子负担,持续上涨的菜价让人望“菜”兴叹。对于这轮菜价上涨,有关部门给出了如下理由:天气异常,西南干旱、北方倒春寒影响农产品收成。
   在市场经济下,菜的价格由市场来自由掌控,供大于求,价格会下降,而大蒜显然是遭遇了供小于求,市场需求的大蒜量不足,导致市场杠杆进行了价格调节,官方说法是农产品欠缺导致价格失衡,这的确是市场原因,但如此疯涨的价格,或许隐藏着部分投机商的炒作行为,市场产生的价格还是由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来自由调控吧。
   7月26日“蒜你狠”继续发狠。在短短半个月时间,从之前的6元一斤猛窜到10元一斤,在南京部分超市,甚至买出了12元一斤的高价,比上好的五花肉还要贵。“我上次买蒜还是6元一斤,这次就变成10元一斤了。”一市民无奈地说。
   3.在成都市几家菜市,猛涨的黑豆价格不仅让广大市民想不明白原因,就连多年从事杂粮批发的商户也感到匪夷所思。黄师傅在五块石干杂食品批发市场海椒城做了多年杂粮批发生意,主营各种豆类和芝麻等。他说,“黑豆价格乱得很。”原来,黑豆分几种,最贵的“大绿心”批发价每斤14元左右,一般的“小绿心”约7元/斤,白心的就要便宜些。一斤好黑豆的批发价可以买两斤猪肉,这样的行情放在前几年,黄师傅想都不敢想。“即使是大旱导致减产,也不该涨这么多。”
   成都各大超市看到,最贵的黑豆价格已经达到19.9元/斤。同样的现象出现在绿豆、黑米、红豆等杂粮的价格上。在成都五块石干杂食品批发市场,一直默默无闻的黑米,价格从3月份的3元多一斤,攀升至现在的9元左右一斤。而红豆价格比去年同期翻了整整一倍,就连以杂粮为主原料的粽子、绿豆饮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
   正在超市挑选黑豆的雷小姐说,“我一直都在用大黑豆榨豆浆喝,以前价格根本没这么贵,我眼睁睁地看着价格涨到17元多。”不得已之下,雷小姐买了一斤普通的小黑豆后,黯然离开。
   成都网友“水中月”在腾讯评论说,“专家说黑豆养生好,就一窝蜂地去买,现在贵得都买不起了。”
   近期有许多养生专家通过电视节目、报纸专栏等频繁透露“黑豆泡醋后食用,可有补肾、明目、黑发、美白、减肥等养生功效”的信息后,一时间民众趋之若鹜。对此,成都网友感慨,“是养生专家让黑豆、绿豆这些五谷杂粮涨价的。”
   4.统计显示,过去半年内,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涨了57%,大米涨了45%,糖涨了55%,大豆价格涨到过去16个月来的最高值。同时,政府公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事实:201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1%。其中,11月份食品类价格对CPI上涨的“贡献”率高达74%,居住类价格“贡献”率为18%。
   涨价潮先从大蒜发威。去年底开始,市场就疯狂炒作大蒜,蒜价一度疯涨,之后是绿豆、生姜、白糖、食用油、蔬菜、苹果等,陆续涨价成为媒体报道热点。这些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产品涨价,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近期菜价也是一涨再涨,连出租车司机经常谈论的话题也与涨价相关。而更受市场关注的房价,年初也出现上涨势头,后在多种政策组合拳的重压之下,价格大幅上涨被遏制,但仍有不少地方有缓慢上涨的情况出现。
   从经济学角度看,通胀主要是一个货币现象,也就是说现实中的货币量超出了实际需求量从而推高价格,至于炒作等推高价格的现象,大多是货币超发的附带因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银行开始实现宽松的信贷政策,也导致大量资金流向上述领域(股市也吸纳了不少),现实的流入和对流入的预期又拓宽了炒作价格的可能空间。
   就外部而言,美国狂印钞票直接导致美元贬值,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更加强了对美元超印的预期,从而通过原材料等传递过来,进而又增大了抑制通胀的难度。记者略作统计得知,今年以来天然橡胶、棉花、白糖、棕榈油等基础商品价格都“涨疯了”,天然橡胶价格进入“3万元时代”,从2001年的450美元/吨涨至2010年的4000多美元/吨,涨幅接近9倍。
   这还只是个开始,价格上涨正在侵蚀着居民的生活水准。《广州日报》曾报道过一个汤婆婆的例子:33年前,四川的汤婆婆往银行里存了400元钱,当年这笔钱能买1套房子、400斤猪肉、1818斤面粉、727盒中华香烟或50瓶茅台酒。今天,汤婆婆取出这笔钱,连本带息835.82元,仅够买420斤面粉、69斤猪肉、40盒中华香烟或1瓶茅台酒。汤婆婆不是个案,她代表着大多数中国居民的生活体验。目前的价格上涨和通胀预期还只是开始,如何能在通胀压力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5.现在政府强烈政策、资金救市后,全国好多地方已出现一片楼市回暖现象。在这次救市中政府也拨出9000亿资金用来保障房建设,今后3年,全国将新建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同时完成约220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总投资将超过9000亿元,平均每年3000亿元。
   这是因为民生地产的健康运行是我们国家房地产发展的方向,也是政府为了保护中低收入人群所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民生地产已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话题,老百姓对于高企房价的无奈的叹息,政府宏观调控的鞭长莫及,都给以往的的楼市留下了遗憾。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它的独特规律的,一味的强调、一味的夸大,违背市场规律做事,到头来要成为经济规律的枷锁。所以只有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才是解决目前住房建设的实际问题,才能确确实实缓解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真正实现人们的“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
   一个国家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确实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线上,房价的上升要有理性。现在楼市中许多的购房者都在盼望着房价的下跌,而且是越低越好。他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消费者的自然心理状态,也是他们的美好愿望。但是如果房价真的大跌,对于整个国家经济会带来什么样严重后果呢?以下是几种后果假设。
   如果房价急跌,银行是最大的受害者。根据权威数据判断,房价下降30%银行将增加1万亿元的坏账,可以肯定,房价急挫的结果将是金融机构的噩梦,与此带动资本市场的估价,房价下跌就是下挫30%以上,银行就会受巨创,一旦银行倒闭,国家金融崩溃,国家经济急剧衰退,中国经济将要重建。
   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过多依赖于银行贷款,大约70%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来自银行贷款的支持,商业银行基本参与了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实际上,我们知道,商业性的银行现在基本上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了。改造后的银行,首先要盈利,而且要保证本金安全,如果房价大跌的话,银行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坏账增多,银行经营就会成批拖入死地,整个金融体系就会陷入绝境,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从而从根本上危害我们日益高涨的经济发展势头。
   房地产业与银行业互相绑在了一起,的确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情;我们觉得这两个行业为了避免这种一损俱损的风险,就要分散风险,融资多样化:除了房地产公司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外,房地产企业还可以通过房地产投资基金(比如上市和私募的)、夹层融资以及抵押贷款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融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要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股权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这样的话就能分散风险,不至于一个倒下了,就倒了一大片。有些关键的局部,决定着整个全局,我们明显的看到:房地产行业与银行是一损俱损的关系,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经济的血管就崩裂了。
   房价的急剧下跌,除了打击开发商本身外,将严重打击投资者对地产投资的信心,消费者的信心也会受到挫伤。鉴于地产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经济会从严重通货膨胀急剧转为通货紧缩,导致经济的硬着陆,中国经济将进入萧条期。
   房地产再次被政府肯定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但一些唱衰者认为只要房价下跌了,老百姓就可以低价买房子了。这种观念要不得,而且不现实。假如出现这种情形的话,老百姓的收入也会随之大降的,还是一样买不起。这里的问题关键是:一些贫困的老百姓就没有能力从商品房去实现居住目标,而是国家保障性住房这一块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房价的涨跌,对他们来说,实际上影响不大。
   如果房价急剧下跌,房产投资者的资产将会大幅缩水,大部分人是以贷养房,房价下跌幅度深,房产又不能快速套现,跳楼的人将不在少数,而这部分人在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将引发社会的大动荡。
   我们先看看一些房地产企业吧:由于整个资金链断了,就相当于军队断了粮草,除了几个大型开发商之外,没有房地产企业能够抵御大环境变坏的风暴。大批房地产企业破产,导致了上下游产业连环萧条,员工要钱、建筑工人要工资、供应商要材料钱,建材行业大量货物囤积,装饰业工人无事可做,运输业司机空守待命。于是,大规模的事情就会出现。比如,拍卖公司资产,有的哄抢企业物品,有的围攻公司,有的公共场合集会,更有甚者会出现殴打相关人员或严重干扰社会的事件,这些不是危言耸听。
   房价急剧下跌,必然导致土地价格下跌。目前政府将为低收入者实施的建设保障型住房与限价房,主要财政支出由地方政府统筹,支出本来就十分困难。而地价的下跌,断了地方政府很大的财政来源,住房保障体系将难以为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又进入僵局。这也形成了一种怪局,就是财政收入与地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地价这么高,还让房价大降,这就是:还想让马儿跑,还想让马儿不吃草,怎么可能呢。
   如果一旦房价急剧下跌,引发中国经济的大衰退,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那些收入较低的百姓,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进入失业的大军中,因为房地产行业正常运行可以起到带动相关产业链运行,如金融业、制造业、建筑业、建材业、装饰业、家具业、运输业、咨询业、服务业等。一旦经济萎缩,人们收入也会相应地减少,到那时,再低的房价埘低收入人群来说,仍然是高不可攀。
   6.“今年我们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2011年2月2日,正在山东考察工作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站在当地的水库大坝上,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巧合”的是,温家宝说出这话的日子,正是中国农历的大年三十,立足于中国当下实际,便不难掂量出总理此语的分量。
   自2010年年中伊始,中国遭遇了一轮物价过快上涨的压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路攀升至11月份的5.1%,创28个月新高。“涨”声一片的状况,给收入偏低的居民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通胀预期的抬头,更是给“十二五”蒙上了一层阴影。
   过快上涨的物价,引起了秉持“民生乃经济发展最终目的”理念的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自11月份起,一场由国务院发起,各部委及地方迅速跟进的“物价调控组合拳”雷霆出击,从保供应、促流通、稳市场等多方面下手,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在较短时期内使过快上涨的物价得以平抑。得益于这场“物价保卫战”,CPI从11月份的5.1%降至12月份的4.6%,年度调控目标也得以基本实现。
   然而,须看到,新的一年,导致物价过快上涨的许多内外因素并未消失。同时,肆虐北方八省的旱情持续蔓延,给今年夏粮产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中国能否在大旱之年取得粮食总产“八连增”的战绩,关乎“三农”工作的顺利推进,关乎物价能否得以稳定,关乎2011年中国经济大势。
   有基于此,从去年年末,决策层就开始着手布局2011年的物价调控工作。12月份接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展与改革工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都强捌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从供给、流通、市场等各个领域予以部署,剑指2011年可能导致物价过快上涨的种种明暗推手。
   稳定物价,保证供给是根本。针对对多年不遇的旱情可能造成的农作物大量减产,国务院于1月26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冬小麦主产区抗旱工作,1月31日,《华北黄淮等地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资金实施指导意见》出炉。2月9日,国务院再次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近期已出台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再出台十项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国务院10日召开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努力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而有鉴于农田水利设施脆弱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瓶颈,中央“一号文件”重点锁定水利,更有力地佐证了相关的抗旱举措绝非“急救章”,乃是立足于长远,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农作物供给的水利保障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摧垮物价过快上涨的基础。“一号文件”明确规定,要从土地出让收益巾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将有望落实600~800亿元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对于粮食供应的保障,进而对于稳定物价的努力,无疑将是一个利好。
   “三农”稳,天下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决策层对农业、水利、粮食的信心喊话,以及具体财力物力支持,可以视为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将成为稳定物价基础中的基础,并在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加以体现。而这同此前公布的将“处理好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相结合”列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一脉相通的。
   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与网民在线交流时提出,解决物价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四个方面:控制货币流动性、努力发展生产、搞好流通、管好市场。代表委员就这四大措施进行了点评。
   解决物价问题要控制货币流动性,也就是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告诉记者,现代市场经济中,物价都是用货币来表现,货币因素对于物价上涨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由此判断一切物价上涨都是由货币偏多和货币政策放松所引起的。物价上涨除了与货币因素有关外,还受供给冲击、成本推动、输入型通胀、理顺资源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
   “随着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和央行流动性管理的持续加强,货币因素对物价的推涨作用将减弱,并逐步转变为稳定物价的积极因素。”杨子强代表说。
   杨子强代表认为,如今的货币政策,正在体现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状态向常态回归的要求,有利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特别是彰显了国家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治理通胀的决心。
   为抗击今年北方一些小麦主产区的特大旱情,中央政府花了129亿元支持抗旱浇水。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是政府稳定物价的基础性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邵占维告诉记者,杭州市已经提出了4%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要确保完成这个目标,就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我们要保障粮食良种率在100%,大力推广测土配方试点,适当集中土地提高综合利用效益,改良耕作方法提高机械化程度,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鼓励农业生产大户在市场中亮身份、创品牌、保安全。”邵占维代表说,要建立严格有力的督查落实机制,并将“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和新农村建设考核。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说,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是稳定物价的“定心丸”。价格上涨压力越大,就越是要真金白银地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让供应充足的市场使百姓安心。
   在杭州市西郊有个双龙农贸市场,相距3公里左右还有一个嘉绿农贸市场。记者曾在两个农贸市场发现,同样的毛毛菜,大尖椒和黄瓜,双龙农贸市场的价格分别为每斤1.6元、2.2元和1.8元,在嘉绿农贸市场,价格就分别直升为每斤3元、4.5元和3.5元,涨幅翻番。
   目前,农产品流通环节是整个流通环节最薄弱的,流通环节搞得不好会使物价上涨,流通环节过多还会造成农产品的浪费。
   “要抓住菜价上涨的‘牛鼻子’,”全国人大代表、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林燚认为,必须解决蔬菜从菜地到菜场的“最后一公里涨价”问题,加强重要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这就要求政府出台进一步发展配送制的政策,鼓励农业大户向农贸市场、超市直供货源,“使农民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受益者”。
   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市场有序发展,是针对当前通胀预期增强的有效应对措施。管理市场主要是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但也必须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一些游资投机炒作,对此要加强管理,严厉打击。这样不但能稳定价格,而且能稳定百姓的预期。
   迟福林建议,建立“菜篮子”和“米袋子”商品市场监控制度,主管部门要定期分析形势,及时采取对策。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乱纪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管好市场要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做保障。要健全主要农副产品储备和应急机制,落实粮、油、肉、蛋、菜为主的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确保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重点做好灾期、淡季、重要节日的保障供应工作。
   8.有网友建言,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抑制物价的强硬政策来打击奸商的炒作行为。还有网友表示应降低大学“三本”收费标准,让更多农村学子上得起大学。
   政府手中要有物,才可调控物价。要制定一系列抑制物价的强硬政策,才能打击奸商的炒作行为。
   建议降低高校大学“三本”收费标准,现在“三本”收费都在12000元以上,再加上生活费用,一个学生一年需要20000多元,这对农村家庭是一个天文数字。由于收费高,使很多求学的学子被拒之门外。建议降低“三本”收费标准,使更多困难家庭的孩子能上得起学,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要抑制物价,政府监管力度要大,不要流于形式,尤其是物价、工商部门,责无旁贷。罚单子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在物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政府应多考虑那些工资在1500元甚至1000元以下的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问题,他们的生活状况只能处于维持中,根本没有改善生活质量的余地。
   在有关未来物价走势的期待中,很多网友都盼望房价能够回归到合理的价位;有网友憧憬,当房价回归后,年轻人将有更多精力投身事业,老年人也可安度晚年,不必为房子而整日发愁。在应对物价持续上涨的各种措施巾,有网友认为只发放临时补贴显然是微不足道,希望通过加薪来缓解生活压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4.9%,略高于去年12月水平。稳物价、抑通胀重任依然艰巨。
   回首2010年11、12月间,国务院及各有关中央部委屡出重拳稳定物价。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了四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再次出手稳定物价,被认为是研究部署稳定物价政策之后的具体措施。措施共16项,被称为“国16条”。
   11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出修改,修改后的规定草案将相互串通、恶意同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以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作为惩处重点,加大了处罚力度。
   从11月底到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农业部、工信部、监察部、商务部、民政部、工商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组成6个国务院督查组,赴18个省区市督促检查稳定物价工作。
   2010年稳定物价重拳延续至2011年。1月18日上午,国务院部署2011年一季度工作,首先就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搞好农产品产运销衔接,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三、申论要求

分析材料,就调控房价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要求] 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第一,明确房价调控目标,加强房地产调控制度建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做好供地需求预测工作,强化供地目标要求,创新供地模式,确保足量供地。 第三,做好城市当年住房需求预测工作,将住房供给任务落实到房地产公司,保障供给。 第四,研究出台一套针对房地产公司违法、违规操控房价各种手法的处罚办法,做到有法可依,公开透明处罚,不搞暗箱操作。 第五,要加强督办和违法处罚。 第六,将普通商品房价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加强其价格宏观调控。 第七,改革土地出让金使用制度,减弱政府过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第八,加强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建设。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DRhp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