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目前中国农业的现状来看,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农业体量很大,但产业大而不强。质量兴农战略如何打响?高质量农业之路该如何走?这些问题,成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农业界委员的热议话题。 “我们国家经过40多年的发展

admin2021-11-02  29

问题 1.从目前中国农业的现状来看,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多而不优: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农业体量很大,但产业大而不强。质量兴农战略如何打响?高质量农业之路该如何走?这些问题,成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农业界委员的热议话题。
    “我们国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作用已经发挥得很好,但它是在土地资源少,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的,有很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霍学喜表示,“小而散”的发展现状,导致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不高、质量结构不合理、供给不能够满足需求等。同时,农业发展的质量偏低,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在这种背景下,一定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倡导高品质农业。
    “形不成规模化,谈何产业兴旺?怎么称得上是高质量的农业?”全国政协委员肖仲凯认为,中国农业实行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大而优”的路子,因此,当下如何让“小而散”的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尽快走向规模化,是高质量农业提质路上首先要破解的问题。
    2.湖北省洪湖市雄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水稻的方式,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稻田的传统认知。田间种植绿色水稻,旁边一米多深的沟渠,水底养殖小龙虾,水面种植水生蔬菜,田埂上栽果树。这套新型水稻绿色高效生产体系,得到农业农村部高度肯定。
    近年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实现种粮补贴等,保护粮农积极性。然而,由于种植成本不断攀升,粮食市场形势不断变化,种粮效益仍然偏低。
    破解农民增收瓶颈,向稻田要效益,“水稻+”模式应运而生。
    “水稻+”模式在全省遍地开花。最早是民间探索,后来上升到政府行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以“稻虾共作”为代表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模式,稻田综合种养、“一种两收”等多次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2018年湖北省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要求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推广稻田高效种养模式。同年9月,《湖北省推广“稻虾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对全省稻渔种养做了系统规划,省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支持稻虾共作、稻渔种养示范区和品牌建设。
    省农业厅将稻田综合种养、“一种两收”列入全省产业技术体系七大专项,列出600万元试点经费用于“水稻+”模式推广。《湖北省“水稻+”模式协同推广实施方案》已经启动实施,设立推广和技术双首席专家制度,推广一批高产稳产、绿色生态、抗风险能力强的水稻绿色高效生态技术。
    湖北省先后制定“稻虾连作”“稻虾共作”“稻鳅共作”“中稻-再生稻-油菜”等多项技术规程,出版印发《湖北省潜江市稻虾共作模式图》,潜江“稻虾共作”技术规程作为全国性标准发布。“稻虾共作生态种养”“中稻-再生稻-油菜”等作为省主推农业技术重点推广,潜江“稻虾共作”生产模式以及潜江龙虾餐饮加工行业的人才、技术输出到全国各地。
    3.农产品地理标志标示农产品“产自特定地域、彰显独特品质”。老话讲“名”正则“言”顺,农产品有“名”有“姓”,而且还是跨过一定门槛才争得的“名”与“姓”,闯起市场来自然腰板直、胆子壮。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农产品地理标志早已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不仅多数市场反馈良好,而且作为当地的公共资源,地理标志商标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也正是由于其所带来的效益日益显著,近年来地理标志商标申请热度始终不减。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已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2004个,备案特色资源6839个,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20个。不到9年的时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到质,地理标志商标的发展扩容,也见证了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成就。
    福洪杏、罗甸火龙果、攀西大田石榴……一个商标带活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案例库,不断地更新。商标,这一无形资产,正在成为兴业富农甚至是精准扶贫的助推器。但农产品并非获得商标,就会自动实现身价升值。不少媒体报道发现,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热、使用冷、效果差”的现象并不鲜见。临猗苹果、芮城花椒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因为缺少规划、疏于管理等,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可观效益。既已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就该充分开发与挖掘,否则不啻对区域公用品牌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破坏。
    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真正成为金字招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首要的就是呼唤政府部门自觉规划、主动开发,打好政策统筹、企业引进、标准生产、质量安保、品牌推介等整个大算盘。通过打好手中行政、财税等几张牌。创造条件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品牌产业的发展中,形成擦亮金字招牌的合力。尤其要把好质量管理关,唯有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味道”,才能谈得上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擦亮农产品的地标名牌,土特产也能成为市场中的弄潮儿。
    4.2018年2月6日,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全国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部署推进质量兴农重大行动。部长韩长赋出席会议并宣布“农业质量年”行动正式启动。韩长赋强调,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对质量兴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方向路径和主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大形势、大格局、大逻辑。
    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指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要意义,指明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绝不是对现有发展路径的小修小补,而是要实现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推动农业来一场质量革命。”韩长赋说,要加快实现“四个转变”:思想观念要从数量优先转向质量第一,政策创设要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工作方法要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引导,考核方式要从考核总量转向考核质量效益。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中画线句子提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请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总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聚焦提质增效特色化 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多而不优,精品市场尚存空白;大而不绿,面源污染持续加剧;杂而不亮,品牌建设困难重重。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陷入了低质量发展的旋涡。农业,亟须一场深刻的变革来荡平发展障碍,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走质量兴农之路。自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以增产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潮流奔涌了40多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放眼农业领域,亦是如此。以前8亿人吃不饱,现在14亿人吃不完;以前馒头米饭都是粮,如今荤素巧搭利健康;以前便宜顶饱是王道,现在精挑细选要档次。求多已成为过去时,如今的农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提质。吃得安全、营养、健康,已成为人民群众对食品的普遍期待。正因此,才要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丰富农产品种类,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走绿色兴农之路。长期落后的施肥方式和不规范使用的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污染源,沉积在河流、土壤等生态系统的多个环节,造成广泛的农业面源污染。单就土壤一项,东北黑土层变薄,华北平原耕层变浅,南方土壤酸化,耕地退化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情况不容乐观。“亿民赖此土,万物生斯壤”,生态环境作为农业发展的依托,必须摆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绿色兴农,就是要还民众一个美丽宜居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发展,向着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走品牌兴农之路。大田高山茶、百色芒果、五常大米、金华火腿、富锦大豆、京西稻、砀山梨……我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各异,孕育出来的农产品也是各有千秋,但叫得响的毕竞还是少数,形成品牌效应的更是凤毛麟角。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品牌兴农是关键。当前,部分地区以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为路径,走出一条兴农之路。但更多的地区“申请热、使用冷、效果差”,甚至因假冒伪劣产品使自身品牌形象受损。农产品地理标志这顶高帽,既要戴上,又要戴稳。强化品牌质量管控,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才能真正保证品牌“舍金量”。 如果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乡村振兴擘画了宏伟蓝图,那幺2017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吹响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9ncp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