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老师讲解完“声音的特性”这一知识点后,给同学们演示了往暖瓶中灌水的操作。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声音的三要素,音调的高低对应的是声音的哪个参量? 学生:音调对应的是频率。 教师:我们往开水瓶中灌水,声音越来越尖细,那么频率怎么变化? 学生1:频率越高。

admin2015-04-21  24

问题 案例:
老师讲解完“声音的特性”这一知识点后,给同学们演示了往暖瓶中灌水的操作。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声音的三要素,音调的高低对应的是声音的哪个参量?
学生:音调对应的是频率。
教师:我们往开水瓶中灌水,声音越来越尖细,那么频率怎么变化?
学生1:频率越高。
教师:学生1的回答正确。根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得出瓶中的空气振动了吗?
学生:振动了。
教师:瓶中的水越满,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加剧,我们听到的声音频率越高,也就是越来越尖。
问题:(1)该老师的教学有没有体现启发性原则?
(2)重新设计一个教学片断,改进该教师的不足。

选项

答案(1)本案例中,教师看似在引导学生掌握声音的特性这一知识点,实际上,每一步都是教师给出的答案,学生们只是按照教师的意思机械地回答。该教师的教学并没有体现启发性,学生最多是知道了一个能用物理原理解释的生活常识。 (2)改进的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都灌过开水,有谁知道通过声音怎样判断暖瓶是不是灌满了? 学生:瓶里面的水越满,声音就越尖细。 教师:根据我们学习过的声音三个要素,声音尖细对应的是哪个物理量? 学生1:声音尖细对应的是高音调。 学生2:高音调就是高频率的振动。 教师:同学们的总结非常到位,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水灌的越满,我们听到的声音频率就越高? (学生们陷入思考) 教师:我们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灌水的过程中,瓶本身是不动的,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声音呢? 学生:振动的物体要么是瓶中的水,要么是瓶中的空气。 学生3:应该是瓶中的空气,因为往开口的桶中灌水,水振动的声音很小。 教师:同学3通过比较得出暖瓶中的空气振动是主要的振动形式,对比的思想运用的很恰当。 教师:开始的时候,瓶中空气较多,那空气柱振动就会? 同学:慢。 同学:瓶中空气越少,空气柱振动越快。 教师:所以,我们根据听到的尖细声来判断瓶中水量多少的原因就在这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7Xn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