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有关理论,回答后面的问题。 2005年,“超级女声”评选活动进行之际,李宇春、周笔畅等“超女”成了课间课后许多学生关注的焦点:观看他们的比赛,学唱她们的歌曲,主动加入“玉米”、“盒饭”等不断壮大的“粉丝”队伍之

admin2016-02-28  42

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有关理论,回答后面的问题。
    2005年,“超级女声”评选活动进行之际,李宇春、周笔畅等“超女”成了课间课后许多学生关注的焦点:观看他们的比赛,学唱她们的歌曲,主动加入“玉米”、“盒饭”等不断壮大的“粉丝”队伍之中,甚至还有学生模仿她们的发型、穿着打扮和一招一式。
    面对扑面而来的“超女”风暴,站在学生和教育立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女”为什么如此深受学生喜爱?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如何吸取、借鉴“超女”比赛的时代元素,让自己所从事的德育工作更具魅力、更有效果?

选项

答案(1)“超女”现象体现了当前青少年学生的“追星”现象,像“超女”之类的明星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追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人的少年时代崇拜英雄,这是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青少年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印证自己的想象,需要寻找一个可以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于是“明星”便随着这种社会需要、身心需要应运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心目中的明星,将不再具有当年明星那样对时代有着强烈的影响力,不再具有那种万众崇拜一星的模式。但对青少年的个人发展而言,这种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感情需要使“追星”成为一种必然。当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独生子女的现状,使他们缺少父兄们所有的手足情;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他们的父母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他们内心敏感、恍惚,情绪波动极大,需要平衡自己,需要诉说内心的种种体验和对青春的种种感觉。这时,“超女”们所唱响的歌曲将爱心和忧伤混合在一起,歌曲委婉、真诚、直逼心灵。青少年认为这是真正能够抚慰、震撼人们心灵的声音。在这歌声中,青少年仿佛听到了来自心灵深处的自言自语、迷惑与憧憬,一时间“超女”们成了青少年最遥远而又最亲近的朋友。 第三,追求时髦,寻求刺激,使“追星”成为一种风气。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辨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分清是非黑白,只是盲目地跟风模仿,相互攀比。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只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歌星中谁最红,他们就追谁。周围的同学个个都谈论“超女”,若自己不加入进去便觉得很没面子,于是便收集阅读“超女”的传闻报道、收藏她们的个人专辑,还模仿“超女”的发型、服装、言语。他们自我感觉浪漫、时髦,也给平淡的学生生活增添了乐趣。 第四,向往成功使“追星”成为对生活体验的结果。青少年对偶像“成功”的崇拜,不能不说是当前的市场经济氛围、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未来的就业竞争、父母对独生子女的高期望值等原因,把青少年推向了一种必须奋斗、必须拼搏、必须进取的新生活环境。事业的成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内蕴。“超女”们从平凡的女孩变成众人瞩目的明星,令青少年真实地看到了成功的榜样和希望,他们渴望成为这样的辉煌成功者。于是,很多的青少年抱着这种寻求成功者成功奥秘的心态,成为狂热的追星族的一员。 (2)作为班主任,可以从“超女”比赛的时代元素中得到以下借鉴: “超级女声”因具有公众性、形象性、开放性等特点,充分展示了大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极大。“超级女声”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个性的舞台。其“海选”的意义在于它真正实现了任何一个人都有三十秒的机会,任何人都可以想唱就唱。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个节目里获得一个均等的机会,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它最好地发挥了大众的参与性,这是大众为之着迷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满足了青少年心中的梦想和童话情结。 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提倡将更丰富的教育内容体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诸如性格教育、认知教育、情绪教育等。应更多地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方式,通过学生主动、亲身参与的活动和思考。来实现自我选择与自我反思的结合、内心释放与理性增长的结合。 同时,在校园中开展一些活动就可借鉴超级女声“海选”的模式,降低人选的门槛,不论年龄、性别,不论平凡或优秀都可参加。评委可不再是清一色的教师、专家、学者,而是学生自己。换一种角度和方式,通过调动学生的广泛参与性,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主动参与到校园的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使其个性积极、情感健康的功能和价值得以体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72C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