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在任何法律系统中,决定性的因素是行为,即人们实际上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人们的行为,规则不过是一堆词句,结构也不过是被遗忘的缺乏生命的空架子。”请结合本章内容。阐述其中的法理。
“在任何法律系统中,决定性的因素是行为,即人们实际上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人们的行为,规则不过是一堆词句,结构也不过是被遗忘的缺乏生命的空架子。”请结合本章内容。阐述其中的法理。
admin
2021-01-18
47
问题
“在任何法律系统中,决定性的因素是行为,即人们实际上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人们的行为,规则不过是一堆词句,结构也不过是被遗忘的缺乏生命的空架子。”请结合本章内容。阐述其中的法理。
选项
答案
法律行为是维系法律制度存续的关键因素之一。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也是通过法律行为,正是法律行为赋予法律以鲜活的生命。没有法律行为,“规则不过是一堆词句,结构也不过是被遗忘的缺乏生命的空架子”。 (1)法律行为的概念 法律行为(法行为),就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或者,作为法律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受人的意志的支配和控制,反映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对一定的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对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 (2)法律行为的结构 法律行为的构成需要一些条件,这些条件称为“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即法律规定的或通过法律解释确定的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 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又称“法律行为构成之心素”,是法律行为内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它们是行为主体在实施行为时一切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及认知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 ①动机。指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或动因。法律必须根据行为的后果来考察和评价行为的动机。从法律的角度看,行为动机的正当合法与否,与行为动机的善恶与否并非一一对应。一般而言,恶劣的行为动机既为道德所不尚,也为法律所禁止;然而,有时候道德上善良的行为动机在法律上可能受到否定的评价。 ②目的。目的是行为的本质要素,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达到或力求实现某种目标和结果的主观意图。法律行为的目的可能停留在行为人的心理层面,这需要通过从其行为的方式、情节或其他证据来推断其行为的目的。法律行为的目的往往采取明示或默示、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来体现。法律行为目的的表达并不是一切法律行为成立或有效的必备要件。 ③认知能力。法律行为的认定需要考察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行为目的的形成基于人的认知能力、水平,以及人对行为意义、后果的认识与判断。在法律上,根据人的认知能力的有无和强弱,将自然人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又称“法律行为构成之体素”,是法律行为外在表现的一切方面。 ①行为,指人们通过身体、言语或意思而表现于外的举动。分为两类: a.身体行为。指通过人的身体的任何部位作出的为人所感知的外部举动。 b.语言行为。即通过语言表达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行为。它又包括两种: 第一,书面语言行为,诸如书面声明、书面通知、书面要约和承诺、签署文件等。 第二,言语行为,即通过口语表达在说者—语义—听者之语言交际中完成的言语过程。 ②手段,指行为人为达到预设的目的而在实施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方法。行为方式(手段)是考察行为的目的并进而判断行为的法律性质的重要标准,是考察法律行为是否成立以及行为人应否承担责任、承担责任之大小的根据。主要有: a.与特定情景相关的行为方式。指某些行为方式只在特定的情形下方能使用,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b.与特定主体身份相关的行为方式。指某些法律行为的成立只与具有特定法律资格的主体(个人或机关)相关联,其他主体无权采用此种法律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即使采用,也不能认定为该法律行为构成的要件。 c.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相关的行为方式。指某些行为的实施以法律所规定的时间或空间作为条件,故此选择时间和空间就成为法律行为方式的特定内容。 d.与特定对象相关的行为方式。指有些法律行为所实施的对象是特定的人或物,其行为方式由该特定对象的性质所决定。 ③结果。法律行为必须要有结果,没有结果的行为,一般不能被视为法律行为。法律通常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区分行为的法律性质和行为人对行为负责的界限和范围。行为结果是行为过程和全部要素的综合体现。判断法律行为结果主要有两个标准: a.行为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这种影响或者是表现为对他人、社会有益,或者是表现为对他人、社会有害,即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行为—行为人之间的联系是确定其结果归属的重要线索,在这里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考察。 b.该结果应当从法律角度进行评价,即由法律根据结果确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和类别: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等。 (3)法律规则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法律规则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法律行为来调整法律关系。现行的规则无论是规定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还是责任,都要通过对法律行为加以干预才能产生效力。权利的实现要求主体积极行为,义务的承担要求主体作为或不作为,责任的承担也是对主体法律行为的可为或不可为、行为的范围进行限制。没有法律行为,法律规则不可能对人形成的主观目的、动机、认知能力直接进行规制,也不可能对不存在意识的法律客体进行规制;如此,法律规则就只是一纸空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6CIUFFFM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真题)秦始皇三十三年,咸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
法律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其主要途径不包括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下列部门法中按照社会关系调整的机制这一标准划分出来的是()。
“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维护和保障立法的科学性”是指法律制定的()。
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的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有()。
关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达A站时,甲在沉睡,乙也没有醒。甲未能存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付了额外的费用。甲诉至法院,要求乙赔偿自己的损失。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法律责任承担的基
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达A站时,甲在沉睡,乙也没有醒。甲未能存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付了额外的费用。甲诉至法院,要求乙赔偿自己的损失。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甲和乙之间法律责任承担
甲、乙、丙3名大学生去“粗粮馆”用餐。粗粮馆的广告上写着“每位25元,国家公务员每位20元”。甲、乙、丙3人认为这是对非公务员消费者的歧视,违反了《宪法》第33条以及《民法通则》第3条关于“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的原则,侵犯了公民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
随机试题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都具有的主治功用是
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费的估算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
下列不属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是()。
Themassmediaisabigpartofourculture,yetitcanalsobeahelper,adviserandteachertoouryounggeneration.Themassme
不等式|2x—1|+k+1|>2的解集为()。
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当前,“微信付款”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支付方式,下列与其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WhydidShermanAleksyonlytakedayjob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