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到2014年底,中国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已有20多个,其中北京、上海等特

admin2022-09-28  47

问题 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到2014年底,中国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已有20多个,其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达2000多万。社会学家说,中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
    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首先是一种进步。这意味着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但是,刚刚离开“鸡犬相闻”的村落、单位不再“办社会”,难免要面对种种不适应。首当其冲的就是:该如何和陌生人相处?
    多数人会本能地希望把必须要相处的陌生人变成熟人,托关系、人找人,因为“熟人信得过”“熟人好办事”。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则首先选择不信。公共场合看紧自己的包,如果别人委托看包,多半要摇头。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心里先犯嘀咕,“不会是陷阱吧”。看到小偷,犹豫着是否要干预,担心过后被报复。而诸如“扶人者被诬陷为撞人者”“拾金不昧却被讨要更多的钱”等案例,更强化了“帮助人可能惹麻烦”的心理,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也让人的情绪变得负面。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认为这是让自己利益免受伤害的必要方式,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道德滑坡”;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见死不救”,另一方面又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别“出手”、少“出头”。透过这种纠结,不难发现,人的内心始终在向往温暖,良知和传统美德远未消失。同时这种纠结也在提示,在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重构社会信任这一课题。
    “陌生人社会”并不必然伴随着冷漠。如果说在“熟人社会”,日常生活更多地可以通过道德来实现自律和他律,那么在陌生人社会中,彼此不熟悉、人员流动性强等因素会削弱道德的他律作用。这时就需要建立起法制的权威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法律制度凭借其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承载着社会成员最普遍的信任。彼此陌生的人交往时,尽管他可能并不清楚对方的状况,但会相信一旦出现欺诈失信行为,可以通过正当的方式“讨到说法”,也相信能得到公正的裁决。相应地,陌生人摔倒了多半会去扶,因为相信万一被讹诈,法律会还原真相,而不诚信的一方会受到制裁。
    信任的重建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大力推行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无疑极其必要。不过,当完全陌生的两个人相处并涉及种种复杂的利益时,道德是否缺席是谁也拿不准的事。核心的任务是树立起法制的权威,让人们对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有信心,进而自觉按照规则和公共精神办事。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陌生人社会”的理解。
    要求:层次清晰,语言简洁、通顺。字数250字左右。

选项

答案“陌生人社会”是相对于“熟人社会”而言,是指随着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所构成的都市社会。陌生人社会打破了传统熟人社会的熟人关系,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增加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在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重构社会信任这一课题。一方面要大力推行诚信教育、道德教育,让道德发挥自律与他律的积极作用,构建诚信社会,另一方面要建立起法制的权威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法律制度凭借其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给予社会成员最普遍的信任,进而自觉按照规则和公共精神办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4au3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