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

admin2016-12-15  56

问题 给定资料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2.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一种全新的财富创造方式,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现在已发展壮大成为21世纪的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它不仅改变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形式,而且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成为许多国家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无论是在产值、就业、出口贸易还是在增长速度等方面,它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强劲的增长动力。
    2012年12月17日,大连又一次让世界瞩目。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在这里拉开了帷幕。在这场展示大连文化产业的盛会上,沙河口区成为国内外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规划完成”“大连文化产业从沙河口走向世界”一时间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重点。沙河口区受大连市委、市政府委托,承办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背后的软硬实力更是吸引了各主流媒体关注的目光。
    盘点沙河口区年度亮点.以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为重点,沙河口区现代服务业再次实现新突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产业先行区、智慧管理创新区、宜居和谐示范区正破浪前行。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总部经济园、电影综合体等大项目顺利推进,星海湾金融商务区、西安路商务商贸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地区生产总值6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9%,新引办百万元以上企业超690家,大型招商活动吸引境内外争相投资达128亿元。19个重大民生项目和公益事业项目全面展开,“帮万家”服务队越来越成为沙河口区域内外市民全天候的居家帮手,中国青年新领军者大赛享誉全国,成为政府引导就业创业靓丽名片,家庭医生、新市民中心、弃管楼改造样样暖到了老百姓的心田……,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表明了沙河口区坚持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得益于以“软环境”打造“硬实力”的坚定信念。
    “软环境”就是“硬实力”。沙河口区深刻懂得这句话的浑厚内涵。“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就是沙河口区在这场软实力风暴中的座右铭、硬方向。一年来,沙河口区广泛开展了“服务企业年”“创新社会管理年”“机关作风年”“温暖民心月”“千个支部连千家,万名党员下基层"等活动,摸准行业脉搏,查准查实问题,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情况的评判权交给企业、放给群众。在全区大力推行以“首问责任制”为重点的机关作风、站点作风整治,实施了引办企业从工商受理到税务登记“全代理、零费用、一条龙”服务,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企业最佳便利。实施服务企业跟踪联系机制,根据企业需求,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为企业推介金融、法律、会计、物流、物业管理、商务接待等方面的服务机构,为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最周到、最专业、最贴心的生活服务。
    硬措施换来了城区软环境的快速提升,“招商、安商、富商”,“安民、富民、乐民”换来了市民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良好的软环境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聚集,推进了城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西安路商业区日均客流量达20万人次,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各类金融机构已达130余家,荣获了首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称号,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大连北良农产品交易中心等现代物流企业纷纷入驻,37家世界500强、跨国集团分支机构和59家总部性质企业在沙河口区落户生根。2012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同比增长15%;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同比增长20.1%。
    沙河口区在建设富庶智慧文明幸福新城区的道路上正阔步前行。“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再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具体行动。沙河口人深知,企业发展永不停步,群众需求日新月异,软环境建设就永无止境。沙河口区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城区的转型发展和功能升级,全面落实以首问责任制为重点的软环境建设活动举措机制常态化,实现品质城区的新跨越。
    大连沙河口区昨日召开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区长孙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颐了过去5年政府工作,同时公布了明年沙河口区政府工作重点。记者了解到,文化产业将是明年一个重点,并且是沙河口区未来的一个主要方向,演艺、影视、院线等影视文化产业、海洋休闲、景观、旅游等产业,都是重点。
    将出台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孙明表示,将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瞄准国际前沿、国内一流标准,稳步推进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完成规划设计,积极争取和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启动影视综合体、建筑设计大厦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扎实开展招商引企工作。
    在星海湾金融商务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将合理布局高端卖场、星级酒店等商务商业设施。
加快西安路二期开发,将加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西安路商业区影响力。
    影视海洋文化产业将是重点。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孙明表示,这将是沙河口区未来5年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方向。沙河口区将按照国际化、规模化、特色化的标准,突出影视文化、海洋文化、科技文化、服装文化的特色内涵,全力建设文化产业先行区。以旧城区开发改造为契机,科学规划布局,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和人才集聚。到2017年,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初具规模,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
    全年安排27个重点项目。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27个,年内完成投资130亿元。推动西安路城市综合体、证券大厦等7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总部经济园、同泰公馆等12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悦泰湾里、华都文郡等5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统筹辖区楼宇资源,建设街道中小企业大厦,加强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包装推介,吸引各类企业总部、各地商会会员企业入驻。
    3.2012年4月16~27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处“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先后赴沙河口区、西岗区、甘井子区、中山区、高新园区、旅顺口区、金州新区、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和长海县,进行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这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一是了解各区市县政府对文化产业规划的重视情况;二是了解各区市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三是通过座谈研讨,现场进行对各区市县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服务,达成对本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共识;四是对各区市县具有特质性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实地考察。五是通过调研,对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重点发展战略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咨询服务。
    课题组通过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情况的研究和分析认为.目前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有以下五大重要趋势和五大重点问题.并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七大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五大重要趋势
    1.重视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的“顶层设计”。大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研究制定《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大连市文化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一2015)》《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文件政策,将有望在2012年年中颁布。各区市县政府也逐步对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予以重视,将陆续着手研究制定。其中,中山区政府在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的“顶层设计”上比较完善并走在前列。研究制定出台了《中山区促进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大中政办发[2011]45号)》《大连市中山区人民政府关于颁发中山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牌匾的决定(大中政发[2011]53号)》《中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草案)》等政策文件。沙河口区“一城五园”的规划设想颇有气魄:西岗区“十二五”期间打造以俄罗斯风情街、香炉礁物流园、恒隆商业广场、圣奥海底世界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时尚文化集聚区,务实可行。
    2.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部分区市县政府在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上都有所探讨和实践。其中,中山区成立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区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组长由主管副区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文体局。负责起草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布产业指南,引导规范全区创意产业健康发展:西岗区政府由发改局牵头,发改局下设一个副处级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统领中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沙河口区成立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管委会,副局级行政编制,负责本区文化产业发展。
    3.新兴高端的文化产业发展及产业链条已见端倪。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门类齐全。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划分的9大类别,目前大连市文化产业涵盖这9大类别。从全市情况看,大连新型、高端的文化产业发展及产业链条,已见端倪。其中,可圈点的有:中山区的“两圈一带”及“四大功能区”的建设;沙河口区已形成的“四大园区”和“四大产业链”交叉融合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布局;高新园区大连动漫游戏产业已形成原创动画、3D技术及国际合作产业为核心的企业集群。高新园区“大连设计城”的设计产业“官、产、学、研”相结合,按照“低成本、高起点、国际化”三大发展战略,以“设计产业化、产业设计化”的发展道路,打造国内一流的设计产业孵化平台、国际一流的设计产业服务平台和交互平台。
    4.大连市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和基地发展态势向好。以中山区15库创意产业园、大连高新区动漫走廊、沙河口区星海创意岛创意产业园和瓦房店“辽南古文化市场”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集聚态势向好;以中山区大连思凡服装服饰设计基地、金州新区大青文化产业基地、普湾新区“鸿缘文化艺术产业基地”,旅顺“闯关东影视基地”等为代表的大连文化产业基地,近几年发展规模、水平及速度均令人瞩目。这些都值得研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
    5.大连市文化产业产量总值和增加值逐年提高。大连市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始终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大连市已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16000多家,从业人员近8万人,2008年实现增加值123.5亿元,2009年实现增加值143亿元,占全市GDP3.2%。2010年实现增加值为175亿元,占GDP比重3.5%,比2009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增幅22.4%,连续多年超过全市GDP的增幅,2011年,预估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3.8%。“十二五”期间,大连市的文化产业年均增长幅度不低于20%,到2015年末,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00亿元,占当年GDP比重7%以上。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600亿元,占当年GDP比重10%以上。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大连市国民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把大连建设成为具有巨大辐射能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和文化强市。
    二、五大重点问题
    1.大连市文化产业总量少、规模小,增加值低。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2011年大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5%,预计2012年为3.8%。发达城市上海、广州、深圳2010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是9.75%、8.03%、6.7%,而规模相近的城市杭州、青岛、宁波2010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是11.8%、7.7%、4.85%。大连甚至落后于长春、哈尔滨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3.79%。尽管统计口径可能不尽同,但差距较大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按照国家和大连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要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的要求,要完成“十二五”期间,大连市的文化产业年均增长幅度不低于20%,到2015年末,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00亿元,达到全市GDP比重7%以上,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争取达到1600亿元的任务,仍具有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2.大连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若要想促进文化产业能够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大连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从上至下,需要一个专门的具备管理职能和执法权的部门,来统筹规划和引领。“十二五”时期,大连市应学习借鉴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又好又快的城市的管理体制机制成功经验,按照“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更有利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3.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同质化,市级层面缺少统筹规划和布局。从全市情况看,一是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有同质化的趋势,如影视产业、动漫产业等;二是市内区域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高新园区、旅顺口区、甘井子区、金州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规模、层次好于北三市和长海县。据此来看,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也亟待需要从大连市政府层面上的规划、政策“顶层设计”,全域统筹规划和布局,尽量避免同质化导致的发展后的可能出现“窝里斗”的恶意倾轧竞争。尤其是要有政策和投资来鼓励北三市和长海县,借此次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发展、布局北三市和长海县“特质性”文化产业。
    4.对大连已有和应有的一些特质资源及产业重视开发不够。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中,对已有和应有的一些特质资源及产业,如大连的海洋文化产业、温泉文化产业、教育培训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等,资源认识分析不足,特质文化元素不清晰,产业品质品味偏低,市场开拓意识薄弱。而这些文化产业,无论是从资源优势上,还是从地缘优势上,恰恰是大连的应该重点突出发展的大连特质性的文化产业。如庄河的“剪纸”“农民画”,瓦房店的“复州古城”,普兰店的“温泉文化”,长海县的“渔村文化”以及北三市高科技农业观光、海洋休闲旅游等“特质性”文化产业,都需要给予重点的调研、规划和扶持。
    5.文化产业人才仍相对匮乏,相应的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关键是人才。但是我市目前,文化产业创意原创人才、文化产业创意管理人才严重不足,文化产业创意领军人才更是捉襟见肘。同时,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人才培养平台、投融资平台、文化产品交易平台等建设有待完善。如动漫原创及原创人才以及原创制作创新创业发展扶持资金;投融资以及前景看好的古玩字画交易;庄河红沿河剪纸、瓦房店复州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均亟待人才和四大平台的支撑。
    三、大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根据目前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重要趋势和五大重点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发展战略
性的建议。
    1.“顶层设计”宏观战略
    重视并科学制定好法规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研究制定出台有效的助推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能。大连市政府及各区市县政府,应进一步重点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策的“顶层设计”。明确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贸易促进政策、版权保护政策、法制保障政策等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提升其统一性、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促进作用,避免文化产业“一哄而上”的盲目性和“自发发展”的困境,这是当前真正推动大连市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2.“主题集聚”特质战略
    强调通过发展特质化“主题集聚”的文化产业,避免文化产业同质化,区域自身和区域之间能够围绕“主题”形成较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条。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及规律,全市深入调研可行性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突出“产业主题集聚”“产业元素特质”“产业链条合理”“产业规模成长”“产业效益倍增”等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要素,在大连全域和区域互动谋划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方向、模式、链条、规模及效益。
    3.“两个面向”市场战略
    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既有教育人民、引领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也有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属性的“双重属性”和精神性、消费的娱乐性和产业的依附性的“三个基本特征”,决定了文化产业既会生产经济效益,也会生产社会效益。因此,大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确保社会效益,而且还必须体现大连特质文化、地理及开放优势,把面向居民生活、就业、收入、幸福感的内需拉动和面向国际市场外部需求发展文化产业统一起来,深入市场调研,准确把握需求,优化服务消费结构,赢得市场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三大核心”引领战略
    重点要把握实施好“以创意、创业、就业为核心,引领中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孵化”;“以产业更新升级为核心,引领基地和园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成长”;“以政府规划、政策扶持为主导,通过投资标志性的大项目引领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端”。
    以创意、创业、就业为核心的中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较快人才聚集、加快园区聚集、加快资本聚集、加快载体聚集,为其提供“主题聚集”的场地、融资等便利成长和成熟的优先有限的良好孵化环境,尽努力改变中小型文化产业“自生自灭”的发展困境,提升中小型文化产业孵化的成功率。
    以产业更新升级为核心的基地和园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扩大产业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区域统筹发展,促进文化科技融合,推动产业与行业融合,来提升产业规模化水平和产业融合化水平,从而夯实基地和园区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规模和增加值。
    以政府规划、政策扶持为主导,通过投资标志性的大项目,来引领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重视考察调研,找准文创切入点,以创大品牌为圆心,规划高辐射带动力,强化对外交流、实施品牌带动、以提升文化产业国际化水平。
    5.“四大维度”空间战略
    第一个维度:面向大连各区域谋划,重点是整合资源,资源共享;一域一品,突出特质;全市互补,联动共进;规模发展,提升效益。以避免文化产业同质化,形成真正有双重效益的大连文化产业链条,建构具有大连特色的新兴文化产业体系。
    第二个维度:面向大连全域谋划,在已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是做大做强“高端”的海洋生态文化观光产业、大连温泉文化产业、教育培训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等具有大连特质的文化产业,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消费。
    第三个维度:面向中国,培育市场。重点是引进和推销市内外的“品牌”高端科技智能产业和高端智能服务业。以提升大连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第四个维度:面向世界,走出去,请进来。重点是引进和推销国内外的“大牌”高端科技智能产业和高端智能服务业,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6.“四大平台”建设战略
    引进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固然重要,培养和发现及重用本土文化产业管理、原创、领军人才更重要;完善相关平台的建设,对于文化产业促进发展,集聚、留住、使用文化产业管理、原创、领军人才,更是至关重要。按照产业导向、统筹推进、市场配置、引培结合的原则,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人才培养平台、投融资平台、产品交易平台等四大平台,为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创设更优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7.“先扶后奖”优惠战略
    研究设立大连市文化产业“基金”,为大连市文化产业提供发展资金保障。制定以文化产业“主题集聚”的中小型文化产业孵化机制,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消费。“先扶”,即制定以文化产业“特质化”错位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做大做强大连“独秀于林"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后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后奖”,即制定以文化产业规模、产值、增加值为依据的奖励办法,以增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先扶后奖”优惠战略,促进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大连市国民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把大连建设成为具有巨大辐射能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和文化强市。
    要求:
    请考生就下面的两道题目作答,不少于2000字。
如何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园区建设?

选项

答案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启动文化产业创新园区建设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一种全新的创造财富的经济形态,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不仅改变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形式,而且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无论是在产值、就业、出口贸易还是在增长速度等方面,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和强劲的增长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用富含特色文化韵味的城市风貌,形成非对称性的比较优势。其中,演艺、影视、院线等影视文化产业、海洋休闲、景观、旅游等产业,都是重点。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有问题。若要促进文化产业能够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大连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需要从上至下设立一个专门的具备管理职能和执法权的部门,来统筹规划和引领。“十二五”时期,大连市应学习借鉴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又好又快的城市的管理体制机制成功经验,按照“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更有力地促进大连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同质化,市级层面缺少统筹规划和布局。从全市情况看,一是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有同质化的趋势,如影视产业、动漫产业等;二是市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规模、层次不平衡。 3.对大连已有和应有的一些特质资源及产业重视开发不够。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中,对已有和应有的一些特质资源及产业,如大连的海洋文化产业、温泉文化产业、教育培训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等,资源认识分析不足,特质文化元素不清晰,产业品质品味偏低,市场开拓意识薄弱。 4.文化产业人才仍相对匮乏,相应的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关键是人才。但是目前大连市文化产业创意原创人才、管理人才严重不足,文化产业创意领军人才更是提襟见肘。同时,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人才培养平台、投融资平台、文化产品交易平台等建设有待完善。如原创动漫、原创人才以及原创制作创新创业发展扶持资金;投融资以及前景看好的古玩字画交易;庄河红沿河剪纸、瓦房店复州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均亟待人才和四大平台的支撑。 二、对创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体制机制的建议 (一)管理平台搭建 启动管理平台搭建工作,落实“管委会”的机构设置。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开发与建设要涉及多个建制区和多家单位与住户,在土地开发利用、发展项目规划上与辖区政府的意见不一致。是繁荣经济多建商住用房,还是按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要求减少人口密度,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组织指挥和协调这些工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变领导方式,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来说也是这样。政府在文化产业规划上,需要政策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将“管委会”的内设机构进行完善,设置所必需的职能机构。如规划、国土、工商、税务部门等,把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做实,使其能够担负起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职责。 (二)战略选择 根据目前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问题,对启动文化产业因区建设,提出以下发展战略性的建议: 1.顶层设计与灵活性相结合 重视并科学制定好法规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研究制定出台有效的助推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这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能。大连市政府及各区市县政府,一方面应进一步重点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策的“顶层设计”,避免文化产业“一哄而上”的盲目性和“自发发展”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政策的灵活性,以激发地区人民的创造力为核心,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2.主题集聚的特质战略与两个面向的市场战略相结合 通过发展特质化“主题集聚”的文化产业,避免文化产业同质化,区域自身和区域之间能够围绕“主题”形成较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条。大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确保社会效益,准确把握需求,优化服务消费结构,赢得市场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做好“三大核心”引领战略与“四大平台”建设战略 以创意、创业、就业为核心的中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加快人才聚集、加快园区聚集、加快资本聚集、加快载体聚集,为其提供“主题聚集”的场地、融资等便利成长和成熟的优先有限的良好孵化环境,努力改变中小型文化产业“自生自灭”的发展困境,提升中小型文化产业孵化的成功率。 以产业更新升级为核心的基地和园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化水平和产业融合化水平,夯实基地和园区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规模和增加值。以政府规划、政策扶持为主导,通过投资标志性的大项目,强化对外交流、实施品牌带动,以提升文化产业国际化水平。 围绕大连市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投融资、产品交易四大平台,为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创设更优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4AH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