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未来十年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admin2013-08-16  37

问题 材料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未来十年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材料二
    近日,昆明市一年级学生家长董先生微博吐槽“孩子一天写4小时作业……”一时间,“中国式家教”、“中国式接送”、“中国式作业”等“中国式教育”再次引发人们的热议,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中国式作业”,家长们大多表现出的是无奈。
    如今,孩子的家庭作业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孩子中午有作业。晚上也有作业,一写就要写很多页。临近期末考试现象更为严重,各科作业都特别多,每天晚上没有两、三个小时根本完不成。
    在作业量居高不下的状况下,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他们疲于应付,思维被束缚,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是效果并不明显。教育评价体系和高考的指挥棒没有变,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仍然依赖多留作业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成绩。一项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材料三
    广州市内一些热门小学,入学报名开始前总是提前出现长长的队伍。白云区云景培英学
校,家长提前两天即冒雨漏夜排队。天河区华景小学前的家长报名队伍,也从报名前一天晚上7时多就已经排开。而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门前也已有20多位家长在学校门口排起了长队。
    广东省政府督学、广州市教研室综合部主任李伟成介绍,只要是真正的符合人户一致等条件的地段生。就不需担心,不一定非得挤在报名第一天的上午排队。因为学校每年在招生前,会从派出所拿到户籍在附近地段的适龄儿童名单,对照地段内适龄儿童人数与学位数,也就是俗称的“摸底”,并且以此为依据看是否需要划分、调整地段。“每年一些学校都有人排队,可能是有‘黄牛’放出学位‘先到先得’的消息,趁机赚取‘排队费’。”
    李伟成透露,尽管近几年人口出生率下降,但不少名校在接受新生报名后,发现“摸底”与真正地段内户籍适龄儿童数有差距,学位数远远不能满足地段需要,如去年东风路上某省一级小学就多出了100多人。而这100多人其实都是有“水分”的。“水分”就是指人户分离、空挂户等人户不一致的情况,某省一级小学有一年甚至发现,前来报名的一个孩子户籍的门牌号原来是一个公厕。
    “这些其实是一些关系户通过户籍部门,把户口空挂到名校地段内,达到择校的目的。”李伟成说。
    材料四
    陕西农民韩培印为了供儿子韩胜利上大学,含辛茹苦进城打工,当儿子终于大学毕业,他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的债,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老韩自己。他说:“我现在觉得上大学也没什么用,是不是?”
    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扩张的进程。11年来,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从1999年的100多万迅速飙升到2010年的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达到了22%(2006年数据)以上。同一时期,中国的GDP增长不到4倍,且主导中国经济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并不多。因此高校扩招的弊端逐渐显现,高校文凭整体性“贬值”。
    材料五
    “学有所教”是中华民族延续两千多年的期盼,也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为自己设定的艰巨目标。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都呼应着近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点。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代表说,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在国家统一实施、地方承担试点以及基层自主改革这三个层面,分别沿着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这四条轨迹展开,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作答要求:
参考“给定资料”,以“从教育改变命运说开去”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从教育改变命运说开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但近年来,“入学难”现象频发,学生心理问题引发一系列悲剧,高校毕业生薪酬连年下降……教育已经背离了“教化育人”的初衷,更粉碎了人们对教育改变命运的信仰。温家宝总理提出:强国必先强教,要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此,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从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素质教育,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是教育改革的宗旨。目前我国学籍与户籍相连,导致重点学校附近学区房价居高不下,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户口挂公厕”现象的出现似喜实悲。只有合理分配资源,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才能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整体提高。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基础。惟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当前的学校教育重心偏离,多数学校只关注学生成绩却忽视学生素质教育。学校以增加作业的方式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学生却疲于应付繁多的作业。结果却是只见作业增多,不见学生成绩提升,更妄谈素质教育。导致这些后果的根本原因在于片面的教育评价体系和高考这根指挥棒。故此,当前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全面增强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多元化的人才,这也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转变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理念。 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伴随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严进宽出的入学模式导致高校学生在高校期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高分低能”的问题在高校延续,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质量,其直接表现就是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国家顶层设计要科学合理外,高校自身也要勇于改革自身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不能盲目的扩招。此外,在高校学习当中,除了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也要注重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政府的职责。必须通过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素质教育、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从而使教育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3wq3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