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宇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人无信不立”。信乃立身之本、创业之圭,也是行事之基。如果把

admin2011-01-08  11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宇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人无信不立”。信乃立身之本、创业之圭,也是行事之基。如果把公权机构比作“鱼”,则公信即为“水”;不难想象,“鱼”一旦离了“水”则寸步难行。一段时间以来,在某些领域、部门和机构,因公信缺失、公信瑕疵而导致的公信力下降,使一些地方干群疏远,关系紧张,情绪对立,社会矛盾增多。这不仅有损政府形象和声誉,更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公信无疑是肯綮和支柱。公信一旦“动摇”,势必导致整个社会信用出问题。面对公信领域的突出问题,“立信”应成为公权机构及公职者认真思考解答的“必选项”和“首选项”。
   “立信”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失德者失信,作为公务人员,理当承担比普通公众更为严苛的道德标准和质问,理当拥有高度自觉的道德警省与思虑。失信者亦多失于言。反思一些公共事件,有关方面倘若言必归真、事必求实,不加躲闪地回应公众质疑,不加遮掩地还原事实真相,不加偏袒地明辨是非曲直,应不至于激化矛盾、失去信任。无功不立信,群众喜欢干事者,支持创业者,厌恶滥竽者,憎恨腐败者。只有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人民干事创业、为国家建功立业上,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拥护。
   “信”欲“立”,还须“信赏”、“信罚”。相对来说,公权机关信“赏”不是很难,这一点,不妨学学“商鞅城门立柱”、“干金买马骨”;更为重要的是信“罚”,更难做到的,也是信“罚”。罚生威,罚立信。对“犯了错”的公务人员来说,根据相关法纪、制度和程序,究其错,问其责,罚其过,不仅是维护规则、保障公正公平的必须,也是以儆效尤、保护挽救干部的必须,还是重建形象、再塑社会公信的必须。究错、问责和罚过,务求深究、真问、严罚,最忌偏袒包庇、避重就轻、虎头蛇尾;否则,不足以树威,不足以服众,不足以立信。
   对“失信者”问责,不仅言之有理,拥有强大的舆论支持,还行之有据,有了严明的制度保障。日前,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对5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作出严肃处理,依照有关规定对169名事故责任人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1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们期待并相信,随着上述规定及相关制度的施行落实,问责将成为“经常”、变得“寻常”;而某些地方一度“动摇”的公信,也必将在这“常态”的问责中回归其本来的位置。
   2.海南东方市感城镇感城村和宝上村数千群众大规模械斗,酿成一死六伤的惨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基层组织涣散,缺乏责任心,面对群众强烈反映的社会治安问题,长期不作为;对群众间日积月累的矛盾,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终成大祸。
   无论是贵州瓮安群体事件,还是发生在海南东方的群体事件,暴露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基层政府与民众联系最为紧密,如果官员公信力不足-信用、信誉、诚信不高,干群关系、警民关系就容易紧张,一有导火索就极易爆发。
   海南这一群体事件再次验证了公信力对于政府的重要性。冲突对立双方同时指出当地官员和警察丧失公信力:一方面是当地政府和派出所对民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麻木不仁,埋下了祸根;另一方面是官员和警察贪污堕落,在群众中失去了公信力、影响力,难以说服劝阻民众。可见,由两名学生打架的单一事件演化成群体事件的原因十分明了。
   也就是说,由于当地政府公信力不足,既不能有效预防群体事件发生,在群体事件发生后,也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导致问题不断升级。这充分暴露出一些基层政府长期以来对民意极其漠视,由于不重视公信力建设,政府信誉自然而然在民众心中打了折扣,轻则不信任地方政府,重则对地方政府宣泄不满。
   政府公信力是群体事件的“防火墙”。政府公信力越高,“防火墙”就越坚固,群体性事件就会越少。有人说,政府公信力是检验社会和谐程度、廉政水准、社会氛围的重要标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政府公信力是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的主要力量之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如何打造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世界性命题。2007年联合国举办的第七届“政府创新”全球论坛,其主题就是“建立对政府的信任”。显然,一个现代政府各种体制和制度改革的目的都是强化政府公信力,而民众推动政府改变作风或者完善制度,实质上也是在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但遗憾的是,部分基层政府和部门可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当然,政府公信力建设主要还在于政府自己。通过各种社会重大事件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代价无疑十分高昂,是不可取的。比如,海南群体事件相信会推动当地政府反省自己,但却付出了生命与血的代价。地方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打造自己的公信力,把公信力建设当作一切工作的基础。
   其实,现代社会与公共事务沾边的领域,都高度重视自身公信力的塑造。比如,医院塑造公信力的目的就在于让就诊人数上升、医患纠纷数量下降、患方满意率上升。再比如,媒体塑造公信力的办法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提高公众认可度、报刊发行量和广告收益。而政府公信力是整个社会公信力的基础和核心。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公信力建设需要长期积累,而不是短期突击就可以成就的。政府的公信力只能储蓄不能透支。
   3.2007年10月13日,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七组村民周正龙,于10月3日在该县神州湾一处山崖旁,用胶片和数码照相机同时拍摄到两组清晰的野生华南虎照片,经陕西省林业厅组织野生动物专家和影像专家共同鉴定,照片是真实的。从而宣告失踪了20多年的野生华南虎重新被发现!
   2007年10月15日,网上出现了一个帖子,《陕西华南虎又是假新闻?》,帖主“党指挥枪”在文章里提到“陕西出现华南虎”的新闻被众多媒体转载之后,也引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质疑声音中,主要是针对老虎图片的6个疑点,并指出,该新闻所配的老虎图片有PS之嫌,并要求网友们都来帮忙鉴定。
   2007年10月16日,最早认可这些照片并视之为珍宝的陕西省林业厅对于照片“造假说”予以反驳。
   2008年5月1日,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行,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2008年6月29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陕西省监察厅新闻发言人岳崇在会上通报,13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孙承骞受行政记过处分并被免去副厅长职务,陕西省林业厅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关克受行政撤职处分,林业厅厅长张社年受行政警告处分。
   从周正龙对着全世界媒体的聚焦拍着胸脯慷慨激昂地赌头,到陕西省一些政府官员面对各方的质疑咬死牙关力挺“周老虎”;从国家林业厅的态度暧昧,迟迟不公布调查结果,到陕西当地官员发生内部分裂,一些人从挺虎转而打虎;从官方调查的山穷水尽,到网络惊现年画老虎的柳暗花明,其中种种的蹊跷曲折,套用一句案件侦查中使用率最高的成语,真是“扑朔迷离”,更何况又有人放出了“年画造假”的烟雾弹来搅局。而更要命的是,湖南华南虎又不失时机地跳出来幽了陕西华南虎一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此事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一个“拖”字诀挽救不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危机。在2008年两会上,陕西省官员畏记者如虎,避之犹恐不及,更说明拖是拖不下去了。道理也很简单,越拖延就越证明背后必有不可告人的交易。
   华南虎事件的意义远超出了“照片”真伪或“华南虎”是否存在自身,而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一种考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诚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允许政府在工作中“犯错误”,但是,不能原谅政府“撒谎”,缺乏诚信。
   这种要求政府诚信的背后,是什么呢?是人民群众对不诚信的抵制,以及对诚信的需求。毕竟,如果一个政府部门都无法做到诚信,那么市场、行业的诚信也就无从谈起。
   4.据媒体报道,24岁的玉溪男子李某某因盗伐林木被刑拘,进入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后于2009年2月8日受伤住进医院,4天后死亡。警方解释说,他是在与同监室的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因为蒙着眼被狱友踢打后撞到墙壁受伤。
   此事披露后在网上引发热议,网民对此纷纷发表看法,指出“躲猫猫”致死人“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力”,“躲猫猫”实在“太危险了”。“今天你躲猫猫了吗”一时成为网络流行语。作为网友讽刺、调侃的对象,“躲猫猫”甚至被评为年度网络“雷词”。
   5.2009年6月17日,归湖北荆州市管辖的石首市一酒店内发现一具尸体,死者为酒店厨师,还留下一份遗书,因死因不明,死者家属将尸体停放在酒店大厅。事后两天,数千群众围观,阻碍交通,部分警民发生冲突,多部消防车辆和警车被砸坏。25日,石首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介绍,公安部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权威法医专家已认定涂远高系高坠自杀死亡。家属接受科学鉴定的结果,在经历了长达8天的“护尸”行动后,终于同意将涂远高的尸体火化。
   在此一年前,贵州省瓮安事件发生。2008年6月22日,贵州省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17岁的李树芬被发现死于河中。公安机关作出“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结论,死者家属对此不满。6月28日16时,死者家属邀约300余人在瓮安县城游行,最终导致暴力事件。和瓮安事件一样,石首也是一起普通的案件没有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但是受到了大量的群众围观,在政府行为饱受质疑的情况下,政府没有作详细的解释,而是定性为“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推波助澜,因此派来成千上万的警察“稳定社会”。然而警力给聚集的人们的感受就是:政府动用武力可能就是要遮掩一些群众质疑的真相。因此谣言飞速传播,参与质疑的群众几何倍增,有人甚至不惜千里迢迢,奔赴现场,探寻真相,政府的公信力遭受空前的重创。
   6.搭建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时代各地政府部门必修的功课了。从原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湖南红网发帖给网友拜年问好、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邀请网友“灌水”“拍砖”,到湖南省株洲市纪委首创网络反腐引全国关注……各地官员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网络时代政务改革的欢迎。与此同时,各地的市长信箱、领导留言板几乎无一不是爆棚,更说明民众呼声在网络时代成为一种新意见阶层的可能。
   但说到底,网络问政需要一个常态化和制度化的通道才可真正成为行政运转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在最近召开的兰州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兰州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网民留言办理工作机制,积极对待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网民留言的回复,原则上不得超过10天。
   对网民的留言,10天内必须回复,听起来让人欣慰。但事情要是再深究一步呢-10天内回复,要是一些部门的回复是: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转交给有关部门,无论网民的问题此后是不是泥牛入海,反正这个答复已经算是完成了“10天内回复”的行政要求,网民对此又能如之奈何?回头看看之前政府部门开通过的“市长热线”“市长信箱”这样的官民通道的实效,大家的这个担忧不能说毫无理由。如果真的这样,一段时间以后,损失最大的恐怕还是政府的公信力。
   所以说,在网络时代,当网络问政方兴未艾,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难的并不是“10天内回复”,而是在规定日期内如何回复的问题。政府部门利用好网络问政平台的基础,一是政务信息充分公开、透明,二是政府部门有容纳网民问政的诚意。如果只是将网络渠道作为时尚化的形式点缀,无论开通多少个通道,出台多少个“10天内回复”的行政命令,作用也难言乐观。
   网络问政的留言回复问题,考验的还是政府的办公效率和政治文明。虚拟的东西好说,实质性的改革才是有待认真观察的内容。网络问政风气最盛的广东省,不仅地方领导层率先开博,且在近年的网络问政中,摸索出一套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网络问政链条,这种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政府倾听和汇聚民意,达到官民之间较为充分、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值得各地对网络问政跃跃欲试的政府部门研究和借鉴。
   7.网友通过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开设的“县长信箱”投诉和反映问题,很快得到政府红头文件回复,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的这种做法不但快速解决了问题,而且也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2009年6月11日,记者登录镇安县政府公众信息网的“县长信箱”,最新一条的回复是,镇安县教育局6月4日发来的镇教函(2009)22号红头文件,关于“强烈要求城小(城区第一小学)缩小办学规模”信件的复函。此前一封署名为“众多孩子家长”的信件反映:孩子在城小上学,平均每班70-80人,小孩太多,老师根本管不过来,上课也听不见老师讲课,问题很多……
   复函的内容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随即成立了调研组,并召开班子会,研究解决方案……待扩建完成,必将缓解城小大班额问题。记者细数了该政府网站上的“县长信箱”,截至6月11日,一共有421封回复,其中410封都是各单位用红头文件进行回复的,占到了97%。
   镇安县电子政务中心股长王芳杰说,他是负责政府网站“县长信箱”的维护人员。“县长信箱”栏目从2006年1月12日开办以来,最初回应网友时,只是将有关单位的答复,用电子文本粘贴上去,结果遭到网友质疑,认为是网管自己编造的。“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加重了矛盾激化。”
   2007年,时任镇安县县长的柳宪军(现任镇安县委书记)到网站检查工作,得知网民对这种简单回复形式不满意,当即表示要尽快重视起来。此后,柳宪军将这一意见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很快,政务中心向各单位发去了“回复网友问题时,必须加盖公章”的通知。试行一年后,自2008年2月28日开始,政务中心又发文要求各部门在回复网友问题时,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且以红头文件形式回复。
   王芳杰说,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事实证明,这并不是在搞形式、走过场,而真正起到了作用。凡涉及到一些部门回复时,由于使用的是红头文件,当事部门必须认真对待、认真解决。而对于网友来说,这种形式既节省上访时间,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2009年5月初,镇安县邮政局被一个名叫“路见不平事”的网友投诉,建议县邮政局规范员工工作作风。邮政局调查之后,很快用红头文件进行了回复。
   6月11日上午,邮政局经营部主任曾涛说,用这种红头文件回复形式很好,对服务行业能够起到监督作用,同时也能起到有些政策宣传不到位,通过这个平台再次普及的作用。他希望网友在投诉时,事件更详细一些,针对性更强一些,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去调查、落实。“县长信箱,让信访群众得到了有效分流,来这里上访的群众明显少了。”镇安县信访局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
   据王芳杰透露,他们下一步还将把“县长信箱”做得更透明些,能够让每一个网友看到给县长的信,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8.如今,地方政府欠债不还,法院对于地方政府执行难的报道屡见报端。这不得不让人们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进行重新审视。
   1995年,黑龙江省兰西县修路。由于县财政没钱,只好向社会借资,此间共向百姓借1323万元。但公路建成至今已近14年,修路款一分钱也没还。
   亡羊虽可补牢,但地方政府一朝食言,会自上而下破坏整个社会内的相互信任。没有信用便没有市场,对于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不可不察。
   2009年6月6日,腾讯网就该话题进行了讨论,共计8000多人参与了讨论。
   对于地方政府欠债不还的行为,大多数网友都表示相当气愤。
   来自广州市的一位网友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拿的是真金白银,还有人心。”语气虽是调侃,但非常准确地说出了现在某些官员作风的变化,以及政府欠债不还对政府公信力的严重伤害。
   来自上海市的一位网友对赖账政府表示了更深的失望:“我们不相信他们会讲道理,我们不信任他们所说所做的一切,但我们不得不忍受他们。”
   也有网友用更客观的视角来分析问题,指出地方政府也有苦衷,同样来自上海市的网友指出:“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说法,大家庭的主人不好当,多学习多理解,我们应该相信领导,相信政府的智慧。”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很多地方的政府都出现了欠债不还的现象?
   法院“执行难”目前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介绍,政府与国家机关已成为海南案件执行中被强制执行难度较大的两类主体。到目前为止,全省各级法院以政府、国家机关为被执行人的,尚未执结的案件共有93件,标的达1.47亿元。
   众网友对执法不严使政府欠债不还现象无法根治表示了认同。
   来自深圳市的网友指出:“没有这么多信用问题?问题的关键就是看惩治力度。惩治不力,再多的法律再多的规章都没用。因为每出台一个条条框框依然有漏洞的存在,那些所谓的法律条文对行政者而言形同虚设。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现在的问题是家规不严,国法不依,何以治人。”
   来自深圳市的网友更是大声疾呼:“信托,一个古老的用词,为何在今时被破坏殆尽?一个简单的手段:从法律到行为上给予贪腐、欠债的官员以严惩,拿点实际行动出来。”
   9.油价又上涨了!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400元。与以往人们质疑涨价加重民生负担不同,此番油价上涨带给公众更多的则是浓重的被忽悠感-就在涨价前夕的端午节,根据此前宣布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关成品油即将涨价的传言甚嚣尘上,国家发改委对此紧急辟谣,成品油价格近期不会上调,并和颜悦色地安抚大家过好端午节。
   然而,义正词严的辟谣却遭遇发改委戏剧性的变脸。辟谣不到四天,就宣称上调油价,理由自然也源自成品油定价机制:即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而根据监测,自2009年3月25日国内汽、柴油价格上调以来,国际油价从当初的40多美元一桶一路飙升到了62美元,已到了调价的节点。
   本是按照定价规则的正常调价,缘何变成了发改委公然藐视公众智商的变脸行为?有一种说法是,由于调价适逢端午小长假,出于维护市场秩序的考虑,政府为防止提前宣布涨价引发市场囤油而导致缺供。这似乎能一定程度解释发改委导演这场令公众错愕的调价游戏的原因。而在此过程中饱受信息欺骗,抑或利益受损的公众,则显然不会偏信所谓的市场秩序维护之语。根据此前石油巨头追随国际油价快涨慢跌的经验,公众更偏于认定,相关部门充当的只是垄断集团利益攫取的帮手,防止公众提前囤油、避免石油集团利益受损是真,维护市场秩序则更像是一个借口。
   在此语境下,相关部门显然在信息发布上造成对政府公信的损害,受到了舆论挞伐。其实,仔细回顾近期发改委面对调价问题上的踌躇辗转,公众对相关信息的质疑由来已久。自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式实施后,根据定价机制计算出的调价预期一再放空,这不仅让备受折腾的车主颇有怨言,还曾一度引发业界“定价机制运转不到位”的质疑。而未能及时公布涨跌因由的发改委,也因此陷入了“朝令夕改”的公信力危机。
   这些质疑,实际折射出公众对相关部门的信任危机。而追根溯源,导致这一系列信任危机的根本,实质正是相关部门在信息发布上的三缄其口、讳莫如深。此前,在强烈的调价预期下未及时公布不调价原因,使得发改委在政策运行的决断方面颇受质疑;而此番,更是在信息发布上自摆乌龙,公然藐视公众智商。如此对公众信息动辄藏掖、打太极的做法,最终导致了这样一场闹剧。
   其实,在成品油调价这个敏感问题上,只需做到信息发布的及时透明,对成品油定价机制严格执行,公众对油价是涨还是跌,就会有着稳定的心理预期,而不会陷于紧张惶惑,对政府的不信任自然也会无声消弭。因为,只要忠于定价机制,有涨必有跌的市场,从民众那里得到的,也必然会回馈给民众。在这样的思维理性下,民众自然不会在信息真空中感到恐慌;同样,政府及时、公开、坦诚的信息发布,也可以让民众更准确地得到及时的市场调控信息。只有两者的同步有效运行,民众才可以在市场与政府行为的吻合中看到信任感,从而真正找到自己的行为归属。
“贵州省瓮安事件”“湖北省石首事件”等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某市政府准备起草一份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文件,请结合给定资料,指出当前导致政府公信力不高的一些原因。
   [要求] (1) 准确全面,条理清晰,有针对性;
   (2) 分析透彻,表达简明扼要,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导致一些政府公信力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1) 一些地方和部门违法违规,不秉公办事,不正视群众的诉求,不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导致失信于民; (2) 有些地方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市场监管不严,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意识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 (3) 一些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的政策朝令夕改,诚信意识淡薄,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致使政府的权威性下降; (4) 一些地方政府讲排场、比阔气,职能部门公务不透明,肆意挥霍国家资财,奢侈浪费严重,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5)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不是在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存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等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3sA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