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洋洋想玩“开奖”游戏,他画了很多奖券,还大声叫嚷:“快来摸奖呀!特等奖自行车一辆!”童童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推给她一把小椅子,告诉她:“给你,自行车!”童童高兴地骑上去。强强也来了,也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还是推给他一把椅子,强强也很高

admin2013-09-18  30

问题 大班的洋洋想玩“开奖”游戏,他画了很多奖券,还大声叫嚷:“快来摸奖呀!特等奖自行车一辆!”童童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推给她一把小椅子,告诉她:“给你,自行车!”童童高兴地骑上去。强强也来了,也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还是推给他一把椅子,强强也很高兴地骑上去,两脚模仿着踩踏板的动作,蹬个不停。老师也来了,洋洋高兴地让老师摸奖,结果老师也摸到一个特等奖。洋洋迫不及待地把一把椅子推给老师,还说道:“恭喜恭喜,你摸到一辆自行车!”可是,老师却说:“你这自行车一点也不像,怎么没有轮子呀,应该给它装上轮子!”洋洋低头看看自己的“自行车”,愣住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洋洋忙着按老师说的给他的“自行车”装上轮子,开奖活动不得不停了下来……
    老师对洋洋游戏的干预合适吗?请对洋洋的游戏方式和老师的干预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断。

选项

答案老师参与洋洋游戏的干预是不合适的。 1.在这个案例中,洋洋用小椅子替代自行车,来实现他“摸特等奖”的情节构思。这表明他: (1)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有很强的角色更换意识; (2)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能自觉表现故事内容; (3)具有一定表演意识; (4)具备一定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但表现水平尚待提高。 这一阶段,幼儿能够成功地以物代物,表明幼儿象征思维的发展。替代物与被替代物越不像,越具有符号抽象的意义。而教师以角色身份对洋洋所选择的替代物提出了质疑,认为小椅子不像自行车,试图引导幼儿按真实的样子加以改装,结果阻碍了幼儿的游戏想象,中断了幼儿原来的游戏情节,因此这种干预是不恰当的。 2.老师正确的做法应该: (1)为幼儿提供较多种类的游戏材料,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多样化探索; (2)在游戏初期应尽可能少地干预; (3)随着游戏的展开,及时给幼儿提供反馈,提高其表现故事、塑造角色的能力; (4)通过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来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3Bo9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