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年青的毛泽东报名参加了湖南新军。他从当时鼓吹革命的《湘汉新闻》上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这一新名词。接着读了江亢虎写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小册子,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admin2021-08-12  30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年青的毛泽东报名参加了湖南新军。他从当时鼓吹革命的《湘汉新闻》上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这一新名词。接着读了江亢虎写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小册子,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他对于“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说,“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受之影响在中国则“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他呼吁中国要实行“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并指出“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他说。
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在对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为持续的“忠告运动”,文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不主张起大扰乱.行那没效果的“炸弹革命”“有血革命”。
    显然,他反对所有的暴力革命,也包括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理论,相反倒十分欣赏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因为,这是一种温和的社会改良方法。
    毛泽东在与斯诺谈话时说:“到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920年5月,毛泽东为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来到上海。6月的某天,他特意前来拜访自己心中的偶像陈独秀。此次会晤给毛泽东留下至深的记忆,他说:“我第二次到上海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帮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到长沙,他受陈独秀之邀,参加创建湖南早期共产党组织。此时,他终于悟到十月革命之所以胜利,就在于“列宁之以百万党员,建平民革命的空前大业,扫荡反革命党,洗刷上巾阶级,有主义(布尔什委克斯姆),有时机(俄国战败),有预备,有可靠的党众,一呼而起,下令于流水之原,不崇朝而占全国人数十分之八几的劳农阶级,如响斯应。俄国革命的成功,全在这些处所”。
    毛泽东因为有以上的感悟,才于1920年12月1日,在给好友蔡和森、萧子升的信中说: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阀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我对于绝对的自由主义,无政府的主义,以及德谟克托两主义,依我现在的看法,都只认为于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毛泽东已经摒弃了温和的“呼声革命”,赞成十月革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不得不为的“一个变计”。应该说,他对列宁的武装革命已有了认同的理念。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2月6日)
    材料2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3
    由国家而民族,给世界东方带来巨变的,是一面标志人类理想的大旗。从空想的“乌托邦”“太阳城”,到“共产主义的幽灵”震撼世界,再到十月革命的炮响、苏共苏联的瓦解,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几多辉煌,也几多曲折。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围的发展,让《资本论》重新畅销,让“历史终结论”黯然破产,甚至让学者感叹“西方必须向中国学习礼会主义”。中华大地百年沧桑,也正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低潮而重兴的历程。
    “我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科斯曾如此说。中国所选择的道路、所提供的方案、所倡导的价值,拓展了发展中旧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充实了人类的制度宝库、治理宝库,更丰富着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向往。有发展中国家政要感叹“只有中国可以经营五十年以后的世界”。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如何理解“中华大地百年沧桑”,正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低潮而重兴的历程”?

选项

答案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以此为指导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尽管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包括20世纪末苏共苏联瓦解带来的诸多曲折,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并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2EOR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