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17年是“限塑令”正式施行的第九年。总的来看,取得的成效还是不小的,但依然难以让人满意。调查显示,“限塑令”处境尴尬:小商铺直接提供免费塑料袋,大商店卖塑料袋,已是司空见惯之事。在一些地方,“限塑令”可以说名存实亡,甚至几乎沦为“

admin2018-12-11  36

问题 给定资料
    1.2017年是“限塑令”正式施行的第九年。总的来看,取得的成效还是不小的,但依然难以让人满意。调查显示,“限塑令”处境尴尬:小商铺直接提供免费塑料袋,大商店卖塑料袋,已是司空见惯之事。在一些地方,“限塑令”可以说名存实亡,甚至几乎沦为“卖塑令”。
    当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甚至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从中赚得盆满钵满——手拎袋一律收费,连卷袋则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使“限塑令”沦为“卖塑令”。有些超市甚至根本没准备环保袋,想装东西只能买塑料袋,消费者想环保都不行。还有些商家通过“互联网+”推广塑料袋,付款时扫码关注,就能免费得“袋”。
    《光明日报》指出,想当初,超市、菜市场总是有人检查“限塑令”的执行效果,商家自然不敢放肆。但塑料袋的生产企业众多,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所更是五花八门,在旷日持久的“猫捉老鼠”游戏中,监管部门鞭长莫及,检查力度和频次跟不上,导致一些商家又肆无忌惮地提供、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塑料袋。
    面对塑料袋产业的各个相关方,《人民日报》认为,政策执行陷入监管难的困境。塑料袋几乎渗透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强大的监管力度,面对洪水般的生活细节也难免捉襟见肘,这导致政策的执行效率较低。塑料袋生产商和零售商家有着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也就有了逃避监管的动机。从塑料袋的生产到使用,每个环节都存在逃避监管的动机,但缺乏严格、长效的监管机制,使得“限塑令”陷于空转、难以落实。
    相比塑料袋,无纺布等材质的环保袋的便捷度始终没有显著提升,不仅价格更贵,携带也不方便。而塑料袋装完商品还可以装垃圾,哪怕要为此支付点小钱,在消费者看来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按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但消费者由于享受塑料袋带来的便利,已养成短期内难以割舍的消费依赖。不同于去大超市和商场购物,有时人们往往出于临时需求和购物冲动在一些小店铺购物,随身自备购物袋显然是不现实的。现实生活中的刚性需求,给了塑料袋继续泛滥的机会。
    在既有的困境之外,“限塑令”还面临新的难题,即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塑料制品产生了新的需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统计:按照平均每个订单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4000万个。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在互联网经济高歌猛进之时,塑料袋的问题已经不得不引起重视。
    2.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地出台了大同小异的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即如果项目失败,政府会给予一定补贴。然而,该类政策不仅引来舆论争议,也遭遇市场冷遇。一位投资者道出其中关键:投资公司最重信誉。凡是去申请政府补贴的投资机构,就等于证明自己是个失败者,政府需要你证明自己的无能才来补贴你,这是什么商业逻辑呢?旨在鼓励投资的政策,却被投资者敬而远之,这让人反思公共政策“初衷”与“效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工作要注意“时度效”,最终要看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揆诸公共政策,就是要有“效果意识”,考虑政策出台和实施之后的利益影响、舆论影响、社会影响,多角度考量、全方位把握,尤其是要换位到利益受损群体的角度想想,以底线意识防止“负溢出效应”。
    现实中,有不少抱着良好初衷的公共政策,由于少了点“效果导向”,往往横生枝节,甚至好心办坏事。比如,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强制铲除原有作物,为了实现产业扶贫而盲目跟风上马一些项目,引发公众不满;为了市容整洁而对小商小贩“一刀切”,相关政策在争议声中被叫停。这样的情况,不仅造成了“决策浪费”,更侵蚀到政府公信。
    效果好不好,归根到底是群众说了算。把民意请进门,是“效果意识”的必然要求。要知道,没有公众的参与,就没有民意的护航,本应在决策之前完成的意见交锋和利益博弈,就会延宕到决策实施当中,为决策推行埋设暗礁。公众参与不仅是民主程序的要求,也能检视修正专业主义、工具理性的盲点。可以说,民意是决策过程中的活性炭,能去除影响决策效果的有害杂质——那些未曾看到的风险、没能觉察的隐患。以欠缺专业知识而排斥公众参与、以“一提涨价就反对”而认为公众“非理性”的观点,无疑是片面且偏颇的,容易让决策失去最基本的公共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诚心,也要讲方法”。脱离实际地“浑沌开窍”、一厢情愿地“帮蝶破茧”、罔顾规律地“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始终以“效果意识”审视政策,杜绝“好事蛮办”,摒弃“好事虚办”,防止“好事滥办”,才能真正落实好意、办成好事。
    3.“选择性作为”虽然被一些媒体列为新词,但其实这种现象早就存在。对于各种政策、制度的选择性执行也早已成为众矢之的。
    所谓“选择性作为”,就是指一些领导干部只选择对自己、对单位或地区有利的事情作为,自己能捞政绩、容易出成绩的事情作为,而对于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那些得罪人的事情就不干或少干。自行其是、各搞一套,将中央和上级要求当耳旁风,无视党的纪律,是一种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国家利益之上的典型表现。
    200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暂停新的高尔夫球场建设并清理已建、在建的高尔夫球场项目。此后10年间,国家层面下达了10道禁令,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却从2004年的178家,增加到2013年的521家。有分析称,高尔夫球场是开发商牟取暴利、地方政府渴望政绩形象等诸多利益冲动的交汇点,一些地方政府不仅有建设的冲动,甚至还要帮助消除违规痕迹。
    一些地方在查找“为官不为”和“冷硬横推”现象过程中.也明确指出了“选择性干事”的问题,“就是上面说了就为,下面说了就不为”。这里提到的“上”,更多的是直接上级、顶头上司,而不是中央。因为,在那些“选择性干事”的人眼中,顶头上司往往能决定他们的仕途。
    尽管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抓各级政府执行力建设,但在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的落实上,“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等政令不畅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我们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早年畅销读本《细节决定成败》中的这句话,一语道破现实。
    4.2015年6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正式实施,规定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处50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
    如今,控烟条例实施已有两年的时间,在公共场所抽烟的人确实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也有人对“控烟条例”的作用表示质疑。
    一家生意不错的家常菜饭店老板提到,控烟条例实施以后,与以往相比,抽烟的顾客确实“少了”,但还是有一些人“不自觉”。同时,如果看到客人抽烟,店员会“随时制止”。
    这位赵姓老板坦言,有时在劝解客人熄烟时会颇为无奈,“制止的时候,有人听,有人不听。现在客人的素质不一样,有人一说就理解,到外面抽了;有的人当时说不抽了,待一会儿喝上酒,聊起天,又把烟点上了。我们老说,没用。”
    控烟条例第十三条第五款规定,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条例同时明确违反此项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对此,赵老板表示很为难,“客人吃饭的时候抽烟,我们进行制止。如果他不听,我们就报警,这样客人下次就不来了。"他表示,“我们只能是把排风和空调打开,放放烟,或者劝抽烟的人少抽,或者人少的时候再抽。”
    附近另外一家川味餐馆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有相同顾虑,“因为他们是消费者,我们也不好意思说。”他表示,平时只有其他客人对吸烟者不满时,店员才会出面制止,“如果客人不闹,我们基本不会说。”而制止的原因是“如果客人打电话举报,相关部门找到我们了,我们老板不也有责任嘛”。
    “现在政策太柔和了,光有热线电话不行。”赵老板说。对于如何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得有人比如执法人员经常定期检查之类的,让大家真实地知道这样做要罚钱。”
    一位吸烟者彭某则吐槽说:“我觉得控烟令作秀成分很大,比如我在工体看球,那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禁烟场所,但我身边的人吸烟,没有一个人管。每排都坐着民警、保安以及维护秩序的大妈和工作人员,但从未见过有人对吸烟者进行制止。”
    “如果所谓的禁烟令,继续像这样低处罚或无处罚,它只会成为一个令人唾弃的规定。”彭某建议,“可以拍照取证,还拿看球举例,如果我拍到某人吸烟,同时拍到他佩戴的年票,能提供他的个人信息,然后进行举报,并且真正能够对其进行处罚,那还是有效果的。现在举报方式好像只有电话,这也极不方便,建议增加网上举报窗口。”此外,彭某表示,自己一直遵守控烟条例的规定,不在政策不允许的地方吸烟,但却受到了二手烟的困扰。
    5.2018年5月16日,T市宣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放宽对各类型人才的落户条件,在T市无工作、无房、无社保、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可“零门槛”直接落户。
    政策发布后不到24小时。17日早上8:30.就有30万人下载并登陆了办理落户申请的“T公安”手机APP,导致网络受理渠道一度瘫痪。从“零门槛”网络申请,到要求先调入档案才可办理准迁证,再到调整之后,外省市有工作单位的人员不能申报落户,以及严格实行先落档后落户的规定,短短96个小时里,T市的人才新政经历了四次微调。
    政策实施的第六天,落户现场依然火爆。由于申请人数太多,T市每个区每天分配100个手续号。在现场负责落户细则的H区人社局专技科工作人员刘某说,很多工作人员都坚持工作了24小时。从周四开始,一天二三百号人,一直到周五、周六,连续了48小时,基本上只休息两三小时,人员非常紧张。如今工作人员对政策都理解透了,有缺少材料的会提前告知对方,资料齐全再来,政策不会变。
    据了解,办理落户的人员大部分来自京津冀地区,且很大一部分已经在京津冀地区有稳定工作。由于人才政策中对于无就业单位的人才要求调档,部分期望落户T市的民众仍在现场咨询调档和社保细则。至于如何判断人才有无外地工作,刘某解释,需要每一位办事人员签署承诺书,后期工作人员会逐个甄别,或是不定期抽样,进行事后追访。现在营商环境逐步提高,希望被吸引过来的人才能为T市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人才政策是否能够持续、会否作出调整改变,T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某表示,T市的人才政策并不是短期政策,没有窗口期,不会朝令夕改,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在T市放开落户之后,一些人看到了希望,也有一些人因为政策的技术调整而决定放弃。T市相关部门此前明确表态,不在T市工作、只想把户口“空挂”在T市借机高考移民、投机炒房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6.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德国政府将注意力转向了政策执行的问题,希望打破政策制定与执行“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在1995年,时任德国联邦内政部部长的曼弗雷德坎特就组建了“精干政府”专家委员会这一咨询机构,采取了一系列重审职能、精简机构的措施。“精干政府”力图将政府工作尽量减少到只保留国家的核心任务,缩减到履行法治国家任务必不可少的程度。经过改革,德国联邦政府部门的数量由原来的19个减少为14个。
    根据德国《基本法》即宪法规定,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律和规章,负责国防、外交、海关、铁路、航空、高速公路、邮政、联邦财政等涉及主权和全国性的事务,而州政府主要负责执行,负责中小学教育、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国内安全(其中包括警察事务)、短途公共交通、地方道路建设、水电及煤气供应、废水处理和城市建设规划等事务。县、小城市(社区)政府也承担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委托处理的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以及地方社会公共事务。每一级行政机构的职能都有明确规定,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边界十分清晰。
    在行政现代化的进程中,德国政府倡导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执行的合同化、外包化和市场化,倡导把行政管理部门转变为服务性企业,将一些项目交由社会团体或私营部门等非政府机构管理,大力改变过去公共服务一并由国家包揽的传统。如果仍由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提供服务,则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引入市场因素,以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即使确实需要政府部门办理的事项,在具体人员聘用上也灵活采取聘请外脑、专兼职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公职人员数量,充分提高政府决策的专业化水平。
    在最近十年里,着眼于官僚式规制及其给私营部门特别是给私营企业所造成的负担,德国提出了“更好的规制”的口号,通过解除规制和减轻行政负担来加强规制政策,并倡导使用一项特别程序,即“标准费用模型”来计算行政负担。在德国行政改革的历史上也首次在联邦层面上组建了“国家规制控制委员会”这个专门的专家委员会,旨在解除或减少对私营企业的规制,进一步激活私营企业执行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的活力。
    此外,为了确保公共政策执行的高效性,德国制定了包括内部控制机制、议会监督机制以及选举机制等一系列制度。近年来,德国政府还引人被称为“标杆管理”的绩效评估方式,以加强和改进公共政策的执行。德国各城市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联合会,主要负责实施“公共交互指标网络”。每一个网络都关注于一定的政策领域。而且众多的指标网络也开展相互合作,互通有无。另外,德国政府还强化市民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
    7.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网约车在各地蓬勃兴起,人们暂时遗忘了困扰地方多年、屡治不绝的“黑车现象”,越来越多的自用车加入了“网约”营运的队伍。各地陆续出台和听取意见的“网约车管理办法”就成为新形势下考验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的试金石。
    一些地方在设置网约车门槛时。直接规定网约车司机必须“具有本地户籍”。应该说,这一规定,对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来说,等于把大部分的网约车司机排除在外了。很多人惊讶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把网约车纳入“本地人福利”的思维方式,难道只有本地人才能利用网约车服务挣钱?甚至有人将其上升为“户籍歧视”和“权利不平等”的又一例证。
    其实,设置户籍限制,在很多地方和单位的求职招聘、社会服务等领域屡见不鲜,只不过这些年在放松户籍限制、淡化身份差别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单位不再将户籍视为招工、求学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前提条件。而今,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再次将户籍纳入治理思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考虑呢?
    不看好新政的人士认为,将外地户籍的人士排除在网约车之外,会导致能够网约的车辆大量减少,费用大为提高,而导致网约车这一本来十分便捷、快速的用车服务不再廉价和方便。而且,仅仅是地方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治理和限制,并不会产生什么效果,只不过,会导致跑遍城乡的“黑车”卷土重来,再次陷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管理怪圈。
    有人说,各地陆续出台的网约车新政,更像是一次消极的“软抵制”。就是在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支持这项新生事物和便捷社会服务的前提下,不好直接站出来反对,而是以一些苛刻的条款,限制和压制网约车的蓬勃发展。
专家L认为,地方管理部门不管出于怎样的现实和利益考量,都应该考虑让广大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适,而不是相反。一些有违民意、有违服务百姓的初衷而作出的所谓管理规定,尽管有时能在一时贯彻实施,但并不具备长久性和生命力。蓬勃发展的社会现实,会让一些难以实施的规定被束之高阁,也会让一些规定不得不进行改变。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7中提到:“一些有违民意、有违服务百姓的初衷而作出的所谓管理规定,尽管有时能在一时贯彻实施,但并不具备长久性和生命力。”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政之行也 求便于民 近年采,网约车因其便捷、经济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各地随之出台的管理办法却引发社会争议。群众的质疑声,说明当前部分政府部门决策过程中忽视了民意,而这将直接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公共政策的决策与执行应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充分吸取民意,使政策发挥积极作用。 在古代,政策大多由统治阶层的极少数人决定。而在今天,公共政策则是民主集中制下的智慧结晶。李克强总理指出:“施政之要在于顺民意。”在决策和执行中充分听取民意,是政策顺应民意的重要前提。然而,现实中有个别领导干部作风独断,喜欢拍脑门决策,重形象轻实效,更不问老百姓满意与否。耗费数亿元在地铁规划线上修建广场,刚建成几年就不得不拆除;不顾城市规划大搞绿化,“密集种树”“海边种树”引起大量市民不满。这些现象无不展现部分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决策和执行上对人民意愿的严重违背,不仅会造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使人民利益和政府公信力都受到损害。要让政策发挥良好的效果、赢得群众的认可,必须始终把民意融入决策的过程,把顺应民意作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本原则。 充分听取民意,是落实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的重要前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对人民生活的了解,更离不开群众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的意见十分重视,从黄土高原上的土炕到草原上的蒙古包,他不断深入到群众当中倾听民意,了解群众生活。可以说,正是因为充分听取了民意,了解了群众生活,精准扶贫等政策才能避免纸上谈兵,收获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人民政治素养的提高和政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高涨。而“互联网+政务”的出现则为群众参与决策提供了便利条件。让广大人民献言建策,发表意见,可以避免出现“一言堂”,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益。因此,在决策中充分听取民意、收集民意,是公共政策顺利执行的前提条件。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到公共决策中来,群策群力,就能使政策得民心,少犯错,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公共政策的根本意义在于实现公共利益,将服务百姓的宗旨融入政策之中,政策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如果决策者能时刻铭记“求便于民”的原则,做到不专断、不武断,相信我国的公共管理水平一定会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会早日实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0Kh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