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给定资料 1.S市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将乡风文明建设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大力推动农村综合改革、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基层大治理等工作,把乡风文明建设作
给定资料 1.S市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将乡风文明建设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大力推动农村综合改革、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基层大治理等工作,把乡风文明建设作
admin
2019-03-12
30
问题
给定资料
1.S市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将乡风文明建设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大力推动农村综合改革、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基层大治理等工作,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部署。为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今年3月13日,S市召开工作大会,对村居建设作了整体部署:到今年年底完成30个美丽文明和谐示范村建设,到2020年年底完成50个示范村居、5个标杆村居建设,按照典型引领、整体推进、总体提升的方针,将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
S市一直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突出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党领导一切”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努力健全以党建为统领、以法治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和法治观念的强化,逐步提高乡风文明水平。
今年S市选派了104名机关干部任村居第一书记,公开招考205名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并推进基层党建下沉到村民小组,落实支部建在小组上。该市党建工作示范村A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农村党建要让群众更满意”的殷切期望,积极探索“党建+”融合基层治理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共治、法治、德治。
S市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文化遗存的修缮和活化。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28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共27人。S市坚持“一村居一品牌”的工作思路,挖掘提炼村居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村居文化品牌活动。
S市注重提升城市形态,大力推动城市升级,“美城行动”从中心城区延伸到村居社区。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S市以改造乡村人居环境为核心,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整体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升。
S市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进主题公园、标识景观、公益广告建设,开展农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讲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目前全市已建成30个村居主题公园,143个农村公民道德讲堂,每个村居都设置了善行义举榜或好人榜,让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随时可学、随心可感。同时,S市还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引导村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等方面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
2.有着良好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的Y县城关镇山岔村,多年来却受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3800元,约三成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下。在各方努力下,该村2013年实现整村脱贫,2015年建成省级美丽乡村,2016年被评为市级卫生村,2017年列入小康村建设项目。日前,调研组对山岔村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调研记录:
村党支部书记L介绍说,为了彻底改变贫困面貌,2013年,村上联系帮扶单位省环保厅、相关银行,反映发展意见,争取帮扶资金。山岔村通过整合帮扶资金,建成了180平方米的文化宣传基地,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硬化西环路至山岔村道路3.5公里,还积极争取财政、建设、文化、扶贫等部门资金,实施了清溪小学及幼儿园新建工程。
该村还积极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形成合作社式的劳作模式,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养殖业,并引导群众有计划地种植经济作物。
杨自龙家以前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原本东奔西走做临时工的他,在村党支部的鼓励下,争取到帮扶贷款90万元以及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协会注入的资金30万元,牵头成立了吉隆田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先后搭建起17座大棚种植草莓。因为绿色环保,来采摘的人很多,经济收入年年增长。
据记载,山岔村以前有九盘水磨,它们在清朝同治年间被焚烧殆尽。清光绪初年,本村村民王生贵、王好存父子重新修建一盘水磨,用于解决老百姓无处磨面的问题,加工场面十分红火。这盘具有传奇色彩的水磨保留到了今天,它不但让后人了解先辈生活,也激励了大家齐心奔小康的勇气,被Y县人民政府授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确立了‘一心多景、一轴三廊、四片联动’发展格局。”城关镇党委书记x如是说。他介绍:山岔村2014年被纳入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行列。城关镇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为该村出良策,确定以“传承九磨文化,做足山水文章”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该村下决心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带动全村致富的一个新举措,依托自然资源,发挥山岔村天然水源的优势,彰显历史印记,融合文化元素,做活水的文章,打造避暑休闲的美丽村庄。
L书记说,该村2014年修建了占地650平方米的老年文化活动广场,2015年利用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打造了占地7800平方米的水磨文化广场,2016年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人造草坪球场,并精心打造了400米长的历史文化艺术墙。这些设施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社会风气也越来越好。
山岔村古时就因县八景之一的“烽火夕照”而负盛名。夕阳将落未落之时,晚霞赤红如血,涂遍半边天空,如一幅色彩溢漾的油画。置身此处,山川河流尽收眼底,其景象在夏日最为艳丽壮观。据此,山岔村2016年建成烽火夕照长城墙、山神庙观景平台和小游园,同时恢复了重阳民俗文化活动。
“我们村已通过省、市美丽乡村建设验收,打造了一个不要门票的乡村旅游景点。到这里来,能品野菜、听蛙声、忆水磨、体验农耕文化,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L书记高兴地告诉我们。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部分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周正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4年被纳入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他看到了商机,有效利用自家宅院,开办“农家乐”。“道路全部硬化,环境干净整洁,景观美丽还有故事,这吸引来了不少游客,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一个月纯利润有一万多元。”周正笑呵呵地说。
L书记介绍说:“周正的农家乐开办为山岔村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开了个好头,好多村民纷纷效仿,家庭收入开始增长,生活条件明显好转了。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男人们一闲下来就喝酒,女人们一闲下来就传闲话。镇、村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我们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指示,大力倡导文明树新风。”他指着一些农家大门边墙说:“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就是从每一家找家训、立家规,然后制作成漂亮的牌子挂在门口,时时提醒着进出的每一个人。”他强调,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邻里亲近,做任何事都容易。
山岔村把家训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在全村范围内从家谱村史、牌匾楹联、经典家训中广泛征集好家训,使该村成为户户挂家训、家家立家规的“家训村”,以文明家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周云家的大门口贴的是“家庭和谐、邻里相亲”。对于周云来说,好的家训是他家庭和睦、创业致富的根本。周云说:“自从挂上了家训牌,全村的人就开始讨论张家或者李家的家风,不但监督别人,而且反观自己、要求自己、教育孩子,大家和睦相处,邻里亲近。”
3.某学者发表文章,介绍了中国现代史上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乡村建设方面做出的历史贡献。该文章摘录如下:
卢作孚于1893年出生在原四川省合川县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作为一个没有念过大学的农家子弟,他却创造了中国现代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教育史上的奇迹。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1927年,卢作孚开始在中国西部开展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被誉为“北碚之父”,和晏阳初、梁漱溟并称中国现代史上“乡村建设三杰”。他的核心思想是:中国的现代化,基础在“乡村现代化”。他认为:“乡村是不断供给城市人口的地方。如因教育缺乏,供给的都是无知识的人口,那不惟于城市文明没有帮助,反而妨碍不小。乡村教育不发达,不但是乡村问题,而且变成城市问题了”。而“乡村经济事业如没有和城市同样的速度进展,亦必引起城市原料的恐慌”,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无休止地逐渐增多,更会成了城市问题”。这些近百年前说的话,仿佛针对的就是当下的现实。他始终抓住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关系,来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从而突出乡村建设的基础意义,抓住了要害。
“乡村现代化”既是一个现代目标,更规定了推动乡村运动的范围与方法。这也是最具启发性之处。从事乡村运动,既要落实为一个个具体问题(教育问题、救济问题等)的解决,但又不能局限于此,要有一个“乡村现代化”的大视野、大目标,既立足局部,又着眼全局。
卢作孚设计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一开始就提出了“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为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的目标,并且具体规划为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自治建设等几个方面。这表明,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现代化”的概念,并不局限为物质的建设,而追求乡村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环境全方位的改革。其一,卢作孚规划中的文化教育建设,不仅以“教育事业”为中心,而且把“研究事业”放在突出的位置。在他看来,乡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他因此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的研究,“要注意应用的方面,有生物的研究,有理化的研究,有农林的研究,有医药的研究,有社会科学的研究”。后来北碚建立了西部科学院,就具体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在城镇设立研究机构,当时这在全国是一个独创。其二,卢作孚特别重视社会建设。他不仅积极发展公共文化娱乐建设,创办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而且大力推动“公共事业”,开展“社会工作的运动”,这背后又是“人”的建设。他要通过这些公共事业,培育新的“人民”:“皆有职业,皆受教育,皆能为公众服务,皆无(不良)嗜好,皆无不良习惯”。其三,他对环境建设也倾注极大热情,提出“凡有市场必有公园,凡有山水雄胜的地方必有公园”,他的理想是把北碚乡村建设实验区建设成“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的人间净土、乐园。其四,他在推动乡村社会建设时,特别关注的是,所有的公共事业,都要“大众出钱,大众出力,而且是大众主持。由这些具体的活动引起大众管理公共事务的兴趣,以形成大众管理公共事务的方式”。
如何着手乡村现代化?卢作孚的回答是:“政治、经济、文化这三方面的建设诚当并重,但更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当集中一切力量于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建设的发展,才能“增进人民的富力”,人民富裕了,才能增进其“完纳赋税的负担力”,从而增强国力。而卢作孚更要强调的,是“经济活动为国家最大多数人所必须参加的活动”,经济建设是最能动员最广泛的民众参与的。
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以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和北碚峡防局局长的双重身份动员民生实业公司的财力、物力和人才、技术优势,全力支持北碚峡区的乡村建设,着手五大建设工程,即:投资煤业,开创峡区煤矿业;投资交通业,修筑铁路;投资纺织业,建立大明染织厂;投资科学研发,创建科学院、博物馆;投资教育,创办兼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企业养学校。而民生公司自身也从中获得了发展新机遇:不仅获得经济利益,而且利用乡村建设所提供的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培训了近千名的建设骨干人才。卢作孚力图构建一个“以工辅农,工(工商业)农(乡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这一点在强调以工哺农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就看得更加清楚了。
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最核心的一个层面,即他所提出的“训练人是一切问题的中心问题”的命题与任务。他提出以“人人都能自立,人人都能立人”为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这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乡村现代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立人”,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现代化”,二是乡村现代化建设又要依“人人都能自立”的建设者去推动。
4.关于如何重新认识乡村生活的意义,有学者撰文指出:
美国作家梭罗曾经倡导一种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他28岁时只身一人来到家乡城外的瓦尔登湖,自建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可以说,梭罗在乡村生活中重新发现了我们在城市的现代文明中过分重视物质资源而失去的东西,进而启发我们思考“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对人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人在乡村中,最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熏陶。“人在自然中”,真正地“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别的不说,单是在乡居生活中能够每天“按时看日出”(这是作家福楼拜提出的一个著名的生命命题),就足以使我们感悟生命的意义,尽享生命的欢乐了。梭罗曾因看早晨的阳光,而
产生“黎明的感觉”,即每天都以新的眼光,以一种新鲜感去重新观察、重新发现已经司空见惯的生活,从而获得新生。作家M说,在大自然中,“体验阳光,体验美,体验幸福,体验纯净,体验温馨,体验柔情,体验思念和怀想,这样的精神生活,这样的心理空间,实在太有魅力”。正是在大自然中,我们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人。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书写的“地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安泰,他在失败之时总是投向大地,从母亲那里获得力量。鲁迅对故乡民间世界的依恋也颇类似于此。民间文化伴随着童年记忆构成回忆中极具温情的人生体验,他对民间风俗的津津乐道,对民间人物不无温情的回顾都表现出民间文化对他的吸引力。鲁迅正是在他家乡的民俗、民间文化的熏陶下被培育出来的。
在中国,有一位当代作家H,他也在农村建屋,自由游走、生活在城市与乡村之间。H认为,人们对乡村的“投奔”,实质上是在投奔乡村所呈现的“文明意义”。这种“文明意义”有三:其一是自然造化的“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个异性”,而这样的个异性在严格雷同的 “技术高精度”和大量重复的“规模经济”中已经被完全摒除。其二是“永恒”的感觉。“除了不老的青山、不废的江河、不灭的太阳,还有什么东西更能构建与不朽精神相对应的物质形式?”其三是“共有共享”的理想,“大自然无比高远和辽阔的主体,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被任何人专享与收藏,只可能处于人类共有和共享的状态”。
5.“城市和农村要互补发展。”某官员日前指出,“有些经济学家总是简单地认为,只要把农村的人口接到城市里来,就完成了城镇化,生产效率会自动提高、社会分工会自动推进。这其实是有问题的。”该官员特别强调了一个误区,即将城乡一体化变为城乡“一样化”。当前,村庄大量被拆,数量急剧减少,部分基层干部梦想一步就把农村变成城市。其造成的后果不是城乡互补发展,而是城乡“一样化”,这不仅可能导致宝贵的乡土旅游资源的丧失,也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据此,该官员认为,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应该坚持“两条腿”并行,城市、农村协调统一,宜城则城、宜乡则乡,统筹区域发展、体现地方特色、做好产业支撑、保证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让农村和城市同样美丽。有专家指出,我们在城乡关系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他认为,不是城市文明高于农村文明,也不是农村文明高于城市文明,两者是相互依存、功能互补的关系,所以既不能把城市文明凌驾于乡村文明之上,也不能把乡村文明凌驾于城市文明之上。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
作答要求
某省政府举办了一个农村发展战略研习班,其中一项研习内容是“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构想”。假如你是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围绕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及其现实意义,写一份导学材料,以指导学员更好地学习。
要求:
(1)内容全面、准确;
(2)层次清楚,分条作答;
(3)不超过600字。
选项
答案
关于卢作孚乡村建设构想的导学材料 作为现代史上著名实业家,卢作孚曾在西部开展北碚乡村建设实验,其关于乡村建设的构想值得大家学习探究。 一、建设理念。第一,中国的现代化,基础在“乡村现代化”。一方面,乡村为城市供给人口,乡村人口的素质关系着城市文明;另一方面,城乡建设有互动关系,乡村问题会演变成城市问题。第二,乡村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追求乡村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环境全方位的改革。第三,乡村现代化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最能动员最广泛的民众参与的活动,应集中一切力量于经济建设。第四,乡村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训练人是一切问题的中心问题”。以“人人都能自立,人人都能立人”为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乡村现代化建设最终要落到“人的现代化”,并依靠“人人都能自立”的建设者推动。 二、现实意义。一是视乡村建设为现代化基础,抓住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关系,来思考发展问题..二是对“乡村现代化”应有大视野、大目标,既立足局部,又着眼全局,追求乡村全方位的改革。文教建设要突出教育事业和研究事业;社会建设要发展公共文化娱乐建设,推动大众管理公共事务;环境建设应当力求清洁、美丽、有序、宜居。三是以工哺农建设新农村。鼓励民企参与乡村建设,构建“工农互动”的发展模式。四是重视“人”的建设,着力培育新的“人民”。大力发展教育和公共事业,利用乡村建设所提供的良好社会、 学习环境,培育建设骨干人才。
解析
通过审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题干设定的作答情景是就“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构想”为农村发展战略研习班写一份导学材料,由此我们可确定材料标题应当为“关于卢作孚乡村建设构想的导学材料”。
(2)题干给出了作答方向——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及现实意义,建设理念即卢作孚乡村建设构想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即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对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乃至国家整体现代化建设的启发意义。
(3)“根据‘给定资料3’”意味着给定资料3就是作答范围,我们可从中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3属于明显的总分结构,第一段引出卢作孚在乡村建设方面做出的历史贡献。从中可以提取要点:卢作孚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实业家。
第二段介绍了卢作孚的生平和部分乡村建设构想。由前半段我们可提炼要点:卢作孚曾在中国西部开展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紧接着,材料给出了他的核心思想:中国的现代化,基础在“乡村现代化”。这一点可作为第一个建设理念,结合该段材料对其作出阐释:一方面,乡村为城市供给人口,乡村人口的素质关系着城市文明;另一方面,城乡建设有互动关系,乡村问题会演变成城市问题。“这些近百年前说的话,仿佛针对的就是当下的现实”提示我们这一建设理念对当前的意义:要视乡村建设为现代化基础,抓住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关系,来思考发展问题。
第三段和第四段讲的都是“乡村现代化”的全面性。具体来看,由第三段“这也是最具启发性之处”的前后文,我们可得出一项现实意义:对“乡村现代化”应有大视野、大目标,既立足局部,又着眼全局。第四段首先通过介绍卢作孚对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设计表明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现代化”的概念,追求乡村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环境全方位的改革。此属于第二个建设理念。而后,具体展开这几方面,我们可将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措施进行总结,启发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一是文化教育建设应当突出教育事业和研究事业;二是社会建设要发展公共文化娱乐建设,推动“公共事业”;三是环境建设应当力求清洁、美丽、有序、宜居;四是推动大众管理公共事务。第二条和第四条同属于乡村社会建设内容,可进行合并。
第五段强调的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可从中提取出第三个建设理念: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最能动员最广泛的民众参与的活动,应当集中一切力量于经济建设。
第六段通过卢作孚动员民生实业公司参与北碚峡区的乡村建设引出工农互动的发展模式,“这一点在强调以工哺农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就看得更清楚了”提示我们其现实意义在于:鼓励民企参与乡村建设,构建“工农互动”的发展模式。
第七段给出了卢作孚的第四个乡村建设理念——乡村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训练人是一切问题的中心问题”。原因在于:一是乡村现代化建设最终要落到“人的现代化”,二是乡村现代化建设要依靠“人人都能自立”的建设者推动。关于这一点的现实意义,最后一段未明确给出,需要我们回溯前文。第二段谈到因“乡村教育缺乏”导致“供给的都是无知识的人口”,我们可推导出现实意义:要发展教育事业。由第四段“大力推动‘公共事业’,开展‘社会工作的运动’,这背后又是‘人’的建设。他要通过这些公共事业,培育新的‘人民”’可推出现实意义:重视人的建设,通过公共事业培育新的“人民”。第六段提到民生公司利用乡村建设所提供的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培训了近千名的建设骨干人才,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却也是对人的建设,我们可将其作为现实意义的补充。
导学材料正文部分包括背景导入、建设理念、现实意义三部分。首先,我们通过梳理上述提取的要点,可以得到下列提纲。
导学材料背景:①卢作孚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实业家;②卢作孚曾在中国西部开展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
建设理念:①中国的现代化,基础在“乡村现代化”;②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现代化”的概念,追求乡村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环境全方位的改革;③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乡村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现实意义:①要视乡村建设为现代化基础,抓住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关系,来思考发展问题;②对“乡村现代化”应有大视野、大目标,既立足局部,又着眼全局;③鼓励民企参与乡村建设,构建“工农互动”的发展模式;④重视人的建设,通过公共事业培育新的“人民”,发展教育事业。
其次,要结合材料表述对要点进行合理补充、阐释,以符合作答字数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0Kcp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申论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你负责处里的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老是找理由,不来上班。这时你该怎么办?
领导安排你和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你有一个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后果是同事的工作量会增加,这时,你该怎么办?
你对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外交部分的论述有什么看法?
如果你是南方人,被录取要到北方来工作,怎么适应南北的差异?
有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开出“不要求工资只要求机会”的条件,你怎么看?
假如你是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你的亲戚朋友向你求情,你应该怎么办?
假如你是某局副局长,分管信访工作。下午临下班时办公室主任突然报告,下属一企业的职工因单位不景气,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想明天上午到市委集体上访。面对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
随机试题
2015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5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2.5%。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2万公顷,下降15.2%;房地产用地12万公顷,下降20.9%;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29万公顷,下降7.1%。2015年水资源总量28306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64
数据结构研究的是数据的_______、_______以及在这些数据上定义的运算的集合。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
霍乱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
桩冠的长度约为根长的()。
()是以不同部门的设计、科研单位或第三产业部门组成的以提供某些服务为内容的企业集团。
2016年4月,甲利用乙提供的作弊器材,安排大学生丙在地方公务员考试中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但丙考试成绩不佳,甲未能进入复试。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60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小同方式下销售商品收人金额确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摄入性会谈的主要目的是()。
成年晚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下表述不正确是()【江西师范大学2014】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