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一)2014年1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了一份《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调查显示,“贫富分化”跃升为城市居民最关注问题的第一位。 本次调查样本遍布北京、上海、广州、长春等全国20个大中型城市,受访者年龄在18~60岁之

admin2015-04-24  60

问题 给定资料
  (一)2014年1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了一份《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调查显示,“贫富分化”跃升为城市居民最关注问题的第一位。
    本次调查样本遍布北京、上海、广州、长春等全国20个大中型城市,受访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在3 166个受访者中,有近四成人提及贫富分化问题,20个受调查城市中,北京、武汉、成都、沈阳、杭州、厦门、长沙7个城市居民表示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贫富分化。调查显示:近六成城市居民表示经济压力比较或非常大(59.5%),认为经济压力小的比例仅有16.3%。而且不同收入阶层都表现出了基本一致的经济压力感,深圳、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居民表示经济压力大的比例都超过了70%。以5分作为非常满意的标准值,城市居民对国家经济状况的满意度是3.82分,而对个人经济状况的满意度是3.28分。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土豪”一词在2013年的流行不是偶然的。
    对于城市居民更为在意贫富差距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介绍,贫富分化的问题不仅仅是当期的收入差距问题,更多的表现在财产方面,属于累计型差距。同时,某些高收入家庭的炫富,导致普通百姓产生心理落差。在社会凝聚力方面,由于贫富两个阶层的交流比较少,导致了阶层间沟通断裂的产生,也会影响到贫富感觉。
    (二)2013年12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
    第一财经日报:根据你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2013年报告》,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是0.501,考虑到城乡收入差距,全国基尼系数应该更高。你如何评价目前的基尼系数水平以及它所反映的收人差距情况?
    王小鲁:仅就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情况看,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目前已经处于一个危险的区间。在国际上属于少数差距特别大的国家,可以和收入差距巨大的少数拉美国家相比。按照国际上通行的看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基尼系数达到或超过0.4,就意味着收入差距已经很大,这可以算作一个临界点。所以目前中国整体的收人分配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突出。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收入分配差距稍有缩小的趋势,确切地说是相对差距有所减小,但绝对差距还在继续增大。相对差距有所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几年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提高较快。但是由于腐败、灰色收人等原因导致收入差距非常大的局面还没有改变。这种情况对我国社会的公正、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是十分严重的挑战。
    日报:你连续多年在做关于灰色收人的研究。从最新的情况看,灰色收入有哪些新变化?对收入分配格局有什么影响?
    王小鲁:从这几年我们的研究看,灰色收人的规模还在持续增大。2010年报告里估算的灰色收入总量在5万亿元左右,现在已达到6.2万亿元。这个增长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同时还有一个新的发现,灰色收入有从最高收入阶层向一部分中等以上收入阶层扩散的趋势,这意味着腐败现象的蔓延。腐败和灰色收入主要围绕权力和垄断部门发生,但也在从权力部门向其他领域扩散。其中,公共服务部门是发生率特别高的领域、比如医疗、教育、科研等。这是因为这些部门不属于完全竞争的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资源垄断的现象,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腐败和寻租行为。这类情况,实际上都加重了普通的公共服务消费者的负担,是一种逆向的转移支付,使得收入差距状况更加恶化。
    (三)201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说明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发改委收入分配课题带头人李实认为,城乡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统计显示,2000—2010年期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37倍,年均增长率为9,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17倍,年均增长率为8.04%。如果细分这10年间的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逐渐追赶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但是,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收入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按当年价计算,200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比农民高出近4 500元,2005年高出7 238元,2010年高出13 190元。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上升了近2.93倍。
    李实认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它构成了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同时也是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推动因素。
    虽然近几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有缩小迹象,但业内并不认为差距缩小的转折点已经到来,因为导致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些因素不具有长期性。比如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升的势头是不可能的,其温和上升的势头又不具有持续性。
    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介绍,我国城乡之间的一次分配差距是3.1左右,但是,经过城市的社会保障福利转移和各种公共服务的转移,城乡差距扩大到5~6倍。换言之,经过二次分配,城乡差距扩大了。
    数据显示,我国已有2.5亿农民工,然而制度安排的缺失,使一些已经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村户籍居民,难以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同时面临的劳动就业、教育培训、住房、社会保障方面所受到的一系列不平等待遇的制度基础,剥夺了农民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加大了城乡收人差距。
    农民增收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但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整,改变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方面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差距,是可能的。
    《决定》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业内人士认为,户籍改革的进展程度,取决于附着其上的福利的供应水平。在小城镇,为居民提供的福利有限,尽管小城镇大多开放户籍,但实际申请者并不多。相反。大城市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相当可观,也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四)调整收人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抑制贫富分化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收入分配制度更适合我国国情呢?
    在英国,税收杠杆是调整收人差距的有效手段。一是征收个人所得税。英国现行税法规定,年薪4 800英镑以下的低收入者不用纳税,超过的部分按不同比例纳税,最高收入所得税税率为40%。二是遗产税和赠与税。英国税法规定,遗产税和赠与税合并一起征收。为防止富人通过提前转移财产逃避遗产税,税法规定,继承人除了要对死者遗留的财产缴纳遗产税外,还要对死者7年内赠与的财产按不同的税率缴纳赠与税。
    近一百年来,英国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总体上处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资本要素所占比重则呈下降趋势,这有利于避免收入分配的严重分化。另外,为了遏止贫富差距,英国很早就实行了福利制度,1601年颁布了《济贫法》,19世纪又陆续制定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英国政府在私有化进程中,也注意照顾工人阶级的利益,政府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全国性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机制,比较好地解决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再就业问题。
    法国是市场经济机制发育完善的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开放,奉行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政策。经过二战后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法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金融和科技大国。
    法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大。从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人总体性差距看,法国目前估计不超过0.32,低于0.4的警戒线。
    法国政府对居民工资的管理主要通过两种体制分别确定: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包括国有企业),并在两种部门之间建立横向联系和对比。对于私人部门,政府主要通过控制和指导最低工资和行业工资水平两个标准,来体现对整个私人部门工资及收入的间接管理调控。对于公共部门,政府通过制定层次明晰的薪酬等级和福利制度,有效保证和规范公务员工资水平前正常增长。最低工资制度是法国政府进行宏观工资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最低工资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最低工资标准根据物价指数、经济发展、就业状况、低收人人群的生活支出水平等因素确定,每年根据情况做适当调整,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1848年,法国就提出了实行所得税的法案,但最终未能付诸行动。1926年所得税体系框架基本建立起来。1959年对所得税法进行重大改革,其中主要是改分类所得税制度为综合所得税制度。1971年将个人所得税法改为所得税法,改革后的所得税发展很快,不久即成为法国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从国民核算中看,2001年法国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之和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为12.5%,达到1 370亿欧元。而1990年这一比例仅为7.7%,在10年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反映出法国政府逐步加强了对所得税政策的运用。除个人所得税外,法国政府对居民的存量财产也进行了税收调节。
    另外,法国是个高福利国家,居民的生老病死、失业、退休、人学、住房等均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即养老、医疗、失业、家庭补贴和工伤事故,仅前四项就超过国家财政一般预算的规模。家庭生活补贴是法国社会保障中涉及范围最广泛的部分,各类家庭补助名目繁多,常常被视为法国社会福利高水准的具体体现。
    (五)12年前,郭清从湖北老家只身来到北京,经过多年打拼,已经在城市站住了脚。他认为,目前的个税政策,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工薪阶层,而企业的管理层靠绩效考核等拿高薪,很容易逃避个税政策。
    郭清举例说,像他这样的公司员工,每个月五六千元的工资,个税一两百元,公司部门主管每月七八千元的工资,个税也只有几百元。可由于这几年,市场效益好,公司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每年年底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年终奖金,而这都由公司垫付个税,完全是税后收入。像他这样的基层员工,年终奖则十分微薄。收入差距一下子拉大了。
    “缩小收入差距,财税政策有很大空间。”郭清认为,当前,应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堵住企业为个人垫付个税和混淆个人消费、职务消费的现象,真正发挥个税在“限高、扩中、提低”收入分配结构中的调节作用。
    据统计,我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已达3 000万人,主要由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构成,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95%以上派遣员工派遣期限超过1年,有的企业使用派遣工的平均工龄超过5年,个别企业甚至超过10年。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劳务派遣岗位仍是长期性岗位,已背离了法律规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范围。改革用工双轨制,促进用工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统一管理,已经不容迟疑。
    当前,由于某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强势拥有国有资源,其资源控制能力、市场份额以及市场话语权(主要是商品定价能力)远高于一般企业,在财富分配格局中明显占优势地位。不仅普通劳动者与垄断国企员工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国企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甚至更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收入分配改革不是要重新实行“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而是必须坚持鼓励合法致富的原则,这种鼓励的核心在于符合社会公平与分配正义条件下的合法致富。要让劳动者从一般意义上的“劳有所得”转向“劳有所值”,持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必须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全面考虑、统筹协调,平衡好不同群体成员内部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政府要通过各种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加大保障力度,尤其对于农民,实现其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的接近,降低基尼系数。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最大的不公平,是一些个人或群体获得了不应该得到的收入和财富,这主要与国有资产及其收益的分配相关。所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是要解决由不合理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和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是现在收入分配体制的两大问题,特别是收入分配不公,更为迫切地需要解决。亟须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收入、寻租收入和垄断性收人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
    (六)2011年起,随着社会对陈光标式传统慈善模式的讨论,“现代公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普通公众的视野里,中国公益事业距离现代模式究竟有多远?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友成大学(筹)校长汤敏表示,相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几乎落后20年。
    汤敏表示,中国民营企业是在邓小平南巡以后开始大发展的,中国公益领域的现状与当初中国民营经济的历史阶段非常相似。1992年中国虽然有一些民营企业,但国企仍然占据市场最大的份额,这跟中国目前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占据大的资源份额的情形相似,大部分社会捐赠,最后都是进入了政府背景的慈善机构。而“郭美美"事件正好在这个时候引起了包括政府在内的整个社会对中国公益事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思考:中国公益事业究竟应该怎样做?
    1993年,中国首部《公司法》正式出台,民间资本大量进入经济领域,许多国企在垄断优势被打破后,适应不了竞争环境,纷纷关掉。“下一步,垄断型的、政府办的基金会肯定像国企当年一样,面临更多的困难,中国民间公益事业也会如1992年之后中国的民营企业一样,迎来越来越大的发展,我觉得郭美美事件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汤敏预测。
    对于“官办慈善”,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给予了理解:“中国过去是政府一统天下,后来改革开放,办慈善由政府背景的机构来做基金会也是那个时代的结果,而且那个时候国家的确很穷,通过基金会、慈善会向民间筹钱,用以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可以理解。包括希望工程,如果不靠民间力量的支持,很多孩子要失学。”
    但对于官办慈善组织在今天仍然存在,徐永光表达了不同意见,他由郭美美事件为何会引起社会强烈不满的角度分析说:“为什么郭美美一个微博能毁了红十字会百年老店,实际上这是公众一种不满情绪的宣泄,不满什么呢?就是不满慈善的官民不分。慈善的本性应该是民间的,但在中国,现在政府那么有钱了,仍然把慈善作为第二税源,官办慈善组织用权力做靠山,政府通过官办慈善组织向民间筹钱,弥补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对于今天的中国慈善事业,这是在毁掉慈善,在伤害公众的慈善热情。”
    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发布的亚太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富人53.5万人,全球排名第四,这些人士的资产42%投向股票市场。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社会财富结构堪忧。
    民政部原慈善与社会救助管理司司长、现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谈及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时,再次把焦点集中在了中国财富的“金字塔”顶端。
    王振耀说,中国面临的贫富矛盾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发生过,比如美国。美国解决矛盾的方式是许多大企业家站出来做慈善,他们出钱建大学,成立公益项目,用这种方式改变了国家的社会结构,从而帮助社会实现了稳定,建立起一个新型的社会运行机制。
    “跟美国的富豪比,中国有些富豪对社会的担当还远远不够。我觉得富人可以在公益慈善方面做出更多表率和行动,带动全社会在慈善观念和行动上的转型。企业家只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大量的企业家形成一种风气,整个社会的转型就会加速推进。”王振耀说。
    联和运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新表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必须理解慈善不再仅是捐钱,更不是一个新的明星符号。企业家做慈善应更持续、系统和专业。“企业家必须要找到对应其思维的商业模型,在今天来看,就是支持中国草根NGO(民间公益组织)的成长。”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五),提出缩小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要求:对策建议合理可行,语言精炼。不超过350字。

选项

答案要想缩小中国行业收入差距,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具体如下: 一是改革个税政策。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杜绝企业为个人垫付个税等现象。充分发挥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二是改革用工双轨制。严格执行劳动法的规定,调整用工制度,使其转变为岗位管理,落实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统一管理。 三是鼓励合法致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使劳动者劳有所值。 四是全面考虑,统筹协调,平衡不同群体内部及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加大保障力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五是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遏制腐败收入、寻租收入和垄断性收入;打破国企的制度性垄断,放宽行业准入,使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改变其收益分配格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i4l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