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上,王老师告诉同学们要遵守国家法律制度,保护野生动物。王老师拿出了各种图片,向大家介绍了大熊猫、金丝猴、穿山甲等国家保护动物。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地辨识这些图片,了解到了保护动物的常识。两周后的一个周末,小明和家人去郊外游玩,在一个农庄

admin2015-04-23  31

问题 小学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上,王老师告诉同学们要遵守国家法律制度,保护野生动物。王老师拿出了各种图片,向大家介绍了大熊猫、金丝猴、穿山甲等国家保护动物。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地辨识这些图片,了解到了保护动物的常识。两周后的一个周末,小明和家人去郊外游玩,在一个农庄吃饭的时候,家人点了清蒸穿山甲。小明说:“穿山甲不能吃,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说了,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吃它是违法的。”小明的爸爸说:“别听你老师说的,穿山甲当然可以吃了,而且还很有营养。”旁边的服务员听到父子俩的谈话,也纷纷附和小明的爸爸。周一上学,小明疑惑地问王老师:“老师,为什么您叫我们不能伤害穿山甲,可是爸爸却说穿山甲营养丰富,吃了对身体好。我到底应该听谁的呢?”
  请运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理论来分析上述案例,并提出解决途径。

选项

答案(1)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以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占据孩子的整个生活。案例中的小明的疑惑充分体现了家庭与学校的合力没有形成。家长与老师的说法完全是相反的,小学二年级的小明还不具备辨明是非的能力,如果长期下去,会对小明的发展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为此,应积极提高家长的素养,使学校与家长的教育力量统一起来。 (2)家庭、社会、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案例中小明爸爸与服务员代表的是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王老师代表的是学校教育的力量,显然,小明爸爸不赞同小明老师的观点,并告诉小明不让他听老师的话。这说明小明在学校获得的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没有得到家长的承认以及社会的支持,这就很难使小明巩固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为此,学校与家庭应及时沟通,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观念或行为得到父母言行和社会印象的印证,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所接受。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VGB4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