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收支理论中的货币主义分析法。

admin2019-11-30  30

问题 简述国际收支理论中的货币主义分析法。

选项

答案国际收支理论中的货币主义分析法,也称为货币论,从货币的角度,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节主张,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及政策主张。 (1)基本假设 ①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②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③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 (2)基本理论 在上述各项假定下,货币论的基本理论可用以下公式表达Ms=Md 式中,Ms表示名义货币的供应量;Md表示名义货币的需求量。从长期看,可以假定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等.即 Ms=m(D+R) Md=Pf(y,i) 上式中,P为本国价格水平;f为函数关系;y为国民收入;i为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f(y,i)表示对实际货币存量(余额)的需求;Pf(y,i)表示对名义货币的需求。D指来自国内的基础货币,即中央银行的国内信贷或支持货币供给的国内资产;R是来自国外的基础货币,它通过国际收支盈余获得,以国际储备作为代表;m为货币乘数,指银行体系通过辗转存贷使基础货币扩大的倍数。为叙述方便,取m=1,可得: Ms=Md=D+R AR=△Md—△D 上式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R、△Md和△D分别表示国际储备的变动(即国际收支)、名义货币需求的变动和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从上述方程式可知: ①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反之,当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小于名义货币需求量时,便表现为货币内流,国际收支盈余。 ②国际收支的调节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当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国民收入、产量等)所决定的实际货币余额需要相一致时,国际收支便处于平衡。 (3)政策主张 ①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由货币政策来解决。 ②所谓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指货币供应政策。因为货币需求是收入、利率的稳定函数,而货币供应则在很大程度上可由政府操纵。因此,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③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贬值、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而且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如果在施加干预措施的同时伴有国内信贷膨胀,则国际收支不一定能改善,甚至还可能恶化。 总之,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应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slk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