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下面是两位教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引入的教学片段: 【教师甲】 师: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10 cm,6长3 cm。如果再找一根木条,用这三根木条订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对第三根木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

admin2019-12-12  54

问题 案例:
    下面是两位教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引入的教学片段:
    【教师甲】
    师: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10 cm,6长3 cm。如果再找一根木条,用这三根木条订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对第三根木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
    讨论结果:设第三根木条的长度为xcm,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分别列出两个不等式,x<10+3,x>10—3。
    师:第三根木条的长度满足以上两个不等式,这两个不等式就可以组成一个不等式组。而实际生活中,一个量需要同时满足几个不等式的例子还很多,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乙】
    师:大家做一下课件中的问题。(问题: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①2x一1>x+1;②x+8<4x一1;③h+3≥x+11;④一1<2一x。  )
    师:按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及步骤书写其解题过程;想一想画数轴时应注意哪些
问题。
    (找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带领学生复习数轴的知识点)
    师:小灰灰带5元钱去羊村超市买笔记本,他拿了5本,付款时钱不够,于是小灰灰退掉一本,收款员找给他一些零钱,请你估计一下,笔记本单价约是多少元?
    (师带领学生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画数轴,之后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
    问题:  
教师应该怎样讲解才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选项

答案在刚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套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如加减法、带入法等。而不等式组的解法和方程组的解法截然不同,不能将多个不等式联合起来一起解,只能分别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后,再找出这些解的公共部分作为不等式组的解集。因此,教师在讲解不等式组的解法时要结合解方程组的解法一起讲,对比二者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不再混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sCz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