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种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基本内容。(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admin2014-12-30  56

问题  简述三种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基本内容。(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选项

答案国际收支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及其调节机制的理论,它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思潮的更替而不断演变和发展。其中弹性论、吸收论以及货币论是最为重要的。 (1)弹性论:弹性论主要是有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之后又经美国经济学勒纳等人进一步完善。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弹性分析理论是一种适用于纸币流通制度的国际收支理论,该理论舍弃了劳务进出口和国际间资本流动、贸易收支等同国际收支,同时假定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在此基础上,该理论应用微观分析方法推导出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即,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是否成立和时滞效应(即J曲线效应)的大小。 弹性论的重要贡献在于纠正了以往的片面看法,正确地指出了只有在一定的进出口供求弹性下,货币贬值才有助于改善贸易收支;而且它适合了当时条件下西方国际制定经济政策的需要,在许多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弹性论的批评主要在于弹性论是建立在局部分析法的基础上的,它仅局限于分析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市场的影响,而忽视了汇率变化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弹性论出现在30年代,当时,宏观经济学体系尚未建立,因此,弹性论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是在所必然的。 (2)吸收论:又称支出分析法,它是当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西德尼.亚历山大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吸收分析法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出发,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即用支出变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并加以适当的搭配和协调,从而使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同时达到平衡。其与弹性论比较,吸收法不是从相对价格关系出发,而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调节政策,这是它与弹性论的重大差别。其次,就倾向贬值的效应来讲,吸收论是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相对影响中,即从宏观经济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而弹性论则是从价格需求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吸收论的主要缺点是假定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并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 (3)货币论:货币论的主要创始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H.约翰逊和他的学生J.弗兰科。货币分析法是建立在货币主义学说基础上的。他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其重要贡献是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把货币供应的来源区分为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货币供应政策来解决,而贬值只有当其能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因此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对于货币论上述的理论前提、有关贬值效应的评价及政策主张,目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和批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qWe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