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对陶行知和杜威在教育观和学校观上进行比较。

admin2017-03-29  54

问题 试对陶行知和杜威在教育观和学校观上进行比较。

选项

答案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勇于批判和改革旧教育,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其教育观和学校观都体现在其“生活教育论”当中。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对现代教育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中也有关于教育观和学校观的论述。 (1)教育观 ①陶行知的教育观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他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a.教育与生活具有一致性。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融合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b.教育对生活具有从属性。这是指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c.教育对生活具有改造性。这就是说教育绝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应当对生活起巨大促进作用。 ②杜威的教育观 杜威的教育观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a.“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杜威要求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更有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 b.“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 c.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指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在外部环境和人的主动经验过程中统一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的过程。 ③陶行知和杜威教育观的比较 a.相同点 二者都非常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打破了传统教育所提倡的“教育自教育,社会自社会”一统天下的局面。两者都包含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杜威认为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暗含了终身教育的思想。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认为教育应与人民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人民在广大的生活世界中学习。 b.不同点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和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从生活的角度来阐述教育,强调教育的生活意义;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从教育的角度来阐述生活,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 (2)学校观 ①陶行知的学校观 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包含了两层含义: a.“社会即学校”是指“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必须改造传统学校,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他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指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b.“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思想,同样也值得肯定。 ②杜威的学校观 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而要将此落于实处,就必须改革学校课程,即从分科课程转变为活动课程。“学校即社会”是对“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的进一步引申,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性课程的引入是使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基本保证。 ③陶行知和杜威学校观的比较 a.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教育要关照儿童的生活世界,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设置课程,编制教材,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使他感到高兴和有意义的生活经验。 b.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总之,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改革都有借鉴作用。我们今天要创造适应儿童的教育,让基础教育回归生活,回到其原本的目的上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oF1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