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学校的初二年级数学备课组针对“一次函数”,拟对“兴趣班”的学生上一次拓展课,经过讨论,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k≠0)中参数的含义. ②探索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位置关系. 【教师甲】先出示问题: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

admin2018-03-29  77

问题 案例:某学校的初二年级数学备课组针对“一次函数”,拟对“兴趣班”的学生上一次拓展课,经过讨论,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k≠0)中参数的含义.
②探索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位置关系.
【教师甲】先出示问题: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两个一次函数表示的直线平行时,它所对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参数k有什么特点呢?然后得出一般结论:
若函数y=k1x+b1(k1≠0),y=k2x+b2(k2≠0)
表示的两条直线平行,则有k1=k2,接着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参数k的含义.
【教师乙】同一坐标系下,作一次函数,体会后的含义.画y=-x+1,y=-x+2;y=1/2x-3,y=1/2x+1观察每组位置关系,体会k的含义.
问题:
分析教师甲、乙的教学思路特点.

选项

答案教师甲先出示了问题,之后给出了平行直线中一次函数解析式中k值相等的结论.这种设计思路是为了让学生直接对问题的结论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产生一定的认知,再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参数k的含义,这样也是对结论进行了巩固.但这样的设计思路也有一些不足,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是有所缺陷的,启发性有些不足. 教师乙在授课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参数k的含义,而是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到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先将学生分组,进一步合作画图归纳总结出答案,使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了数学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思想方法,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aDz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